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病回顾及综合防控对策

2014-04-29吕惠序

中国动物保健 2014年2期
关键词:耳病菌素圆环

吕惠序

1 猪病回顾

自1996年由郭宝清等首次报道了我国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俗称猪蓝耳病)以来,到2000年,在短短几年中已有二十几个省市相继报道本病的发生和流行。2000年,我国又爆发了由圆环病毒2型(PCV2)为主要病原的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据华中农业大学牧医学院病毒室2002年对全国二十多个省市上千家猪场的一万多份血清和五百多头患病猪只的检测结果表明,除一些困扰猪场的老病如猪瘟、猪伪狂犬病、口蹄疫、细小病毒、衣原体继续存在外,猪蓝耳病的阳性率达50.29%,圆环病毒阳性率达35.63%。2006年下半年,我国南方又爆发了高致性蓝耳病,很快蔓延至全国,给我的养猪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由于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这二种被公认的免疫抑制性疾病(有学者形象的将其称为猪的“艾滋病”)的广泛存在,其危害性很大。这二种病毒均可直接侵害猪的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造成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抑制,使机体的抗病能力大大减弱,整体健康水平下降。一旦应激因素和饲养管理不良,更容易并发和继发副猪嗜血杆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链球菌、猪巴氏杆菌等,这种情况在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和猪呼吸道病综合征(PRDC)中表现最为明显。由于这二大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存在,是我国近几年来疫病越来越多、复杂程度增加、猪越来越难养的最根本原因。一旦猪群发病,其临床表现复杂,病情严重,临床诊断不易判断,实际控制效果也不好。

2 二种主要综合征的临床特点

2.1 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

临床症状:6~12周龄多发,仔猪出现慢性渐进性消瘦,皮肤苍白,淋巴结肿大,通常会导致黄疸,生长缓慢。有些特殊病例会出现呼吸道症状及肠道症状(如腹泻)。断奶仔猪感染的比例不等(5%~15%),但感染的仔猪死亡率很高。

解剖学特征:尸体消瘦黄染,脾和全身淋巴结异常肿大,肾肿大且有白色斑点,肺呈橡胶样有弹性。

2.2 猪呼吸道病综合征(PRDC)

PPDC是由病毒、支原体、细菌等多种病原加上不良的饲养管理、气候环境及应激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呼吸道疾病的总称,以保育猪及生长育成猪发热、咳嗽和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

混合感染的主要传染性病原:处于塔尖、第一重要位置的是蓝耳病;处于第二位的是肺炎支原体、圆环病毒2型、伪狂犬、猪瘟、流感病毒;处于第三位的是副猪嗜血杆菌(HP)、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猪链球菌(SS)、巴氏杆菌(PM)、沙门氏菌(SC)、猪附红细胞体、衣原体等,以及寄生虫类的弓形体等。

非传染性病因:不良环境因素及管理因素,生物安全不到位,有害气体等,各种应激因素、营养因素、免疫抑制因素、各种人为因素等。

临床症状:多发生于6~10周龄保育猪及13~20周龄的生长育成猪。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咳嗽,呼吸困难呈急促的腹式呼吸,有的犬坐姿势,眼脸肿胀,眼眶内侧有泪斑,严重病例发绀,有的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急性病例突然死亡,部分猪由急性转为慢性或在保育舍形成地方性流行,咳嗽、气喘、消瘦、衰弱;有的腹泻,有的表现关节炎,也有的表现神经症状、共济失调、后躯瘫痪,侥幸不死的成为“僵猪”,淘汰率增高。

3 综合防控

3.1 提高认识,树立三个理念

1)充分认识蓝耳病在目前猪病中的地位。 猪蓝耳病是原发病,其他病原的多重(混合)感染,细菌性疾病大多是继发感染。

2)仅靠疫苗控制蓝耳病是不现实的。蓝耳病的免疫控制是世界性难题,蓝耳病病毒的变异,影响毒株间的交叉免疫保护,应注意猪蓝耳病的抗体依赖性增强现象,活疫苗诱导的中和抗体产生晚而且水平低。

3) 树立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综合防制的理念。

3.2 控制措施

目标是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存活率,降低蓝耳病和圆环病毒病的感染率,降低病原的多重感染率,最大限度地控制细菌性疾病地发生。

1)强化生物安全措施,控制传染源。 生物安全在当前猪疫病的防控中有重要作用,虽然PRRS可以在猪群形成持续感染,但120~180 d后就不再传播,如果对猪群进行闭群措施,6个月期间不引进后备猪,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成功在猪场清除PRRSV,200 d后引入易感猪只不会再受感染,这表明猪群整体可清除PRRSV,环境中也不再有病毒存在。此外,通过阻止病毒经媒介物、昆虫、车辆和空气传播,可以切断相邻猪场的传播。避免引进带毒阳性种猪,引进种猪后应严格隔离和检疫,40 d后可与本场猪混养,进行风土驯化,适应本场细菌谱。同时要执行严格的防疫制度和加强兽医卫生,尽可能地切断一切疫病的传播途径。严格实行“全进全出”,加强场内、外环境及运输工具消毒,强化进场消毒、空栏消毒和带猪消毒(因一般的消毒剂对圆环病毒无效,应选用含戊二醛的消毒剂。严格控制人员进出。发病猪及时隔离治疗,病死猪应进行深埋或焚烧等无害化处理。

2) 做好常规的基础免疫。 严格按照合理的免疫程序,使用质量过关的疫苗把防疫作扎实。尤其把猪瘟、口蹄疫、伪狂犬、圆环病毒免疫好。勃林格“圆环病毒灭活苗”是我国首家批准上市的进口疫苗,仔猪21日龄免疫1头份(1 mL)即可。目前上市的还有上海海利和洛阳普莱柯等厂家的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2~3周龄以下免疫1~2次。有条件的猪场请专家采取活体扁桃腺,用荧光抗体方法测定猪瘟、伪狂犬强毒抗原,淘汰阳性猪,以达净化目的。同时要及时淘汰久治不愈的病猪。

3)精心饲养管理猪群,提高机体抵抗力。 不忽视每一生产环节;避免不同来源猪群或不同日龄的猪混养。缩小群体、降低密度,注意控制好舍内温度,解决好保温和通风的矛盾,避免给猪造成各种应激;提高营养,饲喂全价优质饲料,不要饲喂霉变饲料,发现小猪外阴部红肿时,应添加质量好的脱霉剂。

4)当发生疫情时,做到正确诊断,要早防早治,对症用药。 可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口服葡萄糖及抗菌药物,以控制猪群的细菌性继发感染,降低死亡率。但发病猪群应停止使用任何疫苗接种。也可用早期发病猪群康复猪只(一般是20 d以后)的血清,用于新发病猪的紧急治疗,每头猪注射5 mL, 2次/d,连用2 d。

5) 对个别发病猪要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对呼吸道病综合征可采取病因治疗与对症治疗相结合的“标本兼治”的办法治疗。抗菌药物可选用支原净、氟苯尼考、庆大霉素、阿莫西林、头孢类、磺胺类等肌注,连续使用3~5 d并配合使用排疫肽、干扰素、猪转移因子、黄芪多糖、鱼腥草、双黄连等免疫增强剂、抗病毒药物及VB1及VC等。高热者可配合使用安乃近、复方氨基比林等解热镇痛药。因为PCV2病毒主要侵害猪的免疫系统,临床上尽可能不使用甲矾霉素、卡那霉素等有免疫抑制作用的药物,也不易使用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因该类药物有增强PCV2复制和排毒作用。

6)提前在饲料中添加抗菌药物预防,控制副猪嗜血杆菌与链球菌等细菌继发感染。 PMWS一般集中于断奶后2~3周和5~8周龄的仔猪,依次发病规律,可在发病前1周在饲料中添加抗菌药物,如氟苯尼考、土霉素、金霉素、泰妙菌素、泰乐菌素、替米考星、泰万菌素、林可霉素等预混剂。建议采用轮换给药策略,降低耐药性的产生,提高防控效果。因为不同猪场混合或继发感染的细菌不完全一样,单纯使用一种抗生素不能完全覆盖所要控制的细菌,因此可采用药物组合的方法,既要控制支原体,又要控制链球菌、巴氏杆菌、猪副嗜血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以及沙门氏菌等,如氟苯尼考+强力霉素、泰乐菌素+强力霉素。为减少猪肺炎支原体的影响,并控制继发感染,每吨饲料可添加80%泰妙菌素预混剂125 g+15%金霉素预混剂2 kg(或强力霉素200 g)。如果发现有猪链球菌或副猪嗜血杆菌并发感染,可在饲料中添加70%阿莫西林300 g或10%氟苯尼考预混剂800 g,或10%的氟苯尼考预混剂800 g+强力霉素150 g(效价)。还可采用“脉冲式”投药方法,即以一定的间隔短期投药,如7 d用药、3 d停药的方式间隔选用敏感性强的药物,可降低发病率,缓解临床症状,控制继发感染。

7)血清学疗法预防 屠宰本场90 kg以上的健康肥猪,健康的准备淘汰的老母猪最好,用干净的桶收集全血,放在4~8℃的冰箱里2~3 h。将血清分离放在另外的容器,每1 kg血清中添加3 g水溶性阿莫西林和5%拜有利10 mL或每毫升血清加青霉素、链霉素各1000单位,置于冰箱保鲜层。严禁冰冻,冻结过的血清会破坏抗体不能使用。血清发霉、变质、过期都不能用。3~5周龄的仔猪:腹股沟处皮下注射4 mL,让其安全过渡到14周龄。或2~3周、5周龄仔猪腹腔注射5~10 mL,可减轻由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导致的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病情和降低死亡率。立即用完配制的血清,并将剩余的血清妥善处理掉。注意:(1)必须使用本场的猪分离血清;(2)当本场存在附红细胞体、猪瘟时严禁使用,否则会导致惨重的损失。(编辑:狄慧)

猜你喜欢

耳病菌素圆环
加权全能量最小的圆环形变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猪圆环病毒病的发生、诊断和防治
一例鸭圆环病毒病的诊断
伊维菌素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圆环上的覆盖曲面不等式及其应用
硫酸黏菌素促生长作用将被禁
猪蓝耳病的防控
一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治
高致病性蓝耳病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