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活的情趣
2014-04-29邓太阳
邓太阳
【摘要】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教学要改变单一的传授和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这就要求我们积极转变陈旧的数学教学观,让丰富有趣的生活走进数学课堂,把数学课堂教学当作是学生展示激情、智慧和个性的舞台,充满生活的情趣和心灵的智慧.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生活情趣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以及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导入生活化,学生兴趣盎然
生活是数学的大课堂,它给了我们探索问题的广阔空间,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在教学中,要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出发,设计孩子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 例如,在小数乘法这一单元,为了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也为了改变过去计算教学过于单调、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教材创设学生喜欢的“买风筝、放风筝”情景,在购物活动中引入“小数乘整数”,教师在引导学生解决“喜鹊风筝每个3.5元,买3个风筝多少钱?”的问题时,不但激发学生自主计算的兴趣,还能引导学生根据熟悉的“元、角”之间的进率,将“3.5元 × 3”转化为“35角 × 3”来计算,把计算教学内容融进了生活情境之中,学生在探索怎样计算3.5 × 3的过程中,还获得对小数乘整数意义的体会和理解. 几何初步知识在生活中大量应用. 如,新房装修所用地板的面积、计算操场跑道的长、求罐头瓶的容积等,这些都是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现实的题材,由此引出数学问题,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二、创设课堂教学生活化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内容与儿童的生活经验越接近时,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程度也就越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设计数学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去发现、探索和应用,学生们就会发现原来熟视无睹的事物竟包含着这么丰富的数学知识. 例如:老师可以把学生春游中的情境拿到教学中来,“同学们去春游,争着要去划船,公园里有7条小船,每船乘6个人,结果还有18个人在岸上等候. ”在课上,让学生根据情境自己编题,自己列式解题. 这样,不但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变成了来自生活的、生动的数学问题,还促使学生能够主动投入、积极探究.
三、例题生活化,学生易懂乐学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师生教与学的中介,它需要每一个教师实践、丰富、完善.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转化“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灵活处理教材. 例如,在教学“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时,我充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以教材为依据,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的组织整理,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在学校植树周活动中,六(1)班植树24棵,六(2)班植树30棵,六(2)班植树的棵数比六(1)班多百分之几? ” 在数学教学中,可设计一些游戏活动,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变得活潑、有趣. 例如,在讲解行程问题中“同时”“相向”“相遇”“相遇时间”等概念时,针对学生难于理解的情况,就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做游戏,组织两名学生分别面对面地站在操场上的两端,老师说“走”,两人同时从两地对走,这时让学生理解“同时”“相向”的含义,要求两人碰上时停止,告诉学生这就是“相遇”,然后让同学们看看在两人相遇时,谁走的路程多,让学生理解同一时间内两名同学各走多少距离. 这些知识恰好是相遇问题中的难点,而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最容易理解掌握.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效率. 这样的问题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利用自己的经验,探索新知识,研究新问题,掌握学习的本领. 教学“圆面积的计算”时,可以让学生欣赏一些生活中的图形:一块块美丽的长方形稻田、正方形的玻璃橱窗、平行四边形的草坪、圆形的花坛、圆形的广场等等,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在生活中学数学、做数学. 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到这些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感受到图形的美.
四、应用生活化,学生学以致用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 尤其是小学数学知识,基本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 教师要教会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使他们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因此,在学生掌握了某项数学知识后,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的环境,让学生“用数学”. 例如,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有关知识后,让学生去计算教室空间的大小、学校喷水池的容积,为家庭的装潢设计一个购物计划等;学过“人民币”后,可指导学生到超市购物;学了“按比例分配”的知识后,让学生帮助算一算本住宅楼每户应付的电费;学了“利息”的知识后,算一算自己在银行存储的钱到期后可以拿到多少本息,等等.
总之,数学即生活,只有将学生引到生活中去,切实地感受数学的价值,才能使他们真正地理解数学,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