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入路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临床探讨
2014-04-29王和飞
王和飞
【摘要】目的:研究对比经椎旁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入路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传统与肌间隙入路的方法对我院的58名病人进行治疗。对比两种入路的VAS疼痛评分,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以及术后引流量。结果: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的各项指标均优于采用传统后正中入路的患者。结论:在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方面,相较于传统入路,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手术中的出血量,减轻了患者术后疼痛,减少了术后恢复的时间,减少了渗出。
【关键词】椎体骨折;后正中入路;椎旁入路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105-02
脊柱骨折是医院中常见的疾病,其中胸腰段椎体骨折的发生率占整个脊柱骨折的90%左右,是最常见的脊柱损伤。传统的手术治疗是后正中入路置入椎弓根螺钉,但它存在手术范围广泛,需要大面积剥离椎旁肌肉,从而造成椎旁肌缺血坏死以及形成肌肉瘢痕的问题,引发诸多的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痛苦[1],本研究采用了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置入椎弓根螺钉的方法,来与传统入路相对比,以探讨出更优的临床手术方式。
1 资料与方法
1.1患者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58名胸腰段椎体骨折的患者,将他们分为甲乙两组,甲组29人,其中男18名,女11名,平均年龄40.27+9.12岁,病因:坠落伤14例,交通事故伤10例,压伤5例,分型:压缩型19例,爆裂型10例;乙组29人,其中男20名,女9名,平均年龄38.38+11.27岁,病因:坠落伤16例,交通事故伤9例,压伤4例,分型:压缩型21例,爆裂型8例。二者两组基本信息比较没有大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甲组采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法,全身麻醉后以伤椎为中心取正中切口 ,逐层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寻找然后钝性分离多裂肌和最长肌之间的间隙,显露棘突、横突和关节突,以“人”字嵴,骨折椎上下邻椎为进针点置入固定椎弓根钉,再根据情况进行体位背伸复位,然后行器械撑开,沿生理弧度的连接钉棒纠正曲度,完成后检查器械无误后,逐层缝合切口。
乙组采用后正中入路法,全身麻醉后逐层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沿棘突两剥离椎旁肌,暴露椎板和小关节突、横突后侧,牵开两侧椎旁肌,选择进钉点置入椎弓根螺钉,完成后检查器械无误后,逐层缝合切口。、
1.3观察指标
對比两组的VAS疼痛评分,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以及术后引流量。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分析采用了SPSS 16.0 统计软件,采用卡方检验,P <0.05 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治疗以及一段时间的随访后,得到以下结果,甲组:术后7天平均VAS疼痛评分为3.4+1.7分,术中出血量100.4+33.6ml,手术时间58.2+17.2min,术后卧床时间42.7+5.9h,术后引流量28.8+13.7ml;乙组:术后7天平均VAS疼痛评分为6.8+2.5分,术中出血量310.7+72.5ml,手术时间77.8+19.3min,术后卧床时间85.7+10.1h,术后引流量270.3+60.2ml。二者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
3 讨论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带来繁忙交通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的交通事故,引发了很多外科疾病。胸腰椎骨折是外科常见疾病,常采用后正中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予以治疗,但此种方法会引起诸多并发症,以此导致的失败率据报道达到了40%[2]。这是因为后正入中路要广泛剥离椎旁的肌肉,这必然会导致肌肉周围血管与神经的损害,必然会出现手术时间长和术中大量出血的现象,导致椎旁肌肉的坏死以及形成瘢痕组织,从而出现腰背部疼痛等抵消手术效果并发症。
本研究采用的椎旁肌间隙入路的方法,步骤是沿后正中切开,在棘旁约一横指切开胸腰筋膜后,向深部沿着肌纤维间隙做钝性分离,直至触及关节突和横突,然后选定植入位置。在横突处及关节突处可见不同方向的肌纤维附着及关节突横突下方的穿支血管,相较于后正中路椎旁肌手术中,以上的血管容易遭到破坏,而选择从椎旁肌间隙入路则可以避免。由于该入路需进行皮下潜行分离,术中应尽可能保留皮下组织,以免严重影响皮肤血供,引起皮肤缺血坏死。以这样的操作从肌间隙入路就具有以下优点:第一,选择从多裂肌与最长肌之间的肌间隙入路,将椎弓根直接分离并且暴露,可以避免从起止点对多裂肌和棘肌进行剥离,从而减少剥离损伤神经、血管,减少手术出血量和使伤口很快愈合,能够较好的保证生理功能;第二,它对小关节突清楚的定位,能够避免过多的牵拉两侧的肌肉组织,从而使术后疼痛有所减轻。第三,手术缝合后,肌肉由于未剥离起止点,可以紧密贴附,不会留有肌间隙的死腔,不会形成液体的聚集以及减少术后伤口的渗出,减少肌肉疤痕的形成,能够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第四,从多裂肌与最长肌之间的间隙进入,避免了大面积剥离,缩短了手术进入的时间,而暴露手术区域时间也相应缩短,并且肌间隙方向与植入螺钉方向的相同,手术操作方便易行。
从本研究的随访结果上来看,两组都起到了使骨折复位的作用,相较而言,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手术中的出血量,减轻了患者术后疼痛,减少了术后恢复的时间,减少了渗出。而且手术操作简单,在临床有美好的运用前景。
参考文献:
[1]黄卫民,张玉坤,胡永胜,等. 经椎旁间隙入路 3 种术式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评价[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2,35( 6) :806 - 809.
[2]董健.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指征及方式的合理选择[J].中国骨伤,2009,22(7):485-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