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汉绣”的时尚美女

2014-04-29王新同

职业 2014年10期
关键词:汉绣绣品刺绣

王新同

今年8月初,杨小婷的汉绣作品《少女》,被法国维诺列博物馆以100万元的价格买走收藏,在业内引起轰动。

汉绣起源于两千年前的战国楚绣,是楚国贵族使用的丝绣品。汉绣线条古朴,用色鲜明,喜用金银丝线,再加上楚人的巫术图腾,使汉绣作品美感中透出一种神秘。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汉绣完好地传承了下来。2008年,汉绣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3年比尔·盖茨在出席博鳌论坛期间,看到杨小婷专门为他创作的汉绣双面肖像后,如获至宝。更令他惊讶的是,这位“非遗”领袖——“汉绣”的带头人不是垂垂老者,而是一位年轻的时尚美女。

23岁成刺绣界“霹雳娇娃”

如果不是和汉绣结缘,今天的杨小婷可能是一位钢琴师、芭蕾舞者,亦或画家,因为这些都是她的专长。

杨小婷出生于武汉一个书香门第,家人一心希望杨小婷成为一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人,无奈她独爱刺绣。

1994年,杨小婷16岁,开始真正有了一些自己的作品。接着她又到汕头工艺美术学校,开始系统研习刺绣。1998年,湖北省最具权威的汉绣老前辈愿意收杨小婷为关门弟子,这是无数刺绣人梦寐以求的机会。然而,出乎很多人意料,杨小婷拒绝了。杨小婷的拒绝是有原因的,她心中一直有个结,这个结就是神秘的“游针绣”。汉绣有45种针法,最古老的当属游针绣。可惜因年代久远,游针绣早已失传,其作品更是“芳踪难觅”。

汉绣理论大师任本荣曾跟杨小婷提起过这种绝技,“游针绣如小鸟在天空飞,如鱼儿在水中游,自由自在不受任何局限,一切只为作品主题服务。”这对于学习多年刺绣的杨小婷来说,太具有诱惑力了:这是怎样一种技法,做出来又是什么样的呢?

无独有偶,一次杨小婷在电视上看到了苏绣大师顾雯霞的专访,看到她绣的作品鲜活而逼真,尤其走针的手法和游针绣的描述颇为类似,杨小婷激动得从沙发上跳了起来。她想:能否结合苏绣、湘绣的艺术精华,在沿袭汉绣传统风格的基础上,独创出属于自己风格的游针绣呢?

她带着一个小旅行箱踏上了前往蘇州的旅程。辗转多日,杨小婷才找到了顾雯霞,不巧的是,对方此时正要赴国外考察。杨小婷游荡在苏州街头,兴许是上天的眷顾,她结识了肖像绣民间大师王秀琴——她的乱针绣法很特别。她恳求王秀琴收她为徒。王秀琴见过很多想来学刺绣、没有耐心就走了的人,她以为杨小婷就是其中的一个。但是,杨小婷坚持:“不学好乱针绣我决不会离开。”王秀琴被其诚心打动,收她为徒。

4个月后,杨小婷的《君士坦丁堡女郎》完成,苏绣大师王祖识看到这幅绣像,脱口而出:“这女孩不简单!”加上之前作品的积累,以及用乱针绣绣的一些人物图,杨小婷竟拥有了近40幅作品。

2000年,杨小婷举办了人生中第一个刺绣个人展,她那些精致的作品吸引了更多普通人的注意,一时间十分轰动。人们一方面惊叹于她作品的美艳,一方面惊讶于作者的年轻,年仅23岁的杨小婷自此一举成名。复活游针绣,肖像作品震惊比尔·盖茨,蜂拥而来的曝光率,让杨小婷有些飘飘然,但很快她就冷静下来潜入谧境。

游针绣依然是个谜。杨小婷决定舍弃业已深谙的乱针绣,继续探索,她尝试用很粗的布和线绣制一些风景。图案绣好后,不少老师和绣友都觉得,很像宝应刺绣,好奇心驱使她又前往扬州的宝应。

在那里,杨小婷认识了大华刺绣研究所所长朱军成,朱成军绣制的风景作品大多粗针大线,用色大胆,远看和油画非常接近,杨小婷顿时有了找到知音的感觉。她说:“汉绣用线粗犷,用色大胆,和宝应刺绣有共通之处;再加上楚人信巫术,对鬼神和图腾崇拜,所以在汉绣过程中,喜用金线银线,做出来的成品大气奢华,装饰性强。”

在和同行不断的交流中,杨小婷也进行了大胆摸索。从2000年开始,经过几年的摸索,杨小婷的刺绣形成风格,绣成了40幅作品,国内很多汉绣专家在看完她的作品后,认为这些就是失传已久的游针绣。

杨小婷的第一幅游针绣作品是自己的自画像,绣像上,杨小婷戴着白色的帽子,抱着一只小狗,远观有油画的质感,形的美、色的美兼具;近看则是丝线相互交叉、纠缠,相互辉映。

杨小婷花了6年时间,终于复活了汉绣已经失传的针法游针绣。该针法极大增强了绣品的轮廓感和动感,这种绝技也是汉绣区别于四大名绣的地方之一。凭借着深厚的油画功底,她创作的游针绣作品如油画般传神。她花费10个月时间创作的7米长卷《三峡览胜》,运用恣意舞动的针线,将山水云雾的飘逸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2006年,杨小婷举办了个人的第二次汉绣展,将游针绣的成果公之于众,引起巨大轰动!对此杨小婷坦言:“这次复活游针绣,有还原,也有创新。还原的是理论的部分,创新在作品的表现力上。”杨小婷说,汉绣起源于两千年前的战国楚绣,为当时楚国贵族使用的丝绣品。在历史长河中,汉绣有过鼎盛与辉煌:曾荣获南洋赛会一等金牌奖和巴拿马博览会金质金牌殊荣,汉绣由此名扬中外,并与苏绣、湘绣等一起被列为中国的十大名绣。

2008年,汉绣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更让杨小婷惊喜异常。

“衣画而裳绣”,刺绣原本便附丽于服饰。2012年6月6日,在湖北省首届非遗设计比赛颁奖仪式上,最年轻的工艺美术大师杨小婷展示的50套《秀绣——系列汉绣服饰》,以雍容华贵的晚礼服、富丽堂皇的汉绣饰,征服了全场,一举夺得特别奖。

2013年4月8日,在出席博鳌论坛期间,有关领导人接见了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并向其赠送了他本人的汉绣肖像。比尔·盖茨接过作品不由大吃一惊,只见绣面上的自己温文儒雅,面带微笑,戴着咖啡色金边眼镜,一头棕色头发富有光泽。“真是惟妙惟肖。这礼物太珍贵了,我非常喜欢。”他兴奋地说。

这幅作品,是杨小婷根据网络上比尔·盖茨的照片创作的。杨小婷说:“照片上有他的签名,应该是本人比较钟爱的一幅。”有别于一般绣品只能正面欣赏,这幅作品正反两面都是相同图案。杨小婷介绍,这是她第一次挑战双面人物绣像,目前全世界绣过这种双面人物肖像的不超过5人。

得知比尔·盖茨非常喜欢这幅作品,杨小婷也很欣慰,汉绣能受到世界名人的喜爱,说明这门古老的工艺还是很有发展前景的。

一件作品卖百万

汉绣为杨小婷带来了生活的乐趣,也让她成为刺绣界大名鼎鼎的人物,这背后多亏了丈夫的默默支持。杨小婷的老公王保华是位高级工程师,两人相识源于1997年的一次偶遇。王保华追了杨小婷5年,两人的感情越来越好。在苏州学习乱针绣期间,不到20岁的她几次往返于武汉和苏州之间,王保华不管有多忙,都全程陪伴。

杨小婷的汉绣研究室坐落在始建于明朝洪武四年的昙华林融园。她给自己的住所取名“红绣轩”,自号“红绣轩主”。昙华林南倚花园山,北靠螃蟹岬;青瓦小院,依山而建;民居错落,互为参差;梧桐小院,麻石幽径;会让人一洗浮躁都市的浮躁情。目前昙华林中6家著名绣坊,均出自她的高徒之手。有趣的是,杨小婷的高徒年龄都比她大,最大的已65岁。截至目前,她的弟子们共收了200多名学生,甚至包括法国、乌克兰等外籍人士。更令人惊叹的是,她的高徒们的作品每件最低几万元,高的几十万元,在市场上仍非常抢手。“绣坊集中入驻昙华林汉绣基地后,产生了集群效应。来自国内外的游客来到昙华林,有机会欣赏精美的汉绣作品,目睹绣娘飞针走线的精湛技艺。”今年只有35岁的她,像是从民国电视剧中走出来的优雅名媛。凭借大胆的创意,杨小婷让古老的汉绣艺术,回归到服饰的本源上,使沉寂的刺绣成为“流动的风景”。去年她在欧洲艺术节上参展,50套晚礼服分为3个系列——《龙凤呈祥》《龙飞凤舞》《水墨中国》,整体充满浪漫、唯美的楚文化气息。此次汉绣服饰的主调是龙与凤,同时在饰面上多用金、银刺绣装饰,突出楚人豪放、华贵、典雅、夸张的个性特征。

“盘金夹绣”是主要的绣制手法,适合渲染热烈欢庆的气氛。其丝线包金裹银,分层破色、用色明快、对比强烈,装饰花纹繁缛丰满、金碧辉煌、艳而不俗、气魄浑厚,具有浓郁的楚文化地域特色和民族韵味。其中的《龙凤呈祥》系列,多采用该针法。

“吴氏编花”强调低调的奢华,呈现于雅致的晚礼服上。该技法在晚清民国时期曾兴盛一时,之后逐渐凋落。它用粗针大线铺满绣面,再用丝线在上面编花,层层编织、错落有致,線层至少10层以上。绣品可以枝上生花,花上生叶,叶上还可出枝,立体感十足。《水墨中国》的绣法是失传已久的游针绣,令西方艺术家惊叹不已。

杨小婷说:“汉绣也不应该只是历史某一个时期的风格,艺术都是随着时代发展而进步的,比如音乐、电影、服饰,而我的汉绣,绝不会停滞不前、进入坟墓。”

现在每天晚上8点到12点,都是杨小婷的工作时间。她说自己非常享受现在的状态,几乎不用出门,每日自然醒,但晚上会专注创作。

2014年8月初,杨小婷的汉绣作品《少女》,被法国维诺列博物馆以100万元的价格买走收藏,在业内引起轰动。这幅作品人物面若桃花,略带微笑,栩栩如生。“汉绣靠手工千针万线而成,每一件绣品里,都饱含着作者的个性情感和审美情趣,具有形神和灵气。”杨小婷认为,汉绣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决定它必须走高端路线,才能在服装界占有一席之地。

猜你喜欢

汉绣绣品刺绣
贵州剑河 多彩刺绣添技增收
荆风楚韵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汉绣
浅析汉绣的现状与发展
浅谈绣品中的戏曲文化
传承非遗汉绣绘出美好生活
Hong'an Embroidery: A Dance of Needles and Threads
汉绣艺术在当下文创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清新唯美的刺绣
李雅华:精美的石头能“刺绣”
刺绣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