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上的古镇
2014-04-29沈海滨
沈海滨
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和西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茶马古道分川藏、滇藏两路,茶、马,指的是贩茶换马。川藏茶马古道东起雅州边茶产地雅安,经打箭炉(今康定),西至西藏拉萨,最后通到不丹、尼泊尔和印度,直到西亚、西非红海海岸。全长近4000公里,已有1300多年历史,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是古代西藏和内地联系必不可少的桥梁和纽带。前不久,笔者踏上茶马古道,充分领略了这条千年古道各个驿站古镇风采。
望鱼古镇
望鱼古镇是昔日茶马古道进出成都的重要驿站。因为主要建筑坐落在一个突兀于山腰的巨石上,巨石形似一只守望着周公河游鱼的猫而得名。当我弃车拾级而上、登上这百多级的台阶时,不禁惊叹望鱼古镇的奇特了。原来新旧就在这方寸之间和谐共生,错落有致,丝毫没有混杂凌乱的感觉。古镇很小,小得一支烟的工夫便可从头走到尾。街道两侧都是极为平常的民居,清一色的老式木结构吊脚楼,小青瓦木板房,甚少用石料,屋顶一律是黑色的瓦片。同所有的古村一样,细节的精美无处不在,木制的窗花都是各种动物形象,用作支撑梁柱的石礅有四面的、八面的,每一面都雕刻有饰品。
雨城气候多雨潮湿,岁月的痕迹连同那些青苔布满了各个角落,幽暗的绿色占据着视野。青石铺就的老街和已经倾斜了的房梁都无语地述说着古镇的历史。石板上先民脚步踏出的凹槽和挂在房檐下的草鞋,把古镇的艰辛从远古延续到今天。小小的望鱼古镇是一段正在消失的历史碎片,那些挂在房檐下的大红灯笼显得十分矫情,无法掩盖古镇的衰败、还原古镇昔时的喧哗。
沙溪古镇
沙溪可追溯到24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唐宋时期,南诏、大理国在西南地区兴起,并成为当时唐朝和吐蕃的缓冲地段,也是连接强者之间的纽带,更是沟通两者经济、文化交往的主要途经地之一。沙溪作为当时古道上的一个古镇,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也许是上苍对沙溪情有独钟,唐代以后,与沙溪坝一山之隔,位于沙溪西部的弥沙发掘了盐井,古称傍弥潜井。沙溪是离盐井最近的茶马古道集市,古镇的贸易也随之加入新的内容——盐。盐井的开采,犹如锦上添花,为沙溪的发展推波助澜,古镇作为离盐井最近的茶马古道集市,一跃成为茶马古道的盐都,成为西藏、滇西北地区食盐供给的集散地。
这个曾经繁荣的古镇能够得以幸存至今,是因为它被新时代的大马路抛弃了或者说绕过了。当滇藏茶马古道上许多马帮文化遗迹都被时间抹去的时候,它却因为偏僻和闭塞而默默无闻地存在着。与丽江、大理相比,它现在是小了许多,更落后了许多,但它比束河更为单纯宁静,在历史的长河中,它的存在丝毫不逊色于茶马古道上的其他遗迹。
束河古镇
束河在纳西古语中称“绍坞”,又叫龙泉村,是茶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镇。走在束河街上,眼前之景与我想象的有些不同。不宽的石板路倒也清幽古朴,但小街道路两侧的房屋虽然是当地的老式建筑,一眼看去却全是商铺,有些还挂上了稀稀拉拉的红色灯笼。
街旁小吃摊摊主对我热情指路:这一条是通往新村的,那儿都是镇上人盖的新房子,若不想看那就往上走,到了山脚下,才是古屋。据此向前,拐过两个弯道,眼前出现了新的景象。踏上昔日木氏土司设计的石砌青龙古桥(烟柳平桥),放眼望去,只见青石灰瓦的纳西风格民舍筑于青龙河水波之中,恍然间,不觉忘却这是在海拔2400多米的云贵高原,而似是置身于俏雅江南的鱼米水乡。从这里开始,算是束河村真正的古城。沿溪向北而行,就看到龙泉山下古树参天,水流源头,一池日夜涌泉的晶莹碧水,汇成了九鼎龙潭。远处,玉龙雪山倒映其中,清亮潭水中,鱼儿成群漫舞游弋,小湖旁便是北泉寺。龙潭上端建有一座寺庙,名叫“三圣宫”,供奉着皮匠祖师孙膑,足见当年皮毛加工贸易产业之兴盛。东楼楼基直接入水,几面都有回廊,供游人凭栏远眺。但院子里却是荒草萋萋,似乎没有人专门管理。转眼远望,西山上的片片漆树已经泛红,令人赏心悦目,那就是“西山红叶”一景。往上走为聚宝山,我则顺着山边道路向西南游览。沿途是趋于古朴的原生态自然旧貌:高低不平的石板道或窄窄的碎石混土路,经年历久的木椽农舍,绿草野花在屋边墙角蓬蓬而生,路旁农家菜田被南瓜秧、辣椒枝、青菜叶切割得片片畦畦,三五芦花草鸡悠闲踱步啄食,显现出一派纳西田园牧歌的生活实貌。
和顺古镇
沿着西南丝绸古道,翻过巍峨的高黎贡山,就走进了和顺古镇。成千幢特色民居依山傍水,鳞次栉比,举手投足之间便可触摸到斑驳的岁月和丰厚的文化气息。无论是谁都会由衷地慨叹——这里竟然藏匿着一个如此辉煌的村落。和顺镇位于云南省腾冲县城西南四公里处,四面火山环绕,山上名木古树郁郁葱葱,涛声阵阵;蜿蜒的大盈江水白练般镶嵌在广袤的稻浪、黄花之间,静谧而又耀眼;一泓绕村碧水,鱼翔浅底,河畔古柳如烟;湿地、龙潭、峡谷,鹭鸶、野鸭、老牛,梅花、茶花、稻花,活现了恬静的世外桃源。600多年来,中原文化为主流的和顺,兼收并蓄,成为了中华文明与南亚、西方交融的窗口。
和顺古名阳温暾,因境内有一条小河绕村而过,更名“河顺”,后取“士和民顺”之意,雅化为和顺乡。全镇住宅从东到西环山而建,渐次递升,绵延两三公里。一座座古刹、祠堂、明清古建疏疏落落围绕着这块小坝子。乡前一马平川,清溪绕村,垂柳拂岸,夏荷映日,金桂飘香。这里可以领略到徽派建筑粉墙黛瓦的神韵,可以欣赏到江南古镇小桥流水的倩影,也可以寻觅到西方建筑、南亚建筑的元素。寸氏宗祠的南亚风格大门、艾思奇故居的欧式窗户、“弯楼子”民居的英国铁艺,都与四合五天井、三房一照壁这样的云南古民居珠联璧合地融为一体。洗衣亭、大月台、总大门等古建筑在全国古镇中独具特色。
盐井古镇 地处西藏芒康县和云南德钦县接壤之地的盐井古镇,是茶马古道进入西藏的第一站。独特的地理位置让它成为古道上的一座重镇。盐井是西藏一个神奇的地方,历史上是吐蕃通往南诏的要道,也是滇茶运往西藏的必经之路。盐井盐田这道人文景观现在是茶马古道上唯一留存的人工原始晒盐风景。盐井也是西藏迄今唯一有天主教教堂和信徒的地方。纳西族的东巴教、藏族的藏传佛教和19世纪传人的天主教文化,和谐地共存在这个横断山的峡谷古镇里。
盐井山高谷深,沿江两岸三叠纪红色沙砾层有盐泉,其含盐量高达30.7克/升。当地盐民将泉口扩大,就地势在泉口上层修建高1.8~2米的方形平顶木棚,顶盖10厘米厚的不透水红黏土层,四周略高,用以晒盐。将盐泉水提至盐田,经3~5天盐水自然蒸发,析出盐分,即为“藏巴盐”。盐业是盐井乡的主要经济来源,井口和盐田分布在境内澜沧江两岸。当地的纳西族女子用长圆形木桶从江边的盐井内将盐水一桶桶背出,然后倒于一块块晒盐田之中。一两天后,井盐便在峡谷暴烈的阳光和强风暴晒下成为固体状盐。盐井是商品集散地,周边18个地方的人都来此地做买卖。因此,盐井被远近的人看作一个风水宝地。现在每天还有来自察瓦弄的大群马帮到此买货,每次来的马有100多匹。察瓦弄属于西藏察隅县,位于我国云南、西藏和缅甸、印度三角交叉地带,是茶马古道上著名的马帮繁盛之地。如今的盐井,纳西族、藏族以及其他民族和睦相处,东巴教、藏传佛教和天主教和平共处,成为一个多元文化汇聚而且和谐共存的福地。
丽江古镇
丽江古城原名叫大研镇,位于云南省西北部,距昆明市600余公里,它北依象山、金虹山,西枕狮子山,东南面临数十里的良田沃野。这片土地上,奇妙地分布着圣洁的雪山、汹涌的大江、险峻的峡谷、清澈的湖泊、宽阔的坝子……丽江古镇是我国古代有名的“南方丝绸之路”和“川滇藏茶马古道”的重要通道。藏族地区的毛纺织品、山货药材经过这里转销内地,而西双版纳、凤庆、下关等地的茶叶、日用百货,也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运往藏区。走进丽江古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大的、红色的雕有东巴教故事浮雕的城堡。从圆木搭成的古老城门进入古城,只见一条条街道依山顺水而建,四通八达,古朴自然,兼有水乡之容、山城之貌,融合了纳西、汉、白、彝、藏等多民族建筑的精华。虽说建城有800多年历史,经历过若干战争和自然灾害,但古城保存完好,是国内外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
位于古城中心的四方街是丽江古城的代表。这是一个大约4000平方米的梯形广场,它是滇西北地区的集贸和商业中心。丽江古城以四方街为中心,呈八卦形放射状延伸,并分出无数条街道,如蛛网交错,四通八达,形成沿街逐层外延的缜密而又开放的格局。古城街道均以五花石铺就,雨季不泥泞,旱季不飞尘,石上花纹图案自然雅致,质感细腻.色彩斑斓.别有韵味.与整个城市相得益彰。街道两边是鳞次栉比的商铺和人家,所有的房屋都是土木结构,与汉族的许多古城一样,以青砖小瓦建成,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古色古香。古城内仍然居住着6000多户居民,2.5万多人口,来丽江的中外游客接踵比肩,络绎不绝。
让我们感到惊奇的是,古城的每个街道中间都有一条青石砌成的河渠,纵横交错。山上的泉水汇聚到黑龙潭,再源源地流到沿街的渠道,终年不断。在渠道落差大的地方,还建有多个人工瀑布。河渠不仅为古城居民提供了生活用水,而且也为这座热带高原之城带来了湿润和凉爽。
丽江古城堪称是一座桥都。据介绍,古城的河渠上,飞架着354座桥梁,其密度为每平方公里93座,有廊桥、石拱桥、石板桥、木板桥等,较著名的有大石桥、锁翠桥、万千桥、马鞍桥、仁寿桥等。建于明朝的大石桥为众桥之首,从桥下的河水中,可以看到玉龙雪山的倒影,又叫映雪桥。桥下有潺潺的流水,水边杨柳垂丝,柳下小桥座座,可谓城依水存,水随城在,好一幅“家家溪水绕户转,户户垂柳赛江南”的“高原姑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