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令状”下的官员态度

2014-04-29

凤凰资讯报 2014年10期
关键词:王文涛军令状张庆伟

春节前后,全国各省市“两会”密集召开,面对外界的期待与质疑,一些官员频频撂出“狠话”,纷纷立下“军令状”。如河北省长张庆伟宣称“钢铁产能新增一吨就地免职”;北京市长王安顺称治不好空气污染“提头来见”;南昌市委书记王文涛面对城建乱象,保证“我会干掉它”……口气越来越大,江湖味儿也越来越浓。

记者梳理发现,立“军令状”并非新生事物。过去“军令状”更多被当成面向公众的政治动员。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如今“军令状”的内涵逐渐转变,成了官员自我施压,体现其担当的证明。官员立下“军令状”,意味着需要承担更大的责任,这样的压力也会逐级传导。

不过,“军令状”虽历来有之,可不一定总经得起推敲。有的为了急于立功,谋取政绩,这被戏称“只讲态度,不讲科学”。

有一种说法是,领导决心下得越大,说明外界的关注度越高,也说明形势已经十分严峻。如去年初,数十城市均与国务院签订房价调控目标责任书,但结果却并不如意。面对舆论质询,多地政府绝口不提“违约”情况,不久后,又开始立新一年的“军令状”了。

当媒体翻出当初的白纸黑字时,却大跌眼镜。这些“军令状”中,并未说明完不成调控目标,会受到哪些处罚。有人不禁感叹,被政府的精明给“摆了一道”。惩罚条款和问责的缺失,也损害了政府公信力及形象。

不过,现实政治生态下,那些敢于“立军令状”的官员还是应被点赞。毕竟相对于森严官腔,“军令状”可以更直接体现出官员态度、传播官方声音,讓民众更快了解行政问责的逻辑。摘自《农村大众》

猜你喜欢

王文涛军令状张庆伟
吃出惊吓
放屁能手
坚决落实耕地保护“军令状” 牢牢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
张庆伟在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强调 集中力量集成举措集聚动能 推动改革开放迈出更大步伐
我省代表团召开全体会议 推选张庆伟为代表团团长 王文涛等为副团长
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在哈召开 张庆伟主持 王文涛作政府工作报告 黄建盛等出席
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闭会 张庆伟出席会议 王文涛作任兔职议案说明
我校举行2017年秋季开学典礼王文涛出席并讲话
一份扶贫军令状
既立军令状就该“违者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