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白鱼人工繁育及池塘养殖试验研究
2014-04-29吴瑞兰
吴瑞兰
摘要
[目的] 探讨卡拉白鱼在辽宁地区的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和池塘养殖技术。[方法] 2012年开始在辽宁省铁岭养殖基地进行卡拉白鱼人工繁育及池塘养殖试验。[结果] 引进卡拉白鱼种鱼400对,催产后人工繁殖的仔鱼经过110 d培育后平均体长达6.65 cm,平均体质量达3.10 g;春片经过135 d培育后平均体长达到14.50 cm,平均体质量达到28.50 g。在0.18 hm2池塘投入3龄苗种1.0万尾,经过132 d培育后平均体长达23.80 cm,平均体质量达123.90 g,出塘商品鱼的产量为6 600 kg/hm2,出塘率为96.0%,饵料系数1.8。 特定生长率(SGR)和日增重(AWG)在6~8月较高,主要是因为适宜的水温、水质环境和合理的投饲方法,3龄即可达到100 g以上的食用标准。[结论] 卡拉白鱼在6~8月生长较快。
关键词卡拉白鱼;人工繁殖;苗种;池塘;养殖
中图分类号S965.2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36-12918-02
Abstract [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discuss the artificial breeding, seedling cultivation and pond culture technologies of Chalcalburnus chalcoides aralensis in Liaoning. [Method] The artificial breeding and pond culture experiments of C. chalcoides aralensis were conducted in fish farm in Tieling breeding base of Liaoning Province from 2010. [Result] 400 pairs of breed fishes of C. chalcoides aralensis were introduced. After induced spawning, the average body length of artificially bred C. chalcoides aralensis larvae after culturing 110 days was 6.65 cm, and the average body weight reached 3.10 g. The average body length of spring fishes of C. chalcoides aralensis after culturing 135 d reached 14.50 cm and the average body weight reached 28.50 g. 1 0000 thirdinstar seedlings were laid in 0.18 hm2 and the average body length reached 23.80 cm and the average body weight reached 123.90 g. The yield of commercial C. chalcoides aralensis was 6 600 kg/hm2, the pond output rate was 96.0% and the feed conversion ratio was 1.8. The specific grow rate (SGR) and average weight gain (AWG) were higher from June to August because of suitable water temperature, water quality environment and reasonable feeding method. 3instar C. chalcoides aralensis could reach the cooking standards of more than 100 g. [Conclusion] C. chalcoides aralensis grew faster from June to August.
Key wordsChalcalburnus chalcoides aralensis; Artificial breeding; Seedling; Pond; Culture
卡拉白鱼(Chalcalburnus chalcoides aralensis)隶属鲤科、卡拉白属,原产于乌兹别克斯坦的咸海,在淡水或半盐水中均能生长良好,是生活在中上层水体的小型经济鱼类,具有耐盐碱、适应性强、食性宽泛、内脏较少、无肌间刺和味道鲜美等优点[1-2],属于名贵鱼类,有“小金槍鱼”的美誉。2001年,卡拉白鱼被引入我国,已对卡拉白鱼生物学特性和形态特征[3]、耐盐碱性[4-8]和繁殖特性[9-10]进行了研究。为了探讨卡拉白鱼在辽宁地区的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和池塘养殖技术,笔者于2012~2014年在辽宁省铁岭养殖基地进行了卡拉白鱼人工繁育及池塘养殖试验。
1材料与方法
1.1鱼种
1.1.1
亲鱼催产。2012年4月从天津购进3~4龄的卡拉白鱼种鱼,平均体质量为100~150 g,放养在孵化池中,在4月中旬开始进行产卵前培育,亲鱼雌雄比按照1∶1的比例进行配组,共催产亲鱼400组。
催产剂为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和马来酸地欧酮(DOM),LRH-A2 剂量为4 μg/kg,DOM 剂量为2 mg/kg,混合后使用0.9%生理盐水稀释,现配现用,药液按照0.2 ml/尾的剂量配制,注射后将亲鱼放入产卵池中,水温为22~24 ℃。
1.1.2
鱼苗孵化与培育。
5月中旬通过人工授精获得受精卵64万粒,孵出的仔鱼4 d后平游,开始摄食蛋黄或单细胞藻类,10 d后仔鱼下塘,食卤虫幼体或轮虫等,约25 d后规格达到3.0 cm左右,获得夏花鱼苗约36.0万尾,进行分塘饲养。6月15日将28.0万尾卡拉白鱼鱼苗放入面积0.27 hm2的池塘中,经过约7 d时间的驯化,投喂鲤鱼苗种饲料,大部分上浮抢食,经过110 d的养殖,出塘鱼种630 kg,平均体长达到6.65 cm,平均体质量达到3.10 g,尾出塘率为72.5%,饵料系数为1.85。培育期间每隔30 d抽样测定1次体长和体重。
1.1.3
2龄鱼种培育。
鱼池面积0.27 hm2,池深3.0 m,水深1.0~1.5 m,水源为深井水,水质良好,鱼池清塘后于2013年5月初用1 200 kg/hm2生石灰干法消毒,5月10日注水,池中配备1台功率3.0 kW的增氧机。5月20日投入2龄卡拉白鱼春片10万尾,总重350 kg。经过135 d的养殖,出塘2龄秋片9.5万尾,平均体长达14.50 cm,平均体质量达到2850 g,共出塘2 700 kg,尾出塘率为95.0%,饵料系数为17。培育期间每隔30 d抽样测定1次体长和体重。
1.2成鱼养殖
鱼池面积0.18 hm2,池深3.0 m,水深1.0~2.0 m,水源为深井水,水质良好,鱼池清塘后于2014年4月20用1 200 kg/hm2生石灰干法消毒,5月1日注水,池中配备1台功率3.0 kW的增氧机。5月8日投入3龄苗种1.0万尾,总重300 kg。经过132 d的养殖,共出塘商品鱼1 190 kg,平均体长达23.8 cm,平均体质量达123.9 g,尾出塘率为96.0%,饵料系数为1.8。
1.2.1
饵料投喂。鱼种入塘后,对新水体约有7 d的适应期,适应后投入少量的开口料,随后进行正常投饲,投饲要求定时、定点、定质、定量、定人,并注意观察天气、水质变化、鱼摄食及生长活动情况,根据采食情况、气候和水质等因素灵活掌握投喂次数。开始驯化投饲时,每日早、中、晚各投喂饲料1次,日投饲料量为鱼体重的3%~5%,此后逐步调整为2%,6~8月日投喂4次,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为30%~35%。
1.2.2
水质调节。
鱼种入池时水深0.8 m,以后每5~7 d加注1次新水,7月中旬水浑达到并保持在1.2 m左右。为了调节水质及预防疾病,6月下旬至9月上旬,每半个月用生石灰泼洒池塘1次,用量为600 kg/hm2,保持池水肥爽,透明度≥30 cm,养殖期间池塘溶氧量大于4 mg/L。
1.2.3
日常管理。 坚持早晚巡塘,每天记录饵料投喂量、水温和水质;定期测量水的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含量;及时记录换水情况和死鱼情况等,及时解决日常养殖中出现的问题。为了预防疾病,及时采取换水、消毒和增氧等措施,每半月定期泼洒1次聚维酮碘,剂量按照0.5 g/m3投放,饲养未期发生重大疾病。
1.3生长指标
按照以下公式计算特定生长率(SGR):SGR(%)=100×(ln m2-ln m1)/t;
按照以下公式计算日均增重量(AWG):AWG =(m2-m1)/t;
按照以下公式计算饵料系数=饵料投喂量/鱼体净增质量。
式中,m1为试验前平均尾体重,m2为试验后平均尾体重,t为养殖天数。
2结果与分析
试验期间每隔30 d测定1次体长和体重,每次随机捕捞15尾样品,取平均值。每次测量开始前让样品鱼饥饿1 d,使用电子天平称量鱼的体重(精确到0.05 g),计算特定生长率、日均增重量及饵料系数。
2.1生长特点
由表1~2可知,卡拉白鱼属于小型鱼类,1龄和2龄苗种生长较慢,与其他地区人工池塘养殖卡拉白鱼 试验相比,1龄秋片和2龄秋片平均体质量相近。由表3可知,由于鱼种对新水体和投饲的颗粒饵料有一定的适应期,且水温较低,是导致SGR和AWG在5月和9月较低的主要原因,SGR和AWG在6~8月较高,主要是适宜的水温水质环境和合理的投饲方法,使鱼种保持旺盛的食欲,3龄达到100 g以上的食用标准。
2.2水温水质
卡拉白鱼属于温水性半咸水鱼类,适宜生长水温为20 ~ 30 ℃,最佳水温为 25 ℃左右,适宜生存水温为0 ~ 35 ℃,适应盐度0~10 mg/L,碱度2~5 mg/L,pH为6~9[11-12]。该试验过程中池塘水温为14.5~31.5 ℃,pH和DO等可以满足卡拉白鱼的生长要求,在饲料营养成分保持稳定的条件下,卡拉白鱼的生长速度主要受水温影响,6~8月平均水温在24 ℃以上,生長较快。养殖期间,5月水温最低,月平均温度17.8 ℃;7月水温最高,月平均温度28.8 ℃。
3讨论
该试验结果表明,卡拉白鱼在江河流水中以动物性饵料为主要摄食物,但在池塘养殖条件下,经过人工驯养后能较快适应人工配制的颗粒饲料,从鱼苗到成鱼的养殖可参考鲤、鲫等家鱼的饲养方法。试验中卡拉白鱼主要摄食普通鲤鱼苗种颗粒饲料,还没有卡拉白鱼专用的全价配合饲料,不同饲料质量对其生长速度及产量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的试验。
卡拉白鱼的病害较少,抗病力和适应性较强,但对水体的温差变化和溶解氧要求较高,大于普通家养的鲤、鲫、鲢、鳙等,在闷热天气和夜间容易发生缺氧死亡的现象,一定要注意放养的密度和水质的管理工作[13],换水时要坚持少换勤换的原则。卡拉白鱼生活在中上层水域,不需要较深的池水,水位通常在0.8~1.2 m左右,7~8月水温较高时适当注入清水调整水温,越冬时要保持水位在1.5 m以上,在辽宁地区的池塘可安全越冬。
該试验是单塘养殖试验,未设置不同养殖密度水平的梯度对比,也没有与虾、蟹等水产品套养,但根据鱼类的长势及试验过程中对池塘水环境因子的观测,池塘负荷仍有较大的增量空间。
该试验中卡拉白鱼平均产量为6 600 kg/hm2,个体平均达到123.9 g的较大上市规格,2014年辽宁地区雨水偏少、气温较高、适宜生长期较长应是重要因素,人工养殖鱼生长周期比野生鱼缩短了1年以上,达到了野生卡拉白鱼 4~5年的生长水平。
参考文献
[1]
蔺玉华,耿龙武,吴文化.咸海卡拉白鱼的含肉率及肌肉营养成分[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5,20(4):345-348.
[2] 程素彩,安建强,黄志辉.新引高档鱼种卡拉白鱼的特征特性和养殖[J].河北农业科技,2008(15):38.
[3] 蔺玉华,耿龙武,吴文化,等.池塘驯养咸海卡拉白鱼某些生物学特性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4(4):30-33.
[4] 姜秋俚,蔺玉华,王信海,等.咸海卡拉白鱼胚胎及仔鱼对盐碱耐受性的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8,30(2):219-225,228.
[5] 蔺玉华,耿龙武,卢金星,等.咸海卡拉白鱼对盐碱耐受性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4(5):561-565.
[6] 王信海,蔺玉华,姜秋俚,等.盐度对咸海卡拉白鱼生长及组织学特征的影响[J].中国水产科学,2008,15(5):808-815.
[7] 姜秋俚,蔺玉华,王信海,等.NaHCO3对卡拉白鱼生长及渗透调节的影响[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8,33(1):106-110,118.
[8] 姜秋俚,蔺玉华,王信海,等.NaHCO3对卡拉白鱼生长、生化指标及组织结构的影响[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7(4):16-20.
[9] 蔺玉华,耿龙武,吴文化,等.咸海卡拉白鱼胚胎和仔鱼早期发育[J].中国水产科学,2004(3):208-213.
[10] 刘义新,金广海,杨培民,等.卡拉白鱼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J].北京农业,2014(8):133-134.
[11] 白东清, 梁广海, 苗建发,等.温度和pH值对卡拉白鱼消化组织淀粉酶活性的影响[J].天津农学院学报,2012(3):40-43.
[12] 丁辰龙,张树林,刘俊得,等.卡拉白鱼养殖池塘水质分析和浮游生物组成[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3,35(3):355-360.
[13] 耿龙武,蔺玉华,强艳玲,等.咸海卡拉白鱼耗氧率和窒息点的测定[J].水产学杂志,2007,20(1):345-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