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尊重深埋于心
2014-04-29梁伟
梁伟
报纸上一则关于尊重的故事深深吸引了我。
一位在专业领域颇有建树的老师回顾了她读初中时的一件往事。那时的她性格内向,成绩一般,毫无特长。一次因为物理考试不及格,她和其他几个不及格的同学一起被老师罚当众“游班”,即拿着试卷让全班每一个同学浏览那刺眼的分数。碰到调皮的同学,他们会故意说没有看清她的分数,这样她就必须再走一遍。如此这番,她觉得自尊被碾得粉碎。至今想起,内心还隐隐作痛。
多年后她特意回母校看望了当年的语文老师,她始终不能忘记语文老师在她心情最低谷时对她的关心。偶遇当年的物理老师,本想跟老师打招呼,可物理老师扭头就走,双方都很尴尬。其实,她早已对物理老师没有了恨意,也许是物理老师觉得她不能原谅自己,无颜面对吧。
看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了我的经历。
那年我上小学三年级,语文成绩出奇得好,可数学成绩却很差,每次考试都稳坐全班最后一名。有一次被老师叫去“爬黑板”,很简单的几道题,我却怎么也答不出,呆呆地站在讲台上,背对着同学不知所措。过了好一会,数学老师实在忍不住了,便让我转过身来,在一旁罚站,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直说你怎么这么笨,真是个大笨蛋。全班同学听了哈哈大笑,我面红耳赤,僵硬地站在讲台旁,羞愧得无地自容,内心失落到了极点。此后有好长一段时间我都不敢见人,害怕与人说话,别人的说笑我都会误认为是对我的讽刺打击。
这件事一直深深埋藏在我心底,虽未经常想起,可当多年以后也做了老师的我在报纸上看到这则故事时,心底那根最敏感的神经被深深触动了。
有这样的经历,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我就时刻注意调整自己的言行,担心自己哪怕一句不当的言语,就会给学生的心灵造成一生的伤害。当然,有时面对过于调皮捣蛋或学习基础很差的学生,我也会有心急上火的时候,可一想到自己曾经遭受的“伤自尊”待遇,就要劝自己冷静下来。于是,我换了一种沟通方式,学会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问题,多尊重他们的感受,改变说话的语气,多与他们谈一些能引起共鸣的话题,效果出奇得好,我不仅赢得了他们发自内心的信任,更获得了他们对我无比的尊重。他们乐于听我的建议,也乐于对我敞开心扉,增进了感情,密切了师生关系。
很多老师都或多或少批评过学生,只是批评的程度和方式方法不同罢了。可是当我们生气上火,对学生施以伤害他们自尊和人格的言行时,有没有考虑过他们内心的感受呢?也许我们有千万种理由为自己开脱,或是出于好心,或是出于教学业绩考评的压力,可是当我们“一吐为快”的时候,有没有想过那些内心敏感的学生也许正承担着“不可承受之重”呢?再长远一些,有没有想过多年以后,假如与他们再次相遇,该如何面对他们呢?
突然想起了三毛的经历。上小学时她因为数学考试不及格,被数学老师用毛笔蘸墨汁在眼眶四周画了两个圈圈,然后让她转身向全班同学“示众”,结果引得几十名同学哄堂大笑。这件事造成的直接影响是三毛休学在家,自闭了七八年,甚至连与家人同坐一桌吃饭的勇气都没有;进而导致她形成终身悲观、敏感、孤僻的性格,并最终因走不出心灵的阴影而自杀。
假如很不幸地,在被我们伤及自尊的学生中也出现一个“三毛”,我们又该如何面对“老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种说法呢?像开头故事中的女主人公一样,如果多年以后再次见到当年被我们大泼冷水,而今事业有成的学生时,面对他们对我们的尊重,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伟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待孩子的自尊心要像对待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一样精心呵护。”是的,每个学生的内心其实都是敏感向善的,我们充分地尊重学生,实际上就是在尊重自己。
(作者单位:浙江科技学院发展规划处,杭州,310023)
编辑 / 黄才玲 终校 / 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