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马克思与图书馆情缘看读书对成才的影响

2014-04-29赵明河

大观 2014年4期
关键词:马克思图书馆

赵明河

摘要:作为一个犹太德国人,而且是一生颠沛流离、受尽贫困的人,马克思能赢得后人如此高的评价,我们从马克思与图书馆的情缘中,能够看出,正是这些图书给他们的人生事业成功积累的取之不尽的知识能量。

关键词:马克思;图书馆;个人成才

马克思作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世界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是近代共产主义运动的弄潮儿,对中国近代发展影响极深。同时,马克思还是世界知名的政治学家、哲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革命理论家、记者、历史学者、革命社会主义者。他的观点在社会科学和社会政治运动的发展中扮演的重要的角色。他一生著述颇丰,主要著作有《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

1999年9月,英国广播公司(BBC),评选“千年第一思想家”,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投票一个月。汇集全球投票的结果,马克思位居第一,爱因斯坦第二。

2005年7月,英国广播公司以古今最伟大的哲学家为题,调查了3万名听众,结果仍然是马克思得票率第一、休谟第二(马克思以27.93%的得票率荣登榜首,第二位的苏格兰哲学家休谟得票率为12.6%)

作为一个犹太德国人,而且是一生颠沛流离、受尽贫困的人,马克思何以能赢得后人如此高的评价?我们从马克思与图书馆的情缘中,或许能得出一些缘由。

马克思还是个中学生时,就非常喜爱读书,在柏林大学时,读书达到了疯狂的地步。他可以整日闭门不出,在学生宿舍里废寝忘食地从早到晚地读书。 为了多读书,无论是巴黎、曼彻斯特、伦敦……马克思总是见图书馆就钻。

马克思曾经说过,“ 我已经大约两个星期没写东西了,因为,当我不在图书馆的时候……无论有多么好的愿望,也总是不能动笔。” 因为,马克思一生酷爱读书,与图书馆结下了不解之缘。 1843年,马克思迁居巴黎,创办反对普鲁士反动政府的《德法年鉴》。为了大量地搜集资料,马克思经常到巴黎的国立图书馆去读书和学习。1845年2月,马克思迁居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经常到布鲁塞尔皇家图书馆去学习和研究哲学和经济问题。为了制定自己的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从七十二个不同作者的著作中做了摘录,写了二十四本有关政治经济学的笔记,总篇幅达140个印张。1947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参加了“正义者同盟”,马克思倡议在该同盟的协会里创办一所图书馆,他说自己平生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啃书本”。 1848-1849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流亡到了伦敦,那时他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都非常艰苦,经常要为“面包”而奔波,常常要通过典当或拍卖家具来维持生活。有时甚至连把书稿寄往柏林出版的邮费都没有。但他仍能够克服困难,始终孜孜不倦地在伦敦英博物馆里的图书馆阅览室,学习与研究了10年多。他总是准时到那里,坐在D行第2号座位上。马克思在读书的时候,常常情不自尽地在座位下用脚来回擦地,经过常年累月地磨擦,竟把水泥地磨去了一层,被人们称为“马克思”的脚印。

为了写作《资本论》,马克思曾经阅读了1500种以上的书籍,仅1850年到1853年六月间,他就写成了《摘录笔记》二十三本之多。《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发行后,马克思因病停止研究工作,但仍批阅不懈,写下了大量笔记。他的读书摘录填满了50本左右的笔记本,足足有3万多页。 正因为马克思如此钟情于在图书馆刻苦学习创作,他一生创立了马克思科学主义体系,对整个社会和人类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马克思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他不仅以自己的毕生心血为人类留下了一座巨大的思想理论宝库,同时也在治学方面为人们树立了光辉榜样。他一生潜心在图书馆发奋读书的故事,更是激励着千千万万的后来者,沿着他读书回报社会的道路奋勇前进!

我们目前所知晓的人类社会历史,其实是文字记载的历史。因为,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以来,便产生了文字,用来记录这些文字的载体——图书也就应运而生。它记载了从古至今人类历史的发展和演变。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提神凝气的粮食。阅读对人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他本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中华民族之所以成为礼仪之邦、文明古国,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们是一个热爱学习、勤奋读书的民族,今天,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学习型社会的时代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营造一个书香浓郁的社会,阅读作为推进社会发展的力量是不可取代的。崇尚读书,才能让民族的发展保持生命的活力。

古往今来,还有多少成功者都对读书给予了超高的评价: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莎士比亚说,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普希金说,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雨果说,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

夸美绍斯说,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惠普尔说,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凯勒说,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獈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事实上,不仅仅是马克思读书的身体力行,还有很多成功知名人士的成功成才,都离不开图书知识的滋养、润泽,正是这些图书给他们的人生事业成功积累的取之不尽的知识能量。在这些知名人士眼中,图书如同通往成功彼岸的桥梁,给他们的成长成才成功提供不可替代的精神食粮和知识营养,才使得他们能在芸芸众生之中,用丰富的知识武装自己,使得自己日渐强大,进而脱颖而出。

剖析马克思等名人成功背后的文化行踪和思想轨迹,探究图书的激励作用。必能吸引更多的人走进图书馆,捧起书本,从而培养未来更多的社会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戴维·麦克莱伦莱伦叶马克思传(插图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徐铁.名人与图书馆[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马克思图书馆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一个半世纪后的卡尔·马克思
图书馆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时间重叠的图书馆
图书馆
飞跃图书馆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