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经济3.0
2014-04-29孙亚飞
孙亚飞
近来出现了一种颇为奇怪的现象,一些平时不怎么瞧得上电影这种大众艺术的人群居然在社交网络与即时通讯工具上推荐起电影来了,他们多是有受过良好教育的理工科背景,有点像《生活大爆炸》里的四位主人公,而他们推荐的都是同一部电影《星际穿越》——一部将“黑洞”话题炒得火热的科幻片。
称呼这么一群人,通常可以用一个词语:极客,译自美语中的Geek一词,基本特征是对技术有超乎常人的狂热,生活习惯却有些怪异。《星际穿越》能够打动极客们的心,并不同于一般电影的明星效应,因为翻开他们的点评,安妮·海瑟薇的演技如何并不重要,焦点是那个黑洞的形状,还有黑板上的那个公式等等;用一般影迷的话来说,极客们观影时关注的都是些奇奇怪怪的重点。
作为大众传播,电影讨好极客群体并不是件轻松的事,必须在技术方面细心布置,投其所好。不过,一旦成功地把他们诱入影院,并让他们在两个小时里没有体会失望,产生的效应也是非常显著。果然,电影播出之后,天体物理的话题大热,与之相关的产品如图书销量也是猛增,这种现象可谓是一种极客经济,有别于通常电影艺术的粉丝经济模式。
极客这一群体其实不是当下才出现,17世纪后西方国家的贵族科学家们其实就是那个时代的极客,诸如牛顿、拉瓦锡等人。他们也是科学明星,成名就可以为他们赢来庞大的资源,可见彼时,极客经济其实也是一种粉丝经济,可看作极客经济的1.0模式。到了19世纪,极客们开始了自主创业,诸如贝尔、爱迪生们;这样的风气直到现代依然保持,远有乔布斯,近有扎克伯格,这种将技术直接变现的模式可以看作是极客2.0经济。随着技术创新的门槛越来越高,技术革新越来越倚重庞大团队,几个人就搞出一套新体系的机会明显降低,极客经济模式也在面临升级。
在《星际穿越》这样的案例中,我们发现不同于以往的一种极客生态圈——作为观影人,他们不是名声在外的科学家,但对身边人的影响力并不比明星于粉丝的影响力弱;他们不一定能够创立属于自己的产业,但其价值却不能被忽视,可谓是极客经济的3.0时代;而这种模式,与如今去中心化的网络社交特征刚好同步发生,不难想象,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与这一模式息息相关。
当信息化程度较低时,明星的曝光渠道有限,含金量也就会更高。但如今信息的获取成本越来越低,就算某明星在大洋彼岸的全美音乐盛典AMA获奖了,也可能在两个小时后就被揭穿内幕,明星光环的亮化速度变快,但黯淡速度更快,明星对粉丝的号召力不断降低,粉丝经济的基础也在随之发生动摇。前不久,并不熟悉手机行业的大V老罗下海生产了一款“锤子”手机,依靠粉丝们的情怀,着实火了一阵子;然而潮水退去之后,本身不具优势的产品立刻遭遇了滑铁卢,这或许正是对粉丝经济的一种嘲弄。
与此同时,3.0时代的极客经济模式却正在萌芽,主人公或许没有站在舞台中央的特质,仅有的只是一点创意,但潜力却不容小觑:有开发专业用途App的,比如北京最新地铁票价体系计算App,推广平台也许只是朋友圈,却也值得肯定;有开发3D打印机的,价格低廉且能够DIY,吸引力的范围固然有限,却迫使一些巨头生产厂家价格松动;网罗大批极客的果壳团队或许更为典型,他们设计的智能空气净化器具备自我学习功能,可根据外界雾霾的实际情况调整策略,很明显也是迎合了极客们的口味。
手机行业早已是一片血战的红海,智能手机的玩家们实在没有什么理由去体验一款并无突出创意的产品,于是锤子手机只能打情怀牌,市场营销很大程度上依赖的是老罗的号召力。但放大到智能电子行业来说,总体而言却还是一片蓝海,只要产品足够好玩,有创意,就一定会有一些爱玩的极客们去尝试。他们都不是像明星那样的中心,但他们每个人却都是中心,因为他们的体验感受就是对产品最好的宣传,过去这种模式的传播速度慢,但在移动互联时代却已不再是问题——这便是极客3.0经济的精髓。
就连电影这种高度依赖明星带动粉丝的产品都已出现转型的成功案例,那么其他产品还有什么理由不重视这样的新模式呢——弱化明星的广告效应,借助新型社交平台的去中心、多中心特点,将产品的创意做足,自会有一大波极客们免费帮忙进行市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