冕宁县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对策
2014-04-29刘雪峰贾生勇邓天钦
刘雪峰 贾生勇 邓天钦
[摘 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实现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永续发展。冕宁地处长江中上游,是安宁河的发源地,生态区位优势突出,搞好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意义十分重大。本文立足冕宁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现状,探讨发展对策。
[关键词] 林业 生态 文明 建设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5-0086-02
一、林业生态文明发展的基础
冕宁是一个林业大县,林业用地面积490.15万亩,其中:有林地314.83万亩(其中天然林216.56万亩),活立木总蓄积2113.46万m3。动植物资源丰富,全县(已知)乔木、灌木及木质藤本植物共计269科,965属,2258种,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大熊猫等9种,二级保护动物有小熊猫等38种。近年来,我县大力发展现代林业,夯实了生态文明发展基础,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6.7%,城镇绿化率达73%。
二、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基础
1.依托“两大工程”,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依托天保、退耕还林“两大工程”建设,全面实行造、管、封并举,累计新增森林面积18.02万亩,林业行政案件查处率达95%以上,森林刑事案件查处率达100%,森林防火连续30年达到省州控制指标,森林病虫害监测率达92%以上,检疫率达95%,防治率达100%,森林资源增长迅速,森林覆蓋率从上个经理期的45.7%上升到55%,净增9.3个百分点。
2.立足冕宁实际,林业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全县特色经济林基地达28.51万亩,其中:花椒基地已达10.0万亩,青花椒0.95万亩,核桃基地17.0万亩,板栗基地0.55万亩;林药林化原料林基地1万亩,以桤木、云南松、华山松为重点的速丰林基地达到10万亩,具有林产品加工企业20余户,涉及木竹加工、林药林化、森林食品等多个领域。年产核桃、板栗类干果330多万公斤,花椒类调香料254.18万公斤,森林食品550吨,2012年实现林业产值3.5亿元。
3.建设生态家园,城乡绿化取得长足发展
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实施完成了白灵路、107省道泸沽-马尿河、1000亩红军纪念林、森荣乡牦牛坪稀土矿区植被恢复402亩、县城城区、红军文化广场、安宁河城厢段两岸、回坪乡横路村现代烟草农业示范村、复兴镇建设村、漫水湾西河村、城厢镇茶药村、彝海勒帕村灾后重建等造林绿化,从而使全县的绿化覆盖率达73.3%,被四川省绿化委员会授予“四川省绿化模范县”荣誉称号。生态质量逐步提升,美丽凸现,为美丽富饶文明和谐新冕宁奠定了一定基础。
4.突出队伍建设,科技兴林得到增强。
现有林业职工305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2人,工程师38人,初级技术人员95人,占职工总数的46.6%。技术力量雄厚,是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坚强力量,也是科技兴林的重要保证, 先后开展的《花椒新品种—灵山正路椒选育》、《核桃新品种—冕宁紫瓤1号选育及扩繁研究》研究,均获凉山州科技进步三等奖;灵山正路椒在凉山第二届农产品博览会评比中获第一名。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局部地方生态脆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全县仍有近20万亩坡耕地需通过退耕还林得到治理,尚有干旱、干热的荒山荒坡近10万亩需造林绿化,有石漠化、荒漠化土地18.95万亩需要治理。主要原因是困难立地条件下营造林面积小,技术难度大,成本高,立项难,无专项投入。
2.树种单一,林分结构不合理。现有林分中,针叶林多、阔叶林少,纯林多、混交林少。针叶林主要以云南松、华山松为主,低次林多、优质林分少,综合抗火和抗病虫灾害能力较差,而且分布极不合理。由于冕宁冕宁地处横断山东部边缘,是川西北高原与川西山地的过渡地带,海拔高差达3969米,山脉起伏,河流纵横,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暖春旱,夏季凉爽,雨热同季,干湿季十分明显。加之规划不科学,实施中又不重视营造混交林所致。
3.龙头企业小少散,林业产业化程度低。林业产值在全县GDP中的比重较低,“大资源,小产业”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龙头企业少,且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不强。由于林业产业发展起步迟,生产周期长,一次性投入大,林农发展规模小,只能加工初级产品,不能满足深加工企业的需求。
4.科技成果转化低,管理体制需要创新。重点林区道路等基础设施滞后,经营管理难度大;林业产业服务体系建设不够完善,科技支撑体系不完备;林农素质不高,文化程度较低,观念落后,科技推广缓慢。
四、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我县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土地资源丰富、光热条件优越、森林多样性及森林旅游资源富集等独特优势,我们要以发展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作为总攻方向,致力于增加绿色总量、治理沙化土地、保护森林资源、湿地生态和生物多样性,重点打造“三山两水”,统筹城乡绿化一体化,实现因林而绿、因林而美、因林而富。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立足生态,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高寒山区,重点抓好森林资源的保护培育、荒山荒地造林、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道路边坡生态修复、低效林改造、生态移民绿化以及退耕还林,提高区域森林覆盖率和林分质量,凸显“文明、和谐”的主题。
2.做强产业,实现生态建设与富民增收相统一
二半山区按照“构屏障、建基地、兴产业、促增收”的新时期林业发展思路,形成“一乡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连村成业”的发展格局,建设绿色生态产业发展基地,把林业生态建设与森林景观建设和脱贫解困有机结合,实现绿山富民。
3.城乡绿化,做到生态家园与新农村建设结合
平坝河谷区突出城乡绿化一体化,按照城市园林化、城郊森林化、道路水系林网化、村镇花园化的基本要求,有机结合新农村建设,实现“点上成景、线上成荫、面上成林、环上成带”的目标。展示“天人合一、城乡一体”的生态文化。
4.依法治林,强化现有森林资源管理
要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健全林业执法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林地、林木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实施依法治火,强化野外火源管理,把森林火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和检疫执法,以保持生物多样性,达到“有虫不成灾”的目的。
5.科技兴林,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力争在困难立地造林技术、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品质提质增效、良种选育技术等研究领域取得突破;筛选一批技术成熟、适应面广、效益高的科技成果,通过组装配套优化集成,加以重点推广应用;实施人才强林,采取培训人才、吸引人才、激励人才成长等措施,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林业科技队伍。
作者简介:刘雪峰,男,(1973.3-),专科毕业文化,冕宁县河东林业站,林业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技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