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樱花世界
2014-04-29周丽丽
周丽丽
第十一届NOC活动 教学实践评优 · 一等奖
创新整合点
整节课,我结合交互式电子白板,把一节相对枯燥的复习课设计得具有趣味性、思考性,将知识自然地融合于生活情景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的复习课,主要是综合复习前面学过的方向与路线、生活中数值大的数、有余数除法、混合运算等知识。
学生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且对直观的事物有较强的感知欲,我充分利用电子白板的互动功能,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其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综合复习前面学过的方向与路线、生活中数值大的数、有余数除法、混合运算等知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提出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到生活中有很多数学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环境与准备
交互式电子白板。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每年的3月、4月是樱花盛开时期,今天刚好是4月12日,你想去看看那些美丽的樱花吗?(生:想)那我们一起来欣赏吧!(教师播放一段樱花视频,并板书课题:走进樱花世界)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美丽的樱花配上优美的音乐,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使学生最大程度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为后面教学做铺垫。
2.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
(1)赏花人数
①读数。
出示一个星期内进入武大赏花的人数统计表:
师生互动,读懂表格的意思及读法。
思考:读数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我们在读数时,要特别注意零的位置,不管末尾有多少个零,我们都不读出来;不管中间有多少个零也都只读一个零。
师:那从这个统计表上你发现了什么呢?
星期的赏花人数最多,有人;星期的赏花人数最少,有人。
师:要是你去赏花,你会选择什么时候去呢?(或你有什么建议给去赏花的人们吗?)
②比数。
师:你能把这七天的赏花人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吗?
这里,借助电子白板的拖拽功能(如下页图1),通过师生互动,让学生进一步学会万以内的数的读法,以及数的大小比较:先比较数位的多少,数位多的数就大;如果数位一样则从最高位开始比,如此类推。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更自然的生活场景中,学会读数和比数。
(2)方向与路线
师:(课件出示武大的平面图)仔细观察,这张地图里面都有些什么?说说这些地方分别在樱园的什么方向?
小组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在这里,要求学生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碰到的方向与路线的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观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樱花地的数学问题
师:(课件播放樱花地)大家猜一猜:这里到底有多少棵樱花吗?你能准确地算出这里有多少棵樱花吗?
生:这里的樱花每行有10株,一共10行,所以一共有100棵樱花。
师:那这里有几个10呢?(生:10个10)10个10就是100。你的方法真不错。那如果5块这样的地会有多少棵樱花?(生:500棵)。10块呢?(生:1000棵)。
设计意图:在樱花地里,首先估一估樱花的数量,然后再根据实际的条件进行计算,这样会让孩子在心里有一个想要验证自己想法正确与否,加强了学生学习的参与感。
(4)樱花宣传册
教师提出问题:我们已经将所搜集的樱花知识做成了小册子,现在要将这些小册子运送到某所小学去,发给同学们,那我们要怎么运送才最快捷呢?(如图2)
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交流汇报。
预设问题a:一共有多少本手册?问题b:至少需要几辆车才能一次运完?(要解决这个问题,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归纳:实际上都是求22里面有几个8?那该如何列式?问题c:一辆车至少几次才能运完?如何列式?
设计意图:在这种开放性的问题中,学生根据有限的条件提出自己的数学问题,并用自己的知识去解决它,让他们在学习中体会到成功与快乐,增强了学习的兴趣。
3.趣味思考,综合应用
师:我们现在从樱花树下捡到好几根花枝,现在这些樱花枝摆成一个四位数(如图3),我们来看一下要求:
a.请你任意移动其中的一根小棒,让它变成另一个(比它大或小)的四位数;
b.请你任意移动其中的二根小棒,让它变成另一个(比它大或小)的四位数;
c.请你任意移动小棒,使其变成三位数。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电子白板的互动功能,使学生在这个游戏中玩中学、学中玩,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4.深化理解,小结知识
师生互动小结,学生进行评价。
教学反思
印象中的复习课是枯燥的,受人冷落的,这不仅是学生的想法,甚至作为教师的我们也时常会有这样的想法。这节课在备课、上课时期刚好是樱花盛开时期,我因此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利用欣赏美丽的樱花为主线进行数学学习。本节课成功在于首先让学生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成功地实践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一指导思想,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其次在课堂上能做到敢于放手,重视学生的说理、上台操作、同桌讨论学习等,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整节课注意抓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这一大难点,从说理答题到倾听,再到练习,充分利用了电脑白板的功能,使得孩子能自己动手在电子白板上画图、移动。
评委点评
在文本打开之前,我确实没有猜中《走进樱花世界》会是一堂数学课。也正是这份猜不透,给了我一个启示:小学数学已经不仅仅是几个阿拉伯数字和小明小红两个孩子之间的故事了!我们的数学课上,已然有了生活的气息,也有了孩子们自己的经验,于是,数学课也逐渐地开始变得有情趣了。
我们可以这样说:当数字遇见了生活,关于数学的一切便都开始变得美好了起来。
再把目光聚焦到这堂数学课:教材内容源自北师大版的《走进乡村》,想必设计者也是千思万想下了很大工夫,才有了从“乡村风光”到“城市樱花”的重大转变。我也相信,这种转变必然有设计者自己的一番考量,用她自己的话说,要把一节相对枯燥的复习课设计得有趣味性和思考性,要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单从设计流程上看,我想作者的意图已经基本达到了。
但在反复的审读过程中,我也有一丝的疑惑:深圳的老师用北师大的教材让孩子们看武大的樱花,到底为了什么?这种南、北、中三地的“千里大融通”难道仅仅是为了“有趣”?同时,我还有下面三问:一是“乡村风貌”对城市孩子到底有没有吸引力?二是学校周边有没有樱花?三是“武大樱花”是老师还是孩子们眼中的赏花胜地?
当然,提出这样的疑惑并不是为了全盘否定。如果我们仔细看教学设计的结构,就“数学”而言,读数、说理、操作、讨论、判断及评价,每一个环节,上课老师都是很下了一番工夫的。因此,孩子们和老师之间、孩子与孩子之间、孩子与电子白板之间,都有很好的关联和互动,确实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但从更高的要求看,数学要上得有趣味、有意思、有人文内涵,其实并不容易。这并不是一个“变”字就能概括的,变化,还需要“数学”之外更多的内容作基础。
(张勤坚 NOC活动教学实践评优赛项小学组评委组长/江苏省太仓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