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
2014-04-29李庭燎吴青
李庭燎 吴青
[摘 要] 本文回顾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分析了财经类院校特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定位和特点。
[关键词] 信息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体系;建设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21. 063
[中图分类号] TP3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21- 0087- 03
高校专业课程体系需要不断地评估和调整以便反映时代变化的需求,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课程体系需要更加频繁地进行评估和不断改善,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要求,培养具有合理知识结构和应用能力的信息化人才。
为优化课程体系,反映时代变化的需要,国内和国外的大学及相关协会开发了一系列用于信息系统本科课程的指引。这些指引构成了指导本科院校制订各具特色教学计划的基础和依据。研究国内外信息系统课程体系指引所建议的设置目标和内容,有助于相关院校在培养合格毕业生的基础上,凸显毕业生的竞争优势和专业特色。
1 国外和国内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现状
管理信息系统(MIS)专业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美国,1967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成立了第一个“管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博士项目,随后,信息系统学科在欧美高校中迅速兴起,并得到广泛关注[1]。国外的信息系统课程的发展经过了一系列演进,信息系统课程体系不断改进完善,最早的课程设置可以追溯到1972年的ACM研究生信息系统专业计划(ACM Graduate Professional Programs in Information Systems,Ashen Hurst);1973年制订了ACM本科生信息系统专业计划。1997年David等人综合了美国计算机协会(ACM)、信息系统协会(AIS)和信息技术专业协会(AITP)的研究成果提出《信息系统97教程》;而ACM、AIS和AITP于2002年共同发布了信息系统学科的教学参考计划和课程设置报告《IS 2002》;随后ACM和AIS又推出了新版《IS 2010》报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IS 2002中将课程体系分为分析思考能力、业务基础、技术、人际沟通和团队技能四个方面的能力[2],这四个领域交叉构成了信息技术推动业务发展的能力,各部分关系如图1所示[3],从中可以看出,其课程设置主要是以掌握推动业务发展所需知识为目标,体现了技术与业务管理并重的特点。而随着移动商务和云计算的发展,基于信息的管理决策和资源竞争显示出技术和管理的融合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为反映技术进步和管理演化的要素,在新版《IS 2010》中,将信息系统课程体系划分为7门核心课程和若干选修课程,为专业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并对每门课程提供了课程目标、建议的知识点主题,具体课程如表1所示。
20世纪70年代末,管理信息系统专业首先由欧美国家引入到我国大陆,1980年,清华大学首次试办了管理信息系统本科专业,1990年复旦大学首次设立MIS专业硕士点[4]。随着信息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为应对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与挑战, 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专业目录》中,将原来的科技信息学、经济信息管理、信息学、管理信息系统和林业信息管理五个专业统一归并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隶属于管理学门类中“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之下。
国内目前公认的影响较大的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国际信息系统协会中国分会(CANIS)课题组共同编著的中国信息系统学科课程体系2005版(CISC 2005)以及在此基础上升级的2011版(CISC 2011)。该课程体系的制定参考了教指委《基本要求》和专业规范原则精神、以及ACM/AIS推出的《IS 2010》。课程体系突出把握本科专业教学中“基础-主流-发展”关系,关注知识更新和企业和应用以及实验环节。《CISC 2011》设计了12门课程,包括6门核心课程和6门推荐课程,体现了信息系统领域当前技术与管理并重的特征,强调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并强调加强实践环节和实验环境的建设。其层次关系如图2所示,核心课程和推荐课程见表2。
《CISC 2011》在实施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和项目定位,增加其他核心课程,推荐课程通常为选修课程,并可根据需要增设其他课程或者适当删减。
比较《IS 2010》和《CISC 2011》,可以看出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课程体系,都强调知识和能力并重培养,注重塑造学生的技术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实践能力,强调加强实践环节和实验环境的建设。但是,课程体系给出的都是基本课程内容,对于不同历史背景的学校,该如何加强课程体系特色建设,并未给出指导性建议。另外,从《IS 2010》中的选修课程可以看出信息系统审计、控制和风险管理占了较大的比重,而国内课程体系的推荐课程中,对于信息系统控制与管理方面的课程并不突出,更多的是突出应用,对于信息系统创新和新技术方面以及信息系统安全方面,关注较少。体现出国内的课程体系更多关注于信息技术应用,而国外则更多关注于信息技术的控制与管理的特点。
2 财经类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课程体系的定位和特点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经过几十年发展,目前全国已经有六百多所高校开设了本科专业[1],并涌现出大量的相关专业的硕士和博士项目。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与研究在国内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以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理工科背景学校为代表,以计算机等相关工科专业为主,专业建设侧重计算机科学技术;第二类是以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综合性大学为代表,以信息学为基础,侧重情报学、信息学等知识;第三类则是以中国人民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为代表的财经类院校,以系统应用为基础,侧重于在经济管理领域方面的应用[5]。在不同学校,该专业建设各具特色,通过不同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各自特色。
《专业目录》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够在国家各级各类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从财经类院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实施角度来看,也就是定位于培养能够具有数学和系统思想、能够用计算机工具解决经济管理中问题的信息化人才。
与理工科背景的院校不同,多数财经类院校由于历史原因,往往缺乏成熟优越的实验环境和开发技术团队的支持,计算机等工科专业往往力量不足甚至缺乏,对信息系统理论与技术的研究缺乏历史沉淀和经验积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在财经类专业也并非优势专业。因此,财经类院校中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如何体现专业特色尤为重要。维纳在系统论中指出:“工业革命在于人脑的贬值,人脑所起的较简单的具有常规性质的判断作用将要贬值,但是,正如第一次工业革命留下了熟练的木匠、熟练的机器匠、熟练的成衣匠一样,第二次工业革命也会留下熟练科学家和熟练的行政人员”[6],而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各个领域和行业的工作人员都会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应用,只掌握信息技术初级应用的人员也会非常普及。作为复合型人才,信管专业人才必须具有核心竞争力或有专业特色的知识结构,否则会轻而易举地被其他领域的人才所代替[7]。因此,财经类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应该有区别于非财经类院校的特色专业目标,在符合基本专业要求的前提下,强化和突出财经类院校的特点和学生的应用能力,体现出以下特点:
(1)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作为信息管理专业的合格的毕业生,首先应该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掌握信息处理技术、具有一定的外语基础,因此专业课程中要均衡地覆盖计算机、英语、经济管理类课程。
(2)突出财经类专业特点。作为财经院校中的非核心专业,要建设符合实际需要的课程体系,首先要有一个清晰的定位,注重自身的学科背景和师资力量的建设,结合自身情况发展特色方向。
(3)及时调整合理优化课程体系结构。课程体系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的重要保障,财经院校的核心课程应该反映专业特色,以特色为主线建设系列选修课程,结合先进技术和应用,将信息管理类课程与计算机类课程进行有机融合,突出基于经济管理目标的信息系统应用和管理方面的课程。
(4)重视实践教学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人才培养应该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注重知识结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突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验课程以及专业实习加以强化。
3 南京审计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
南京审计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于2000年,在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该专业的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审计两门专业课分别于2006年和2010年被评为江苏省精品课程,该专业师资承担了多个横向和纵向有关信息系统审计的课题和项目,成果受到社会肯定,专业建设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对该专业发展的探索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1)以信息系统审计为特色, 发挥行业优势。随着审计信息化的发展,审计行业亟需具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背景的专业人才从事相关审计工作;信息技术在各行业的深入应用,对信息系统的控制、管理和审计也成为各行业和部门亟需考虑的问题,具有胜任能力的信息系统审计人才的社会上需求不断增加。南京审计学院作为目前国内唯一以审计命名的高校,充分发挥行业优势,确定了以信息系统审计为特色的发展方向。
(2)以社会化需求为导向,培养复合型人才。学生能力和素质是检验专业的重要因素,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竞争力。社会需求一方面需要紧密联系相关行业的发展和热点,设置反映需求的课程,另一方面也要重视行业资格认证的知识结构要求,鼓励学生获得行业资格认证,如CISA(注册信息系统审计师),通过学生的口碑和榜样的力量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学生的竞争力体现专业的竞争力。
(3)理论与实践结合,推进课程体系建设。课程的效果最重要通过教师的教学行为体现,鼓励教师参与社会实践,将理论研究结合实务操作,是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并可以直接反馈于课堂,丰富教学内容;引导教师将研究成果形成理论成果,编写有特色的教材和实验资料,有助于丰富专业建设的内容并形成特色。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多学科交叉的应用型专业,需要紧密结合和适应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根据自身优势发挥特色,才能形成品牌,保持持续的竞争力。
主要参考文献
[1]CNAIS课题组. 中国信息系统学科课程体系2011[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H Topi,J S Valacich,R T Wright,et al.IS 2010: Curriculum Guidelines for Undergraduate Degree Programs in Information Systems.[J]. Communications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2010(26).
[3]J T Gorgone,G B Davis,J S Valacich,et al.Model Curriculum and Guidelines for Undergraduate Degree Programs in Information Systems[R].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ACM),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AIS),Associ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fessionals (AITP),2002.
[4]何永刚,黄丽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研究综述[J]. 情报杂志,2007(8):128-131.
[5]唐志豪,王衍,齐峰,等. 财经类院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考[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5):112-114.
[6]维纳.系统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7]张劲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创新研究[J]. 情报杂志, 2008(11):1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