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麦20号小麦晚播适宜密度研究
2014-04-29周华江吴建中戴凌云王军
周华江 吴建中 戴凌云 王军
摘要 [目的]探寻晚播小麦不同种植密度与产量的关系。[方法]以扬麦20号小麦为试验品种,11月18日晚播(比最佳播种期推迟18~24 d),分析基本苗密度对茎蘖动态、干物质积累量、经济系数、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播种量为160.95~214.5 kg/hm2时小区产量较高,但不同播种量间的产量差异不显著。基本苗数低(255万株/hm2)、高(435万~480万株/hm2)时,均能实现0.75万kg/hm2以上产量,但产量构成因素不同,低种植密度处理群体发展缓慢,个体生产潜力得到了充分发挥。[结论]扬麦20号小麦晚播,大面积播种量控制在262.5 kg/hm2,基本苗数控制在255万~330万株/hm2比较适宜,最高基本苗数不宜超过375万株/hm2,有利于控群体、壮个体,在争足穗的基础上,攻大穗、增粒重。
关键词 基本苗密度;晚播;扬麦20号;产量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27-09304-03
稻麦两熟是江苏里下河农业区的主要耕作方式。随着直播水稻的迅速发展,大面积小麦推迟播种的问题相当突出[1-8]。为了明确晚播小麦适宜的种植密度,笔者对晚播小麦适宜的基本苗数开展了试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6月进行。试验地位于盐城市盐都区潘黄街道新英村农业三项工程试验基地。试验田南北长91.6 m,东西宽22.8 m,面积为2 088.48 m2,前茬水稻,土壤肥力中等,灌排方便。
1.2 试验品种 春性红皮小麦扬麦20号。
1.3 试验设计 根据基本苗数的不同设5个处理,分别是225万、300万、375万、450万、525万株/hm2,种子千粒重3675 g,发芽率88.5%,5个密度水平播种量分别是160.95、214.35、267.60、321.00、374.25 kg/hm2。小区东西长6 m、南北长4 m,面积24 m2。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
1.4 田间管理
11月18日播种,12月20日出苗,播种方式是人工条播,即先施基肥,再机械深旋埋草,后人工开行播种、盖子。基肥施用45%(15-15-15)复合肥483.75 kg/hm2;12月21日追苗肥,施尿素208.50 kg/hm2;3月21日追拔节肥,施尿素208.5 kg/hm2。合计用N 264.45 kg/hm2、P2O572.60 kg/hm2、K2O 72.60 kg/hm2,N∶P2O5∶K2O的比例为1∶0.27∶0.27,N肥基苗肥与拔节肥之比为6.3∶3.7。播种后抗旱洇水一次。病虫草害防治方法同大面积生产。
1.5 调查方法 全苗后,每个小区对角线定3个出苗均匀的点,每个点定1 m长,系统考察茎蘖动态、产量结构及干物质积累量,定20株麦苗考察叶龄动态,成熟时每小区随机抽取5行小麦人工收获脱粒计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及生育进程
4月27日齐穗,6月4日成熟,全生育期198 d。冬前(12月20日)叶龄1.1叶;1月11日叶龄1.6叶;越冬期(1月20日)叶龄2.1叶;返青期(2月20日)叶龄3.3叶;拔节期(3月20日)叶龄5.7叶;4月5日叶龄7.8叶;一生总叶片数9叶。
2.2 栽培密度对茎蘖动态的影响
由图1可知,随着基本苗数的增加,不同生育时期的群体总苗数振动式上升,拔节期总苗数达最大值,孕穗期总苗数开始下降。
3 小结与结论
该研究中,从小区实际产量看,11月18日晚播,采取人工精播,播种量为160.95~214.35 kg/hm2时产量较高。大面积晚播小麦因播种质量不高,实际播种量可增加至262.5 kg/hm2。从定点的基本苗数看,不同基本苗数处理对小麦产量影响不显著,基本苗数为255万、330万、435万、465万株/hm2时,均可实现0.75万kg/hm2以上的产量,但产量构成因素差异较大。基本苗数较低的处理,群体发展缓慢,有效穗数适宜,粒数多、粒重高,易实现高产稳产;基本苗数较高的处理,群体发展迅速,有效穗数偏多,粒数少、粒重低,个体生产潜力得不到有效发挥,高产不稳产,目前大面积晚播小麦就是走的这条栽培途径。基本苗数为260.10万、322.95万株/hm2时,高峰苗767.10万、750万株/hm2,有效穗数53355万、481.20万穗/hm2,茎蘖成穗率69.6%、64.16%,每
穗结实粒数40.8、39.17粒,千粒重42、44 g,理论产量9 142.5、8 293.5 kg/hm2,实际产量7 903.95、7 535.40 kg/hm2。基本苗数为436.95万、466.95万株/hm2时,高峰苗977.10万、1 067.25万株/hm2,有效穗数680.40万、53700万穗/hm2,茎蘖成穗率70.7%、50.3%,每穗结实粒数3457、37.8粒,千粒重41、42 g,理论产量9 643.80、8 525.40 kg/hm2,实际产量8 537.55、9 470.95 kg/hm2。基本苗数为343.50、366.90、370.20万株/hm2时,有效穗数均达600万穗/hm2以上,说明基本苗数不宜超过375万株/hm2。综合多方面因素分析,晚播小麦基本苗数以255万~330万株/hm2为宜,不得超过375万穗/hm2。
参考文献
[1]
李荣刚,戴其根,皮家欢. 江苏太湖稻麦两熟地区生态、经济施氮量的初步研究[J].江苏农业研究,2000(2):30-35.
[2] 曹志洪,朱永官,廖海秋,等.苏南稻麦两熟制下土壤养分平衡与培肥的长期试验[J].土壤,1995(2):60-63,93.
[3] 杨敏芳.不同耕作措施与秸秆还田对稻麦两熟制农田土壤养分、微生物及碳库的影响[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3.
[4] 陈文林.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栽培方式对稻麦生产力的影响[D].扬州:扬州大学,2008.
[5] 孙永健,周蓉蓉,王长松,等.稻麦两熟农田土壤速效钾时空变异及原因分析——以江苏省仪征市为例[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3):543-549.
[6] 汪洪洋,徐宗进,张立智,等.稻麦两熟农作制结构优化模式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3(5):21-22,40.
[7] 杨其光,黄义德,黄正来,等.淮北地区稻麦连作节本高效配套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1999(6):537-539,542.
[8] 董百舒,王振忠,许学前,等.江苏稻麦两熟田稻季的合理耕作及轮耕制[J].耕作与栽培,1992(3):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