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要做到“读、说、做”

2014-04-29孟庆富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4年22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孟庆富

【摘 要】 数学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抽象与概括,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实践中离不开“读、说、做”这三种活动,这三种活动是在遵循循序渐进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开展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具体体现,也是充分实践新课改理念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读;说;做

小学数学教学既要考虑到数学学科本身具有的特点,更要遵循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读”“说”与“做”正是根据这样的规律来协调学生学习活动的进行. 通过“读”让学生获得认知方式,通过“说”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通过“做”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只有这样,才能准确体现数学这门学科的思维性、逻辑性与实用性.

一、“读”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方式与计算的纽带

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所有的数学活动一定要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以及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等基础上. 学习数学也是从读开始的,数学中的读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数感与符号感. 数学中的阅读是在通读的基础上然后进行精读. 首先,要细读,尤其是概念或定理要一字一句地读,努力从宏观上对概念或定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小学数学课本中还有很多数学图形,这就需要把文字与图画结合起来阅读. 其次,要理解性地读. 数学语言高度的概括、抽象性特征十分明显,尤其是数学中专用的名词与符号,要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并借助于大脑的想象思维来完成读的过程. 另外,我们在读的过程中还应该结合课本中的具体例子来理解概念或定理的含义. 例如:在读“锐角”与“钝角”这两个概念时,可以在读的时候把它联想到锐利的剑与刀子,体会锐角与钝角中的“锐、钝”二字的含义是“同一个角”而不是“相同的角”,而等角一词才表示相等的角. 因此,培养学生正确读的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感与符号感. 通过读,学生才能正确地理解数的意义,并能从具体的数学情境中发展自己的计算能力,进而抽象出数的数量关系与发展规律. 因此,读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是学好数学知识的坚实基础.

二、“说”是学生对数学感知与理性认识的客观反应

我们通常认为说是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行为,其实在数学教学中说的能力培养同样重要. 因为说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数学概括能力与想象思维能力等. 例如:在教学“通分”时,为了激发学生对通分知识的进一步感知,并对通分知识有一个更加客观的反应,就在练习两组同分母分数及同分子分数的大小的基础上提出更高的要求,请比较分数与 的大小. 首先,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分数. 在观察中学生发现这两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都不同,分母不同应该怎样来比较它们的大小?传统的教学方法是直接导入新课,然后开始讲解如何比较分数的大小. 教师通过不同的例子来说明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基本上没有学生“说”的机会. 而如果重视了学生让“说”则效果就截然不同了,不但能挖掘算法的过程,还能让学生自圆其“说”. 为了让学生感知算理,就让学生“说”:

说法(1):用相同的两个圆来表示这两个分数,把其中的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取其3份;同样的方法把另一圆平均分成8份,取其7份,然后比较取出部分的大小,很容易得出: < .

说法(2):把分數换算成小数来比较大小,容易得出: = 0.75, = 0.875,这样再比较小数的大小,从而得出: < .

说法(3):由分数的意义我们可以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与8份,当分别取走3份与7份后,都只剩下其中的一份,用分数表示分别是与. 这样就可以判断出 > . 再进行推断,从整体“1”中取走多,那么剩下的一定是少的,从而得出: < .

说法(4):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把的分子与分母同时乘以2之后与另一个分数的分母相同,比较分子即可以得出: < .

三、“做”可以发展学生应用意识与逻辑推理能力

传统的教学是教师“填鸭式”、学生“吸收型”的教学. 这样做的弊端是:学生在疑难的地方难以突破,数学思维很难得到转换;直接的后果是学习的知识仅停留在学生感知的初步阶段,不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而让学生去动手“做”,则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开展探究与实验活动. “做”的本质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做”是学生的数学思维与数学抽象之间的纽带,大大地促进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数学应用意识的提高. 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时,就通过一盒火柴来让学生“做”数学. 首先,老师给出这样的十个数:21,72,63,24,45,96,57,108,129,120. 然后引导学生复习一些能被2与5整除的数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师生共同分享得出结论:必须是2与5共同的倍数. 教师继续提出问题:这些数能被3整除吗?学生通过自己的计算,得出结果是能被3整除. 但是,我们发现这些数个位上从0~9各数都有,这样就得出用个位上的数来判断是否能被3整除是不正确的. 因此,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与这个数个位上的数是无关的. 通过这样的引导,培养了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有把“读、说、做”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很好学习数学知识. 因此,在数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读”“说”“做”. “读”是基础,“说”是交流,“做”是应用. 让这三者相互作用,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才会有实质性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夏方礼.数学互动式教学与创造性思维[J].数学理论与应用,2013(4).

[2]朱同化.浅谈小学数学体验自主互动教学模式[J].课外阅读,2012(8).

[3]黄裕民.怎样把数学课“讲活”“讲懂”“讲深”[J].新课程,2012(4).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