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
2014-04-29张筱蔓
张筱蔓
【摘要】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的方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方法 通过对64例患者进行充分术前准备,术后采取积极有效得护理,预防并发症。结果64例患者全部预期治愈出院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论对高龄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204-02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用人工髋关节假体来替换有病变的髋关节。其目的是缓解疼痛、矫正畸形、恢复和改善关节的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我院骨科5年来对64例高龄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及护理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男29例,女37例,65~70岁35例,71~80 岁16例,93岁1例。其中股骨颈骨折4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5例,股骨头坏死11例。本组病例均顺利通过手术,无并发症发生,全部治愈出院。术后随访时间3~18个月,52例能正常生活,12例扶助行架活动,均能部分生活自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护理时要以人为本,关心体贴患者,主动与患者交流,积极与患者沟通,减轻其心理负担,医护人员向患者介绍手术方法及相同手术的成功病例,消除其对疾病的紧张心理,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使患者术前心理状况达到有利于手术的最佳状态。
2.1.2 健康指导①指导床上使用便器,以适应特殊体位的需要;②鼓励患者戒烟,指导深呼吸及正确咳嗽、咳痰,预防肺部感染;③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告知术后早期康复锻炼的重要性;④入院次日至术前日,指导患者行功能锻炼,如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活动;⑤做好上肢肌力练习,锻炼上肢力量,使患者术后能较好的使用拐杖。
2.1.3 全面的身体检查 充分了解患者内脏器官( 主要是心、肝、肺、肾) 的功能,各项化验指标及双髋关节的各方位活动度、双下肢长短、肌力、周径的对比,借助仪器及设备取得可靠数据,从而论证手术的可行性及方法。若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者,请相关专科会诊,严格掌握手术可行性。
2.1.4 饮食指导适当给予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高钙、低脂肪易消化饮食。对纳差的患者,采用静脉补充营养的方法来改善全身状况,针对各种并存病做好有效的控制预防措施。
2. 2 术后护理
2.2.1 病室环境管理定时通风换气,减少探视陪护,以含氯消毒剂擦拭病室物体表面。
2.2.2 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观察伤口出血情况,伤口引流液的性质、量、颜色的变化。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如渗血、引流血性液短时间内过多,应考虑切口内有活动性出血,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每24h更换引流袋,更换时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一般术后48h拔除引流管,其引流量24h少于30~50 ml即可拔出负压引流管。[2]观察患肢肿胀程度,皮肤充盈度及静脉回流情况。
2.2.3体位护理术后取平卧位,患肢用软枕抬高15°~20°外展15°~30°或中立位,翻身及搬运时下肢保持外展中立位;两大腿之间可放置软枕,也可行皮肤牵引或穿“丁”字鞋,保持中立位,严格做到“三防”,一防过度屈曲和伸直,二防外旋,三防内收,目的是防止髋关节脱位。
2.3 预防并发症护理
2.3.1切口感染:术后伤口的护理:观察切口处敷料的渗出情况,包扎是否完好,若伤口渗血较多,敷料浸湿,应及时给予更换,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和负压状态,防止引流管受压、扭曲或凝血块阻塞,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污染。
2.3.2 预防下肢深静脉栓塞 高龄、肥胖、心功能不全、长期制动等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再者老龄化,感觉器官功能减退,对于温度、压力、疼痛的感受力减弱。[3]本组64例高龄患者,术前多因为髋、膝关节的病损,下肢活动明显减少,术后切口疼痛等使下肢活动明显受限,以上因素均使下肢血液处于相对缓滞状态。对此,术后应认真听取患者主诉,对比观察下肢肤色、温度、肿胀程度和感觉,测量下肢同一平面的周径。鼓励患者第2 天开始作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及踝泵运动,促进血液循环,病情許可,可及早下床活动。
2.3.3 预防压疮 加强营养,保持皮肤清洁及床单平整,严格床边交接班,必要时使用气垫床,做好防压疮护理。
2.3.4 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指导患者多饮温开水,无心、肺、肾功能并发症时饮水量可给予1300~1500ml/d,观察尿的颜色,维持24h尿量在2000ml左右。
2.3.5脱位:脱位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常见并发症,多由于术后回病房将病人移上床搬运时未将病人整个髋关节托起,患肢未置外展中立位,术后三周翻身时操作不当引起。术后患肢行皮牵引或穿丁字鞋,保持外展中立位。做各种操作和护理时,应将整个髋关节托起,不可单纯牵拉患肢,防止屈髋、内收内旋位。
2.3.6预防坠积性肺炎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及扩胸运动,协助定时翻身,配合叩背排痰。
2.4 功能练习 功能练习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①麻醉消失后,即可开始踝关节的主动背伸和跖屈活动;②术后1~2d指导患者进行患肢肌肉等长收缩练习,能促患肢血液循环,防止关节僵硬。主要包括腓肠肌训练、股四头肌训练、股二头肌训练;③术后第3天可利用固定手及健侧肢体抬高上身及臀部,指导患者进行患肢直腿抬高训练及髋膝屈伸训练;④术后第4-6天,患者生命体征稳,可遵医嘱在床边坐起,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髋关节屈曲不超过90°;⑤术后第7~8天,可借助助行器进行踏步习,患肢不负重或轻度负重,且以躺、站或行走为主,尽量缩短坐位时间。
2.5 出院指导
THA因恢复期较长,自行康复护理很重要。术后6周应做到“六不要”:不要交叉双腿、不卧患侧、不坐沙发矮凳、坐立时不前倾、不弯腰拾东西、不在床上屈膝而坐。扶拐行走1~2个月后逐渐去拐,半年内忌负重、急速行走、跑步等。合理调节饮食,避免过度肥胖。出现髋关节任何异常情况,均应及时去医院复查,尤其在术后1、 3 、6 个月、1 年时。
小结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是解除髋关节疾病患者的病痛,纠正畸形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而积极有效的康复护理是能否恢复髋关节功能的关键。护理人员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不同患者、不同时期做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和指导,才能保证全髋关节置换的成功。
参考文献:
[1]徐卫东,毕霞,裴复福兴,等. 人工关节与康复.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6,1
[2]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 实用骨科学.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
[3]王世俊. 老年护理学.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 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