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开放性复习情境 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2014-04-29徐成灯
徐成灯
设计“一题多式”的开放性复习情境,让学生在富有思考性、探索性、挑战性的学习中,知识得到系统化,思维得到锤炼,能力得到培养,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一、设计一题多问,培养问题意识
2011年版课标在课程目标的总目标中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对于一道习题,让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提出问题,不仅能“练一题,带一串”,沟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更可贵的是从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比如,进行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下文的复习例子均是)“因数与倍数”知识复习时,我出示:在1~20中,素数有 ,合数有 ,奇数有 ,偶数有 . 待学生完成后,我趁机提出:观察这四组数,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经过观察分析提出:非0自然数按因数的个数分为什么?按是不是2的倍数又分为什么?1为什么既不是素数又不是合数?既是素数又是偶数是什么数?20以内既是奇数又是合数是什么数?最小合数是什么数?最小素数是什么数?素数都是奇数吗?请举例说明,等等. 这样,在复习素数、合数、奇数、偶数的基础上,通过这一问不仅让学生加深对这四个概念的区别,又从中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一题多解,提炼解题方法
设计一题多解的问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用多种思路或方法去解答,再引导学生比较各种解法,从中提炼解题方法,从而有效沟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凸显知识的综合运用.
如,在复习利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时,笔者有意识地设计这样一道题:一个长方形操场,长80米,宽60米,现因操场扩建,长和宽都增加了20米. 操场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复习时,我完全放手让学生根据题意画好示意图,再根据示意图多角度思考,从而得到以下示意图以及相应的解法:
解法一:常规解法,根据扩建后的面积减去原来的面积等于增加的面积进行思考,分为三步走:先求出原来长方形操场的面积是80 × 60 = 4800(平方米),再求出扩建后操场的面积是(80 + 20) × (60 + 20) = 8000(平方米),最后求增加部分的面积是8000 - 4800 = 3200(平方米). (见图一)
解法二:转化解法,因为扩建后增加部分操场的面积是不规则的,从把不规则图形转化为规则图形的角度思考,可以把增加部分操场的面积沿长方向分成A,B两个长方形,分为三步走:先求出A块长方形操场的面积是(80 + 20) × 20 = 2000(平方米),再求出B块长方形操场的面积是60 × 20 = 1200(平方米),最后求出增加部分操场的面积是2000 + 1200 = 3200(平方米). (见图二)
解法三:转化解法,根据解法二的思考路径,把增加部分操场的面积沿宽方向分为A,B两块长方形,先求出A块长方形操场的面积是80 × 20 = 1600(平方米),再求出B块长方形操场的面积是(60+20) × 20 = 1600(平方米),最后求增加部分操場的面积是1600+1600 = 3200(平方米). (见图三)
解法四:还是根据解法二的思考路径,把增加部分长方形操场的面积分为A,B,C三块,A块长方形操场的面积是80 × 20 = 1600(平方米),B块长方形操场的面积是20 × 20 = 400(平方米),C块长方形操场的面积是60 × 20 = 1200(平方米),增加部分操场的面积是1600 + 400 + 1200 = 3200(平方米). (见图四)
解法五:根据长与宽都增加20米,把A、B、C三块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增加部分操场的面积是(80 + 20 + 60) × 20 = 3200(平方米). (见图五)
教师对学生的五种解法充分肯定后,引导学生对此进行分析、比较. 在比较中发现:方法一是根据大面积减小面积进行计算;方法二、三、四是把不规则图形分割成两个或三个基本图形,再相加求面积;方法五是将不规则图形先分割再拼成规则图形,再求面积. 不管是割、拼,都是将不规则图形转化为规则图形,然后再进行计算.
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仅仅满足于让学生把各种不同的方法展示出来,就认为教学目标达到了,殊不知这样的结果“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学生根本就没有顾及或接纳别人的方法,更谈不上从中抽象出基本的数学方法了. 只有展示没有提炼的教学只是同一思维层面上不同解法的交流,对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多大价值. 案例中的教师,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把各种不同的方法展示出来,而是抓住时机,引领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寻找解法之间的联系,这样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由表及里地思考,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数学素养.
三、设计一题多变,理清来龙去脉
对于同一道习题,不断改变它的条件或问题,使学生看清题目之间的联系,掌握题目的来龙去脉,对提高复习效率有明显的效果.
如,在复习解决三步问题时,笔者以学生易错的一道题“铺一间教室,用边长4分米的方砖,需要300块,如改用面积25平方分米的方砖,需要多少块?”为原题,在师生交流中生成以下姐妹题:
1. 铺一间教室,用面积16平方分米的方砖,需要300块;如改用面积25平方分米的方砖,需要多少块?
2. 铺一间教室,用面积16平方分米的方砖,需要300块;如改用边长5分米的方砖,需要多少块?
3. 铺一间教室,用边长4分米的方砖,需要300块;如改用边长5分米的方砖,需要多少块?
4. 铺一间教室,用边长4分米的方砖,需要300块;如只需160块方砖,需要面积多大的方砖?
这样通过不断改变原题的条件、问题,让学生在比较、辨别异同中,理清问题的来龙去脉,逐步完善认知结构,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复习效率.
四、设计一题多“能”,盘活思维广度
教师在设计复习题时,有意去掉题中的某个关键词,使它变成一道含有多种可能的开放性问题. 引领学生深入思考、全面分析,盘活思维广度,提高复习效能.
如,笔者在复习用画图策略解决行程问题时,有意识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在一条公路上,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相距80千米的两地开出. 客车每小时行驶42千米,货车每小时行驶48千米,开出多长时间两车相距100千米?(请考虑各种情况,画图只列式不计算)
由于题中两车所在的方向不明确,故本题就可以引导学生仔细分析,全盘思考,分多种情况一一考虑:
1. 客、货两车相向而行,相遇后又继续行驶,至两车相距100千米. (图略)这样考虑求两车开出需要的时间,列式:(100 + 80) ÷ (42 + 48).
2. 客、货两车相背而行,即按相反方向行驶,至两车相距100千米. (图略)这样考虑求两车开出需要的时间,列式:(100 - 80) ÷ (42 + 48).
3. 客、货两车同向而行,又分两种情况:
(1)货车追客车(图略). 根据两车已经相距80千米,如果两车要相距100千米,那货车应比客车多行驶100 + 80 = 180(千米),求两车开出需要的时间,列式:(100 + 80) ÷ (48 - 42).
(2)客车追货车(图略). 因为客车的速度比货车慢,只要货车比客车多行驶100 - 80 = 20(千米)时,两车就相距100千米,所以求两车开出需要的时间,列式:(100 - 80) ÷ (48 - 42).
去掉两车行驶方向这一条件,一道封闭题就变成了一道开放题,并囊括了行程问题的三种方向问题.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不仅要考虑两车的方向,还要考虑每种方向的解答情况,既培养了学生的有序思维,又盘活思维广度.
五、设计一题多“联”,渗透数学思想
比如,复习三步应用题时,为了让学生由表及里地理解“剩下的部分=总数-用去的部分”这个数量关系,我先出示这道题:一堆煤重300千克,每天用去15千克,用了8天,剩下的煤每天用20千克,还能用多少天?待学生完成反馈之后,我顺势提问:看到“剩下的煤”你想到什么数量关系?根据这一数量关系,你能变换情节,編制出相应的应用题吗?同桌互相讨论. 反馈时,展示学生编拟的问题,有的学生将情节换成看一本书;有的学生将情节换成修一条水沟;有的学生将情节换成吃一袋米;还有的学生将情节变换成两个量的比较:师徒两人完成300个零件,徒弟每天完成15个,工作了8天,剩下的零件由师傅完成,师傅每天完成20个,还要多少天?等等. 这样的复习,改变了就题练题的单调性. 由一题“联”多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编题时充分开放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开阔性;在展示、对比中有利于学生感悟不管情节怎样变化,题中的数量关系始终不变,渗透变中寻不变的思想,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总之,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应精选习题,活用习题,充分发挥“一题多式”的多种训练功能,从而切实有效提高复习课的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