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乱战将至!
2014-04-29徐徐困意
徐徐困意
又到一年“苹果”熟,枯树结出重磅炸弹
任何行业,如果不创新、发展多元化产品,其最终会走向衰败。现今,移动时代的大佬—苹果似乎正在步微软后尘。不过,从此次iPhone 6的发布会上来看,苹果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开始进军其他行业,其中最抢眼的莫过于为移动支付领域打造的Apple Pay。
就在苹果迈入金融行业,推出Apple Pay不久后,亚马逊便宣布自10月13日起,将关闭专门提供个人到个人转账的支付服务WebPay。无独有偶,欧洲的几大移动运营商沃达丰、O2和EE,也将放弃之前共推的移动支付钱包的计划。这个时间点上的这些举动,想来怕是和苹果有一定关系。
那么,究竟是什么,可以让苹果引发移动支付行业的革命,可以让其他的厂商们望而生畏产生退意?在我们看来,主要有4点。
第一,速度。iPhone 6此次使用了内置近场通信技术NFC,这项技术的支持者认为,在特制读卡器上操控智能手机,应该比掏出信用卡、刷卡然后签收字据的流程速度更快。并且,Apple Pay的体验的确足够流畅,对用户而言会是一个非常酷的体验流程。
第二,伙伴。没有移动支付客户,商家可能没有动力支持“触碰式付费”。而只有商家接受了“触碰式付费”方式,客户才会使用移动支付。苹果已经宣布,其诸多合作伙伴将接受Apple Pay,比如麦当劳等。此外,打车应用Uber与网上订餐平台OpenTable也将接受Apple Pay付费方式。并且,苹果还控制着新支付系统的软件和硬件设施,这意味着:其可以为移动支付系统制造所有必要适配器的智能手机。
第三,数据。只有信用卡或借记卡号码被集成到一个设备上后,移动支付才能运行起来。而苹果在推出iTunes初期,就已经开始收集用户的信用卡号码。那些在苹果网店上使用信用卡的数百万用户,可以立即使用Apple Pay支付系统。
第四,安全。过去的一段时间因“好莱坞艳照门”事件,苹果在安全方面一度遭到质疑,但许多安全专家将此归咎于苹果iCloud服务存在漏洞,而非iPhone不够安全。而且,最新iPhone 6拥有Touch ID传感器,要求指纹验证才能登录。此外,设备上有加密的设备账号,每次交易都需要与DAN绑定的唯一号码授权。
最后值得一说的是,虽然苹果没有抓住最正确的时间点,对移动支付的投入有些晚。但是,既然苹果加入了这场竞争,就不仅仅意味着传统的制卡供应商面临危机、挡在中间的信用卡机构与联盟受到威胁。对于这个巨头公司,发力让Apple Pay崛起是不用怀疑的。更何况,苹果还有更大的野心—形成从指纹、NFC智能终端、ibeacon,到银联组织,再到商铺的闭环系统来垄断市场。
不过,苹果进入移动支付的路也并不平坦。目前,进入移动支付领域的厂商包括PayPal、Google,以及Square和Stripe等创业公司,实力都不可小觑。苹果能否真正点燃Apple Pay这颗重磅炸弹的引信,目前还无法确定。
Apple Pay强势来袭,中国市场如何应对
苹果曾表示,公司截至2013年总计拥有5.75亿个iTunes账户,其中大多数账户都绑定了信用卡,也就是说这5亿余绑卡用户全部是Apple Pay的潜在用户。Apple Pay虽是姗姗来迟,却一出世就成为移动支付领域的种子选手。不过,在美国市场掀起滔天巨浪的Apple Pay,是否也能撼动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的格局?
说到移动支付,作为中国人首先想到的是支付宝、微信支付和中国银联。而且中国银联于2011年时还推出了“闪付”功能,并在全国铺设支持闪付功能的POS终端;另一边,《支付宝钱包》8.0版本也已经加入了NFC支付,而《微信》方面,据悉也有类似的项目。可以看出,中国支付大鳄已将开始驻扎NFC支付领域。所以说,苹果Apple Pay想在中国“恣意妄为”,必然会受到这三大巨头的阻挠。除此之外,Apple Pay在中国市场很难壮大,还有三个客观原因。
首先,尽管NFC在技术上已经成熟,但由于牵涉金融以及商业通讯行业产业链上的多重因素,所以手机、POS机产业链却始终难以打通。用户如果想用NFC支付,首先需要购买一个支持NFC功能的手机,然后去当地运营商营业厅更换支持NFC模块的SIM卡,下载和安装“手机钱包”,再用“手机钱包”绑定相应业务卡,才能具备“刷手机”的资格,而且只限于在支持NFC业务的场所去消费。
这样的申请过程繁琐,且目前支持机型、银行卡和业务场景又少,系统不兼容的矛盾在运营商、银行、公交系统中普遍存在。显然,不会有太多消费者有意愿去尝试NFC支付。
其次,在世界范围内,成功的近场支付成功案例也非常少,Apple Pay也具有局限性。特别是在中国市场,NFC支付的商业模式还不成熟,贯穿于多个商家、企业和银行的支付模式仍处于探索中。同时,4G商业模式推出的时间较短,如何处理好产业链条移动运营商、合作商户与合作银行等主体的利益分配问题是苹果手机面临的挑战之一。
最后,目前iPhone 6仅从硬件上具备了NFC近场支付功能,仍需要与各国的本土的银行、银联等金融机构进行洽谈,以及与本地的通信运营商之间达成协议。这一过程将支出大量的人工和资金成本,同时推广过程涉及到各方利益的博弈,使手机支付推广的难度加大。
总之,目前苹果Apple Pay的体验效果仍待观察,消费者习惯能否改变仍待观望。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虽然苹果Apple Pay未必会在中国颠覆江山,但至少可以对中国移动支付市场NFC领域带来不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