APP下载

广州白云湖景观升级工程湿地景观特色与主要施工技术

2014-04-29黄颂谊朱桥明

广东园林 2014年2期
关键词:湿地施工技术

黄颂谊 朱桥明

摘要:文章主要介绍广州市白云湖景观升级改造工程湿地景观的特色、施工创新技术及新材料的应用。该工程植物景观季相明显,湿地景观自然生态,应用了创新的围堰截流及竹排牵引施工技术,使用了一些新材料和新措施,体现了项目的低碳环保价值。

关键词:广州白云湖;湿地;景观特色;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4)02-0000-00

Abstract: The features of Guangzhou Baiyun Lake landscape upgrade projects wetland landscape, innovative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 of new materials we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The project is a seasonal change, ecological wetland landscape. The Project has invented the cofferdam and rafts tracti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used high-tech materials and new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reflect the low-carbon and environmental value of the project.

Key words: Baiyun Lake of Guangzhou;Wetland landscape; Landscape features;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白云湖是广州目前已建成的最大的人工湖,湖区规划总面积194万m2,其中东湖约为118万m2,水域面积约57万m2,陆地面积约61万m2。作为广州北部水系建设西航道引水首期工程,白云湖具备多种功能,每天可以将100万吨的珠江水补充进西部河涌,发挥雨洪调蓄和休闲景观的功能。广州市政府投入1亿元,对白云湖进行景观升级改造,补植大树、营造岭南特色的园林建筑群落及园林水景景观,建设湖区绿道、驿站,湖区外围种植10~20 m宽的速生树种林带等;充分发挥其休闲景观功能(图1)。

水体景观、生物景观和文化景观是湿地公园景观构成的基本要素,三者相互融合、相互影响[1]。白云湖升级改造围绕这三个基本要素进行建设,通过运用岭南特色造园手法、采用本土化及多样化的植物种类打造一个四季景象分明的湿地园林景观;通过岭南特色的园林建筑与植物景观相互融合,达到湿地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相得益彰的效果。大量湿地植物的运用对水体环境发挥了一定的净化作用。运用低碳高新材料和创新的施工技术,美化了景观效果,并体现出良好的环保生态效益。

1 工程景观特点

1.1 季相分明的植物景观

广州地区气候怡人,属于亚热带气候,大部分植物四季常绿。白云湖项目多采用乡土植物并充分考虑植物的季相特点,营造出一年四季色彩丰富、季相分明的园林景观。

春季繁花似锦。为表现春季的勃勃生机和春意盎然,白云湖项目将开红色花的木棉花Bombax ceiba、鸡冠刺桐Erythrina crista-galli,开黄色花的黄花风铃木Tabebuia chrysantha,和开粉红色花的宫粉紫荆Bauhinia variegata等开花乔木,搭配美花红千层Callistemon citrinus、红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 var. rubrum等灌木;再点缀小型景石和不同颜色的地被,构成了层次分明、色彩绚烂、错落有致的春季景观(图2~3)。

夏季景色清凉舒适。园区内大量大规格乔木营造出绿树成荫的环境,长势繁盛的水生植物形成清凉的湿地景观。大叶紫薇Lagetstroemia speciosa、凤凰木Delonix regia、鸡蛋花Plumeria rubra ‘Acutifolia、狗牙花Tabernaemontana divaricata ‘Flore Pleno、簕杜鹃Bougainvillea spectabilis、粉花夹竹桃Nerium indicum 等植物的盛花期正是夏季,为白云湖的夏季景观增添了活力(图4)。夏季是观赏湿地水生植物景观的好时节,湖区内大量种植了荷花Nelumbo nucifera、睡莲Nymphaea alba、鸢尾Iris tectorum、菖蒲Acorus calamus、再力花Thalia dealbata、梭鱼草Pontederia cordata、慈姑Sagittaria sagittifolia、芡实Euryale ferox、花叶芦竹Arundo donax var. versicolor、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纸莎草Cyperus papyrus、美人蕉Canna indica等水生植物,自然、美丽的植物在水中生长,疏密得当;既起到修饰水体与陆地之间的驳岸的作用,也为原本平淡的水景增添了很多生趣(图5)。

秋景色彩缤纷。广州的秋季不太明显而且短暂,为了突出秋色,项目在湖边种植了落羽杉Taxodium distichum,入秋后呈金黄色,为游人带来了丝丝秋意。为避免景色单调,又种植了美丽异木棉Ceiba speciosa、黄槐Cassia surattensis等以秋季为盛花期的乔灌木,让游人在秋天也能够感受到花城的魅力(图6)。

冬景以赏叶为主。冬天时落羽杉进入落叶期,金黄色的叶子弥补了水生植物凋谢后湿地景观的空白。在陆地上种植的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秋枫Bischofia javanica等冬季赏叶乔木,增强了景观的立体感和丰富度。

1.2丰富建筑、文化景观

白云湖景区内建有八角亭等多处富有岭南特色的园林建筑,体现了项目的地缘文化特色(图7)。景区内设置科普宣传栏、观鸟木屋、休息平台、木栈道等设施,宣传湿地生态系统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净化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实现了公园的公益科普功能(图8)。

2施工创新技术和新材料应用

2.1开发围堰截流及竹排牵引技术,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为打造自然生态、生动丰富的湿地景观,白云湖项目在原有的湖区中新增了若干个人工岛(图9)。为了减小对湖体结构和湖内动物的影响,项目使用了创新的围堰截流及竹排牵引施工造景技术。借鉴建筑业中常用的围堰截流技术,对湖底进行基础堆坡造型;利用竹排密度低于水密度的原理,在竹排上方增加一定数量的土壤,并利用牵引技术将竹排与围堰截流后堆坡成形的基础进行固定。通过这项创新技术,湖面人工岛上得以种植大量非水生乔灌木,大大地丰富了湖面的景观元素(图10)。

运用该技术不仅可以减少钢筋混凝土、水泥砂浆等材料的使用,还可以减少对原有湖体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了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2.2 利用植物打造自然式水体岸线及岸边环境

岸边环境是湿地系统与其他环境的过渡,岸边环境的设计,是湿地景观设计需要精心考虑的一个重要部分。湿地公园的种植设计应该考虑湿地植物的生态恢复和保护、景观建设以及水质净化等多重功能要求[2]。为减少对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并使陆地景观和水体景观自然衔接,白云湖项目采取了较为科学生态的做法:利用水体岸线,以自然升起的湿地基质的土壤沙砾代替人工砌筑,建立起一个驳岸自然过渡区域,大量种植水生植物或落羽杉等耐水型乔木,点缀一些特色景石,结合岸边蜿蜒的临湖观景木栈道,使景观与周围景色融为一体,十分自然(图11)。这种做法,从生态效益层面上看,既可充分发挥水生植物对水体的净化作用,又可为两栖类动物、鸟类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显著提升了湿地的综合生态效益;从景观效果层面上看,既实现了水体与陆地的自然过渡,又形成丰富、自然、和谐、生机勃发的湿地景观(图12)。

2.3 低碳新材料和新措施的运用

白云湖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是要打造一个以自然生态、低碳环保和文化科普为主题的湿地休闲公园,为实现这一目标,项目大量采用了低碳的新材料和新措施。

东西两湖的道路系统采用绿道模式,绿道全长约12 km,沿途设置有驿站、避雨廊、停车场、码头等设施。绿道系统的路面以生态透水砖和沙漠中的风积沙为原料,采用最新铺设工艺,利用有机高分子粘结剂,使其砖体内的空隙细小、透水速度快、不产生径流,下雨不湿鞋。路面层无放射性,无有害有机物、无有害重金属;生态透水砖既无污染又可以循环再生利用。园林建筑大量使用塑木复合材料,减少使用原木,保护环境。照明系统采用了环保风能光能互补灯具,使用绿色能源,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图13)。为节约用水,采用湖水引流及抽灌技术,使湖水能够利用于绿化灌溉、清洗路面和清洁景区卫生间等养护环节。

3 结语

升级改造完成的白云湖景区,景色优美、鸟语花香、设施齐备,为游客提供了一个集自然生态、低碳环保和文化科普为一体的湿地休闲公园。该工程赢得了行业专家的广泛认可,并且被授予2013年度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优秀园林绿化工程金奖”。

参考文献:

[1] 张曼胤,崔丽娟,李伟等.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景观设计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1):293.

[2] 王思元,牛萌.湿地公园的植物景观设计——以上海崇明岛西沙湿地公园为例[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34(7):138.

猜你喜欢

湿地施工技术
关于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的探讨
基于遥感数据的黄河口湿地变化研究
浅谈盘锦芦苇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建设湿地园林工程研究
白洋淀湿地现状分析及修复对策研究
对张掖湿地科普教育工作的思考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