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学生开辟自主学习的广阔空间

2014-04-29田晓玲

江苏教育研究 2014年35期
关键词:变色研究性苹果

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四大领域之一,这是面向学生,探究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活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领域。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往往会发现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现象,但因不知道如何研究,对观察对象的认识往往停留在表面状态,更无从获得真知与技能。开展研究性学习,就是要为学生开辟自主学习的广阔的空间,教会他们研究的方法,帮助学生进行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进一步的探索,主动与客观世界对话,形成一种科学思维的习惯和品质。

一、确立恰当的研究课题是为学生开辟自主性学习广阔空间的前提

在目前,研究性学习的课型有选题指导课、方案设计课、开题报告课、方法指导课、主题探究课、问题研究课等等,这些课型都传递着同样的理念: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寻求正确的研究方法,从而有效地探索出真知。研究性学习的课题要紧贴这些课型,整合各学科知识,确立源于生活,学生感兴趣、易操作、有价值的课题,让学生在实践活动没有开始之前便“蠢蠢欲动”,使研究性实践活动真正成为学生乐于自觉参与的探究活动。

例如:研究性学习“苹果削了皮后为何变色?”的课堂片断。

(一)创设情境,引出探究主题

教师播放与苹果相关的短片后:多么诱人的苹果!想不想吃?

学生:想。

教师从准备好的塑料袋中拿出削了皮的苹果:老师中午就为你们准备好,而且还削了皮,看!

学生摇头:苹果都变色了。

教师:怎么变成这样了呢?你在生活中遇到过这种情况吗?

学生交流。

教师:苹果削皮后为何变色?本次活动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吧。

(二)确立问题,探索研究方法

教师:怎么研究呢?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汇报发言:做实验,查资料。

教师在学生发言时,相机板书:文献法、实验法。

教师:今天我们首先用“文献法”来研究“削皮后的苹果为何变色”。

师生一起搜集资料、选取资料、分析资料。

这是一节研究性学习方法的指导课。教师设置了一个生活情境:苹果削皮变色了,学生质疑“怎么变了色?”在疑问中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迫不及待地想寻找其中的奥秘。课题一出示,一个孩子们熟悉的再平常不过的生活现象立即吸引了全体学生的眼球,产生了对知识的渴求以及不断探索的欲望。

此课题的研究,不仅初步教会了学生选择什么样的方法来进行探索与研究,更给了学生一个理念:平常的生活现象背后蕴藏着无穷的知识奥秘,我们不但要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还要有善于发现问题、追根寻源的精神。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综合课程,更多的属于经验课程,是一种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一个好的源于学生生活课题的确立,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也是确保课堂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前提。

二、凸显研究方法是为学生开辟自主性学习广阔空间的保证

方法论指的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关注的是结果而不太在意解决问题时隐藏在“背后”的研究方法。研究性学习特别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研究性学习中,应凸显研究方法的学习与掌握,努力让学生明白:选择一两种恰当的研究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例如,在“探究塑料瓶底的奥秘”这一主题时,有一段课堂实录:

(一)指导学生搜集资料

教师:在现代社会里,搜集资料比较快捷的方法是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大家都谈到上网查询资料,谁来做个示范?

一学生到讲台上进行操作。

教师:这位同学用的哪个搜索引擎?

学生:百度。

教师:百度是人们用得最多的搜索引擎,想要知道什么,百度帮你找,很是方便。

教师:大家都找到了一些资料,有没有其它的对塑料瓶底数字的解释?大家一起来找一找,小组探索,用你们的ipad一起搜索吧。

四人一小组在ipad上寻找资料。

(二)指导学生整理资料

教师:请同学们展示自己查的资料与图片吧。

学生现场连接投影仪,展示查到的资料。

教师:大家搜集到了好多,下一步应该做些什么?

学生:选择、分析资料。

教师:对,分析资料。哪些是我们需要的?

学生讨论时,教师适时板书并在重要处加了着重号,同时将每组整理的资料拷贝到自己的电脑中,引导学生正确整理资料。

教师:集体的智慧就是大,我们一起选取了需要的资料,下面就请同学们填写自己的研究小报告。

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学生的研究小报告,进行填写指导。

在师生一起探究塑料瓶底奥秘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明白了文献法的意义,现场运用iPad进行资料的搜集与整理,iPad所体现出的网络的力量使得研究性学习有了更多的吸引力。通过现场操作、真实体验,学生知道了要探究知识的真谛,就要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搜集资料,整理资料。整理资料也要有方法,列表格整理清晰、明了。这样的环节让学生进一步明白:探究生活现象的本质要有科学的认知态度,要运用恰当的研究方法寻找客观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

三、获得学习经验是学生在广阔的空间中自主学习的有效延续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选择,自主探究,进一步发展各种能力。我们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要教会学生探究的方法,培养他们爱质疑、勤动手、讲合作、能创新的综合素养。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学习经验,形成了探索、创新的学习习惯和品质,才能在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里有效学习,他们的学习能力也才能得到持续的增长。

例如“苹果削了皮后为何变色?”结束部分的课堂实录:

教师:今天我们用文献法,研究了苹果削皮后变色的原因。请同学们交流一下各人的研究报告。

学生交流、汇报。

教师:老师还要介绍一种研究方法,就是实验、观察法。

教师边讲边操作。将苹果的一半削皮,然后分成四块,三块分别放在冷开水、糖水、盐水中浸泡,一块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再把另半个苹果削皮,进行一一对比,看看是否变色。

实验前教师强调:一是分工合作,二是注意安全,三是保持整洁。

学生动手实验,并仔细观察各种变化情况。

教师指导学生填写研究报告,总结并布置作业:事物的发展、变化需要有一个过程,放学后,请同学们再来观察,并将结果填写在表格里。

这节课,用两种研究方法来探索“削了皮的苹果为何变色”的原因,介绍了较为合适的方法后,教师并没有立即让学生尝试,而是告诉学生:知道了方法,要探索到真知,必须遵循研究方法的基本步骤,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事物发展变化的本质原因,形成一种科学思维的习惯和能力。

总之,研究性学习首先要选取一个最大可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适切的课题,这是学生有一个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的前提。为了避免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放任自流,还要凸显研究的方法,让学生明白研究更需要缜密的科学操作步骤和探究知识的科学态度。比如,文献法需要经历选择、整理、分析、提炼等操作步骤,观察法需要定对象、定计划、定观察重点、做记录、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等步骤。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自主探索的广阔空间里透过现象看本质,形成一种有利于终身学习的发展意识与能力。

(田晓玲,扬州市育才小学,225000)

责任编辑:宣丽华

猜你喜欢

变色研究性苹果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变色的真相
变色花
为什么削皮后的苹果易变色
收获苹果
有毒的苹果
拿苹果
会说话的苹果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