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优质杂交稻五优613作抛秧栽培的产量结构分析及技术措施
2014-04-29钟永保
钟永保
[摘 要] 五优613是高产优质的杂交稻组合,在大埔作抛秧栽培更有利于发挥其增产优势。对五优613作抛秧栽培的产量结构分析表明,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对产量的直接贡献最大。该组合的高产栽培技术要主攻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在此基础上提高结实率及增大千粒重以实现高产。并介绍了作抛秧高产栽培的主要技术措施。
[关键词] 杂交稻 五优613 抛秧栽培 产量结构 栽培措施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5-0172-02
五优613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用五丰A与粤恢613配组,于2008年新育成的三系感温型组合,于2011年6月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粤审稻2011032)。大埔2011年引进在大埔农场参加区试,早晚两造均表现出有优良的生长优势和丰产性能。2011年早造区试在11个中迟熟组合中名列第3,计产为7470kg/hm2,比对照汕优122增产6.31%,达显著值。2011年晚造在11个中迟熟组合中名列第4,计产为6997.5kg/hm2,比对照汕优122增产4.13%,不显著。2012年进行示范种植,2013年在大埔大面积推广种植,均表现丰产性较高尤其是日产量突出,而且优质适应性广,有较好的抗病性能。
五优613的丰产性能在高产田种植,虽然不及于深优9516等超级稻组合,但该组合具有中熟、多穗、优质等特征,在山区和半山区中低产田有更多的优势和适应性可利用。因而在中低产田中广受欢迎。大埔素有疏植的栽培习惯,在疏植条件下,插植栽培对一些品种丰产性能不容易突出,而抛秧栽培对多穗型品种更具有明显的优势。为了对五优613的推广种植取得平衡高产,我们在2012年的抛秧栽培示范田中选取了高产和中低产不同产量水平的12个样本田,对其产量结构和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作统计分析和汇总,以便该组合的高产栽培技术规程作参考依据。
一、产量结构的调查及分析
1.2012年早造在湖寮镇的抛秧田中选择了中上地力土壤和中低地力土壤田,选择了不同产量水平的12个样本田,每个样本田采用对角线选取边行,1-5m以内的5点取样,每点2㎡,回青期起每5天一次调查其苗蘖动态,直到分蘖高峰后一次。收割前,在该取样点中计算有效穗数。另用平均数法在每个样点内选择有代表性的3穴水稻植株回室内考种,测定其每穗平均总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并把样品在去除不实粒后烘干测定千粒重(3次平均值)。收获时样品田用同样的方法对角线5点取样人工收割67m2,烘干风净后测定实产,折计产量。
2.产量结构分析
2.1 产量结构范围 对12个样品田的产量及其各自的农艺性质进行分析,这12个样品田计产为5955 kg/hm2到8730 kg/hm2,极差2775 kg/hm2,按产量范围分为中低产(500 kg/亩以下)和高产(500 kg/亩以上)。可见,在中低产田中的产量构成因子都是在较低的水平。总颖花量仅为3.4×10.4-4.4 ×10.4万/hm2,有效总颖花量仅为2.65×10.4-3.24 ×10.4万/hm2,高产田的產量构成因子都有较大的值。总颖花量4.56×10.4-5.04 ×10.4万/hm2,有效总颖花量3.4×10.4-3.87 ×10.4万/hm2,有效总颖花量低于3.4×10.4/hm2的,均不能达到7.5t/hm2以上的目标。可见,发挥五优613的增产作用,必须要达到有足够的总颖花量和有效总颖花量才可能实现高产目标。
2.2 产量构成因子的变异系数分析 根据分析,不同的管理水平对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影响较大,还有很大的潜力,对结实率和千粒重的影响较小。也从生产实践的调查中得知,五优613在疏植栽培中,由于其有效穗少,而导致总颖花量不大,所以难以发挥多穗以实现高产的目标,因而造成一般五优613移植田的产量较低的原因之一。
2.3 与产量关系密切的产量因子相关性分析 有效穗、穗平均总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这些产量构成因子中,若都能取得显著性正相关,就能获得高产。但这些产量因子中存在着互相矛盾,又能在一点条件相互协调的统一。经分析,这些产量构成因子中,以有效穗和穗粒数与产量都构成正相关。,说明能否丰产关键因子在于提高有效穗和穗粒数。结实率与产量的关系成不显著的负相关,千粒重与产量的相关性也不显著。因此,五优613的丰产途径主要靠提高群体质量的同时,又要能实现强健的个体以达到总颖花量大而实现高产的目标。
二、五优613抛秧高产栽培的主要就是措施
上文分析了五优613抛秧栽培的产量构成因子的贡献。从而可以探索到实现五优613抛秧栽培的主攻目标应放在主攻多穗的同时,又要追求个体强健以实现穗足穗大而夺取高产。因此,技术措施围绕多穗大穗进行。
1.培育适龄矮壮秧
五优613在大埔早造一般全生育期125-128天左右,晚造110-115天左右。抛秧栽培矮壮秧的具体要求是:茎部扁平,叶鞘粗短,叶片乌嫩含氮量高而不披垂,白根多而且粗壮,清秀无病虫。秧龄早造20-25天,叶龄5-6叶,晚造12-15天,叶龄4-5叶。具体做法是:每亩用种1-1.25kg,塑料秧盘50块,播前晒种、浸种、消毒。苗床用优质塘泥或菜园土,疏播匀播,每穴2-3粒。早造尼龙薄膜保温半旱育秧,晚造播后用遮光网保护,保持秧盘湿而不浸。秧田施肥1-2次,抛秧前施好送嫁肥,并及时防治病虫害的发生。尤其是晚造育秧期间立针后就要用药防治叶蝉、稻飞虱传播病毒病。2叶期后要严控螟卵入田。
2.合理密植、优化群体质量
五优613分蘖力偏强,上文已分析得知,该组合丰产与有效穗相关最显著,苗数与有效穗数的相关关系极显著,尤其是植后16天内的早发苗,成穗率极高。为此,到达到多穗夺高产的要求,必须要抛足基本苗,合理密植的标准是中上地力土壤每亩抛足1.6-1.8万个泥团秧,中下地力土壤每亩抛足1.8-2万个泥团秧,每亩有4-5万基本苗。
3.以多穗大穗为目标、抓好水肥管理
水肥管理措施应围绕多穗大穗这个中心,达到旺群体,健个体的目标。采用测土配方施肥的成果,施足氮磷钾肥及微肥。高产栽培一般每亩施足氮12-12.5kg、磷3.5-4kg、钾9-10kg。具体做法上采用施足基蘖肥,巧施壮穗肥,前中期的氮肥比例为基肥40%、促蘖肥15%、壮蘖肥25%、穗肥20%.基肥中每亩有机质肥800-1000kg,并施30kg的碳铵及过磷酸钙25kg作中上层肥。抛秧后4-6天施促蘖肥,12天后施完壮蘖肥。穗肥在抛植后40天施下,每亩用24-7-19的配方肥10kg或尿素5kg,氯化钾6kg。
水浆管理采用泥皮水抛秧、浅水回青、贴皮水促蘖,活水养根、及时露晒、适时控苗。抛秧后15天左右,每亩达到18.6-20万苗时,就要及时露田。幼穗分化期要复水,实现行间竭灌溉,水层及湿润交替,抽穗期要建立水层,灌浆期实行干湿交替,尽量使白根露出田面,收获期5-7天断水,切忌过早断水防止早衰。
4.防病除虫灭鼠保丰收
病虫鼠害的防治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要结合病虫害的预测预报,选用对口农药及时防治。我县的病害主要有稻瘟病、纹枯病、细菌性条斑病或白叶枯病、稻曲病。虫害主要有三化螟、稻纵卷叶稻飞虱等。
参考文献
[1]程永盛、廖耀平、陈粤汉等:优质高产中熟杂交水稻新组合五优613(j)、杂交水稻、2014(1)、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