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耕层可持续增产的“水稻粉垄生态高效栽培法”
2014-04-29韦本辉
摘要 从自然资源友好高效利用、降低生产成本和建设高标准农田出发,对现行“良种+肥料等投入型”的水稻生产方式提出改革理念,结合粉垄技术研究的现有基础,提出“水稻粉垄生态高效栽培法”,即采用粉垄深旋耕技术翻倍深松稻田耕作层,由常规耕作的13~15 cm粉垄增厚至26~28 cm,并在回水软土后,实行不耙动土壤的原生态抛秧移栽或直播种植水稻,以天然降水灌溉为主、人工灌溉为辅,保持原田水、肥、土不外流。试验表明,采用水稻粉垄生态高效栽培法,能在化肥减施10%以上、人工劳作减少10%以上的条件下,达到增产、增益20%以上的效果;“水稻粉垄生态高效栽培法”粉垄耕作1次,此后利用构建的粉垄耕作层实行免耕或轻耕,保持粉垄土壤原生态状态,可达到多年持续稳产、增产和节耕、节能、节水、省工、环保的目的。
关键词 粉垄;耕层重建;高标准农田;生态栽培;持续增产20%;水稻
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2-07345-03
基金项目广西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2014YZ07);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1405)。
作者简介韦本辉(1954-),男,广西北流人,研究员,从事粉垄耕作栽培和薯类作物研究。
收稿日期20140630水稻的进一步稳产增产和降低生产成本,为人类提供更多优质粮食,除了选用良种之外,根本出路在于建设高标准农田,重新构建适于水稻壮根健株的深厚耕作层,盘活土壤资源和有效利用天然降水,利用土壤中的原生养分及增加其含氧量(犁底层之上土壤通氧机制或管道要通畅),以及田间农艺管理由“繁”变“简”。
笔者发明的粉垄技术应用于水稻栽培,可助力于这一问题的解决[1-2]。粉垄深度22 cm耕作一次(土壤耙动后水稻移栽),当季(造)增产20%左右,此后按传统免耕或轻耕耕种,至第6季其耕层松土仍保持22 cm左右(比传统13 cm增厚9 cm),稻田土壤总养分含量增加25%以上,增产率在18%以上。2014年,对粉垄深度和土壤耙动重新作了调整。在广西南宁,稻田粉垄深度加深至28 cm,回水软土后实行原生态(不耙动土壤)抛秧移栽或直播种植水稻,禾苗生长比此前粉垄22 cm左右并耙动土壤的栽培模式,更早生快发、植株更壮旺、增产增效潜力更大,这与水稻生长期间,稻田土壤一直保持良好原生态状态的含氧量大幅增加有关(测定粉垄后5 cm和10 cm 2个土层的氧化还原电位数值,分别比传统耕作高出5倍和3倍以上),可能实现了以“氧”带动土壤中各种自然资源的综合有效利用所致;湖南省沅江县、隆回县2个示范点,粉垄深度在28 cm左右,按原生态模式栽培,禾苗生长也表现早生快发、植株特别壮旺,都有望获得更理想的增产效果。显然,粉垄原生态模式栽培更具增产、增效潜能。依据近几年对水稻粉垄栽培的研究与实践,可以断定,“水稻粉垄生态高效栽培法” (又称水稻“懒人型”种植法)将有增产(增益)20%以上效果,且可持续性发展,它将是水稻栽培发展新方向,可使水稻生产走上一条既保障增产、提质,又省工、环保的“生态、简约、高效”发展之路。
1 改革现行高耗人工、水肥的水稻生产方式势在必行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生产上,有水栽、旱栽和直播等种植方式。其中,历史长期沿袭下来的浆耕水栽生产方式最为广泛,种植水稻,需要历经稻田翻耕、浆耙的耕作,到大量使用人工灌溉、施肥等复杂管理程序,需要投入的生产成本也相对较高。尤其在耕作和水分管理上,首先需对稻田进行灌水,在有水层的条件下,进行两犁三耙后方能插秧移栽;之后,要深水回青,浅水分蘖,分蘖期还要作浅水灌溉,作人工耘田(是一个打破田面表土溶氧和除草的过程);中期,要排水晒田;后期要回水抽穗到成熟,整个水稻生产过程繁杂而人工成本高。这一传统水稻栽培技术,其增产潜力空间变小,单产难以进一步提升。这种技术,大量耗水、耗肥、耗工,可称之为“高耗人工和水肥”的水稻栽培技术(或称之为“常规栽培技术”)。
笔者接触和研究水稻栽培技术已有40余年,深感传统犁耙浆耕条件下沿袭下来的水稻“常规栽培技术”,不但费工费时费水,而且已很不适应良种高产潜力的进一步发挥,应当加以改革和更替,其原因如下。
(1)常规栽培技术下稻田耕作层浅溥。在拖拉机旋耕条件下,耕层10~16 cm(多数在13 cm左右),稻田土壤松土量和原生养分严重不足,满足不了杂交水稻等良种对土壤环境的需求。
(2)常规栽培技术下肥料浪费过多。稻田基肥是整田前或者在拖拉机旋耕整田时施放,拖拉机旋耕整田又是在灌水满田条件下进行的,在此浆耕过程中,稻田内的泥浆和肥分容易外流,加上插秧前后的串灌漫灌,水、土、肥等流失严重,既减低了稻田土壤肥力,又易造成江河淤泥和水体污染,不利于环保。
(3)常规栽培技术下土壤容易板结。水稻浆耕栽培,土壤容易粘结、板结,土壤容重大,土壤含氧量少,土壤中的好气性微生物活动受阻,严重影响水稻根系的发达生长,且多表现根系褐黄色,进而影响植株长高和光合效率。
(4)常规栽培技术费工、费水、费药。稻田耕层浅耕,季季耕作;秧苗返青后长时间的漫灌、串灌;由于营养供应容易有失平衡协调,水稻植株生长易遭受病虫害,农药用量相对较多;田间管理人工相对较多。因此,生产成本较高。
(5)常规栽培技术影响生态。传统水稻栽培,长期处于水淹条件,加上土壤板结,容易产生甲烷等温室气体,影响生态。
可见,推动水稻生产由传统“良种+肥料等投入型”转变为“良种+自然资源友好利用型”的由“繁”化“简”方向发展,以撬动稻田深层土壤带动天然降水和土壤溶氧等高效利用自然资源,促进水稻产量大幅提高和品质改善为核心,兼顾省工、省水、省肥之效,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