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合作小组背景下的隐性分层教学初探
2014-04-29田兵
田兵
一、隐性分层,我们不再困惑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注重因材施教. 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名学生的优势潜能. 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 ”注重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而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甚至调整教学内容,这对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二、构建高效合作小组背景下分层教学课堂新结构
分层次教学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学习条件和学习机会. 在实践的基础上,我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在教学中,以小组为单位,倡导课堂上“自主、互动、拓展”,期望在这种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改善或改變学生的学习方式,即由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改为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
(一)课堂自主分层
学生的自主学习,其实就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表达的空间、交流的空间、实践的空间. 那如何才能给学生更多的学习的空间呢?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避免教师很急,提问很碎,有时教师讲得少,讲得精,学生反而学得多,教师要善于“以少胜多”,将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步伐迈得更大些. 学生的自主学习,其实是从尊重学生出发,尊重学生的需要出发,尊重学生发展的需求.
案例1 在教授“分式的加减”一节时,我改变了总是先复习后讲解的老套课堂模式,改用先让学生计算分数的加减: + 和 + ,然后让学生尝试练习分式的加减:(1) - ;(2) + ;(3) + ;(4) - .
这种新授课的引入,不同的学生可以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 学生自主学习和类比学习的能力较强的,在给定分数的加减时,并不需要我们给予太多的提示,直接让学生自我尝试分式的加减计算. 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稍弱的,在进行完两个分数的加减之后,我给予必要的方法指导,再让学生自我尝试分式的加减计算;或采用小组内兵教兵的方式,让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去帮助他们;也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此环节,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给予了充足的时间思考、计算. 然后学生之间交流计算方法和心得,总结分式计算的一般方法,最后自我归纳出分式加减的运算法则.
课后学生告诉我,这样的课堂也是他们想要的,老师讲得多了,他们会很烦的. 是啊,学生们期望的课堂是他们自我能得到展示的课堂,是他们真正能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的课堂,是他们真正能发出声音的课堂,是不需要教师多说的课堂,他们只需要在他们苦思冥想而得不到结果时,老师看似不经意间的点拨,一点点温馨的提示,他们认为,这就够了.
(二)课堂互动分层
在高效合作小组内部,学生之间的差异还是非常大的,导致在互动学习时,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很快能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而学习能力稍弱的学生,经常跟在别人后面,导致学习兴趣每况愈下,在学习上得不到应有的成功体验.
这就要求我们在设置小组活动时,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让学生在各自的组内相互交流,思想没有压力,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各自的潜能,达到自由、民主、开放、和谐的气氛. 在平等交流探索的过程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获得的知识不是老师灌输的,而是自我实现的.
案例2 在上“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一课时,课堂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求学生会画函数的图像,所以在上课前,我问了一名学生:“你还记得画函数图像的一般步骤吗?”学生回答得不错. 所以,一上课,我放心地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y = 和y = -,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尝试画出这两个函数的图像.
教学时,遇到了新问题. 学生在画y = 和y = -的图像时,出现了图像画得不标准的情况,是由于取点的问题. 绝大部分学生只取了整数点,所以只画出了一部分函数的图像,而忽略了x可以取分数的情况,如x可取,这样y = 2,这样函数图像的形状才比较好看些.
针对这种情况,上课时我在学生画图的过程中,及时对y = 和y = -的图像展开讨论,看看谁画得标准. 同学们拿出自己画的图像,讨论交流,和同伴进行交流,这才发现画图像时应该注意的细节问题. 讨论过后,我及时叫学生总结讨论结果,并适时指出画函数图像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讨论过程中,我发现,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很快就能发现自己图像的问题,并且马上改正,不用老师去指导,反过来,他们自己发现问题,很兴奋,也很乐意去帮助组内的其他同学,其他同学经过他们的指点,也发现了自己存在的问题,达到了组内互动学习的效果.
(三)课堂拓展分层
课堂拓展,应该在巩固的基础上拓展,拓展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思想方法,更重要的是思维能力的拓展. 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也应拓展,这会对整个教学过程带来很好的推动作用.
在案例2中,进行拓展时,给定一个实际问题,学生根据实际问题列出函数关系式,再画出图像. 在画图像的过程中,许多学生由于没有考虑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而出现考虑问题的偏差,经小组讨论后,大部分学生脸上都出现恍然大悟的神情. 没有恍然大悟的学生,在小组互动中,经过同伴的指导,也达到了恍然大悟的感觉,达到了知识拓展的效果.
我深信,这次学习过程中的拓展训练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说,应该都是“刻骨铭心”的.
三、关于隐性分层教学的思考
高效合作小组背景下的隐性分层教学探究,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改革尝试,是以学校教学现实为背景的教学探索.
隐性分层教学的探究是为了积极探索改善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探索中,我们受到“尝试教学法”的启示,在课堂中,把学生的“学”放在了课堂的首要位置,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紧密结合起来. 对于一些简单的数学概念、公式、计算等等问题一般不需要学生去探究,让学生自我尝试,自我解决. 每节课针对学生不同的学情,我们会精心设计一两个探索点,为学生提供探究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