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券

2014-04-29朗韵

艺术品鉴 2014年3期
关键词:徐达内府功臣

朗韵

铁券是皇帝敕封功臣爵位,赐予功臣某种特权时所颁发的契信物,始于汉初。《汉书·高帝纪》云:高祖刘邦以“天下既定,命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定章程,叔孙通制礼仪,陆贾造《新语》。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申以丹书之信,又作元功萧何、曹参等十八侯位次,并有欲使功臣传祚无穷的封爵之誓:“使黄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存,爰及苗裔”(《汉书》卷十六)。誓词用丹砂写在铁制契券上,故称“丹书铁券”或“誓书铁券”。

明代封爵赐券制度,始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大将徐达取元都(今北京)后,太祖念功臣功勋之大,欲封爵加勋,镌铁券以赐之。但苦于无准式可依,翰林学士危素献策:台州人氏钱允一,家藏唐昭宗赐武肃王钱镠铁券。于是遣使前往。允一奉诏椟券。依钱氏所藏唐代铁券为式,略加损益,定制明代铁券。明铁券在减免罪次数上比唐要严厉得多。唐代,“卿恕九死,子孙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辍耕录》卷十九)明代,受券人本身自免二死,子免一死,这还要在不危及皇权前提下,否则,格杀勿论。“所谓免死者,除谋反大逆,一切死刑皆免。然免后革爵革禄,不许仍故封,但贷其命耳。”(《万历野获编》卷五)明铁券,原则上只颁与武臣,以彰其战功。《大明会典》规定:凡功臣封号,如开国辅运、守正,文臣之类,非特奉圣旨不与。

唐铁券“如瓦,高尺余,阔二尺许,券词用黄金商嵌”(《辍耕录》卷十九)。明铁券形制仿唐,如覆瓦,面镌封爵诰文,文字嵌金,诰文历履恩数之详,以记其功。背刻免罪减禄之数,以防其过。铁券分左右,左颁功臣,右藏内府,印绶监备照。有故,则合之以取信。明铁券共分七等。公二等,侯三等,伯二等。不同等级尺寸各异。

公一等,高一尺,阔一尺六寸五分;公二等,高九寸五分,阔一尺六寸。

侯三等,高九寸,阔一尺五寸五分;侯四等,高八寸五分,阔一尺五寸,侯五等,高八寸,阔一尺四寸五分。

伯六等,高七寸五分,阔一尺三寸五分;伯七等,高六寸五分,阔一尺二寸五分。

公,侯,伯之铁券,由宝源局依式打造,所用瓜铁木炭,须于丁字库抽分,竹木局关支。若遇成形铁券,径送内府镌嵌字样。

洪武三年(1370年)十一月,太祖首次为功臣封爵赐券。先期,中书省移文大都督府,兵部具诸将功绩,吏部定诸侯功勋爵位,户部备赏物,礼部定礼仪,翰林院撰诰文,中书集六部论定功赏,奏取上裁。封赏当日,执事官各就位,设受赏功臣拜位于丹墀中。皇帝御奉天殿,皇太子、诸王衮冕随侍。受赏功臣入就拜位,四拜。承制官宣制,宣毕,受赏功臣依次受铁券。此次,封李善长、徐达等六人为公,封汤和等二十八人为侯,赐铁券,公、侯皆世袭。

券,如同符、节、印一样,原本是征信之物。古代帝王印、玺,符、节,皆示信于下。铁券属于符类,并镌圣旨,故作此赏析。

猜你喜欢

徐达内府功臣
雷厉风行的功臣——李靖
Observation of nonlinearity and heating-induced frequency shifts in cavity magnonics
灭害功臣
坐在车里发呆的老公
酒作诱饵试功臣
酒作诱饵试功臣
泥土中的功臣
清乾隆朝内府藏书画来源考
关于乾隆朝内府抄本《理藩院则例》
有关乾隆朝内府抄本《理藩院则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