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好玩”的儿童教育

2014-04-29

创业家 2014年4期
关键词:好玩贝尔机器人

对于大多数中国孩子来说,“学习”就是上不完的课、做不完的题、考不完的试,而一提起玩,又不外乎电脑游戏,或是家长带着去旅游景点转一圈……能否有一种教育模式,能让“学”与“玩”这两件看似矛盾的事,很好地结合起来呢?

王作冰做的就是这样的生意。他创立的贝尔教育,引入和开发了一整套体验式的教学模式,让孩子在“玩”中体验成长。

程序员出身的王作冰常常参与IT圈子的家庭聚会。在聚会时,王作冰发现,父亲们常常教孩子编程、摆弄相机,但对于这些动手的事情,妈妈们都有些反对,原因不外乎“孩子没做完作业”,或“要准备考试”。

“在我看来,这些孩子都非常优秀,但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要升学、应付考试,这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从此,我开始思考:能否探讨一种商业模式,既能去掉传统教育中的功利色彩,不再抹杀孩子的天性和创造力,又能让家长满意,孩子爱学,从业者获得效益。”抱着这样的想法,王作冰于2007年创立了教育培训公司。2011年,公司正式代理美国贝尔教育集团公司的教育产品,王作冰担任大中华区总裁。

目前,贝尔教育的业务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机器人培训”,这是公司最基础的培训课程。在课程中,孩子可以用机器人去编程或组建模型。比如,要锻炼孩子的团队合作能力,课程就会安排大家一起设计一个智能城市系统。每一个孩子都有不同分工,还要服从老师指挥,把一个完整的事情分割成几部分,接口需要沟通和配合。即便一个孩子能力非常强,但他如果不懂得与小伙伴们沟通和分享,也不能完成整个系统。如果要锻炼孩子的抗压和抗挫折能力,课程中就会设置一些不容易完成的任务,在这些任务马上就要完成的时候,老师会改变策略,让他们以前的东西没有价值。有的孩子会拥抱变化,有的会非常沮丧,老师就会出来鼓励孩子,通过这种方式来教育孩子。

“自动控制的机器装置都可以理解为机器人。它不仅体现产品和玩法有多好,更重要的是要有完整的课程体系、深度和专业性,否则就会变成单纯的玩具,就谈不上教育功能了。” 王作冰说,在贝尔,有20多人专职从事课程研发。

除了机器人培训,贝尔教育还有另外两个产品——“行知会”和“贝尔盒子”。行知会是一个高端家长圈,主攻户外活动,目前活动很多,成为公司聚集人气的入口,在这个基础上再衍生其他活动。至于贝尔盒子,王作冰认为它代表着教育培训发展的方向,也是公司今年的战略重点,这个产品虽然在短期内看不到效益,但“至少能让孩子们玩得开心”。

搞定产品之后还要搞定客户。在中国做儿童教育,首先要搞定的人一定是家长。针对望子成龙的家长们,王作冰想出了“家长体验,家长参与”的办法。凡是家长第一次来贝尔教育,都会接受贝尔教育免费的家长培训,这些培训的内容与孩子的课程是一致的,家长们身临其境就会理解:这种产品对孩子成长确实有益。

为了扩大市场,王作冰建立了强大的地推团队。走过不少弯路后,他渐渐摸到了地推的“门道”:一是要有强烈的成本意识,尽力控制成本,比如地推团队收集到家长信息后,销售人员经沟通发现信息确实有效才会付费,一切按照绩效来计算成本;二是地推的信息量要足,在同一个区域内,各种宣传方式要综合使用,推广信息要铺天盖地,让家长们足够震撼;三是地推队伍的建设,根本问题在于有效管理和信息回收,核心要引入PK机制,各个区域进行比较,该表扬的表扬,该批评的批评,做到“盯准区域,持续关注,跟踪监控”。

教育类公司要达到爆发性增长,一般有三个条件:一是标准化的产品体系,二是平台化的管理体系,三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王作冰认为,公司最核心的竞争力就是这支他亲手带出来的团队。“我的理念是先学会分钱,再学会赚钱。我们最开始是水泊梁山式的,大家认可我老王,愿意跟着我做;现在随着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利益要分配好。我的分配方式是3331,即团队人员拿三成,股东拿三成,三成作为发展基金,最后一成留作机动奖励。”王作冰说。

谈及未来,这个35岁的老男孩并不讳言自己的“野心”:“ 一个颠覆级的教育理念、一家成功的上市公司。”

点评

某人民币基金合伙人

素质教育是儿童教育的发展方向,贝尔的“机器人”是一个比较独特的切入点,并且已经在成都等二线城市取得了不错的业绩,但在向一线城市扩张的过程中,除地推外,需要更丰富的营销和推广手段。此外,公司应考虑开发更具有自身特色的教育产品。

猜你喜欢

好玩贝尔机器人
贝尔和他的朋友
On English Grammar Teaching in Senior School
“好玩”的数学让培智数学课堂更精彩
“好玩”的教育
让小学数学课堂变得好玩
忘我的贝尔
让课堂“好玩”起来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
机器人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