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绘画中的意境
2014-04-29张燕燕
从中国画的发展脉络来看,从先秦到现在,画家们在纯朴的自然生命中感受到真谛的艺术生命,从物象的自然美渗透到意象的艺术美中,逐渐酿就了中国画诗情画意的特质。意境是这种特质的凝聚和升华,它滋养着画家的精神生命,是画家独特的审美意识,同时也是画家一直研究和探讨的深邃问题。“何为意境”、“意境之美”等等众说纷纭,观点独特鲜明,都是精神享受的宝贵财富。意境的深刻寓意是画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品位,这些在绘画学习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意境中的“情与景汇,意与象通”是创作的依据,也是欣赏的依据。
一、何为意境
与西方艺术相比,中国艺术偏重于表现,所以提出了意象论。明代何景明在《与李空同论诗书》中说道:“夫意象应曰合,意象乖曰离。”这里的“意”是指物象化了的主体情思,“象”指主体化了的客观物象,“意象”就是指“意”与“象”的相融与契合,情与景的交融,而意境又是意象的升华。意境,就是画家通过描绘景物表达思想感情所形成的艺术境界和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同时它能使欣赏者通过联想产生共鸣,思想感情受到感染。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道:“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这种景是艺术家的各种感知器官的认知感受,这种情是认知感受传达给艺术家后并产生的情感体验,这一过程构成实的景与真的情的交融,才能创造出“写山则情满于山,画水则意满于水”的意与境合、情景交融且感人至深的意境。
二、意境的审美形式
(一)画家的内在涵养
对境象的把握与经营首先体现在创作者自身的修养上,艺术技法的继承与创新,仅仅是艺术家驾驭艺术的一种基本能力,而艺术家的思想境界的高深和艺术修养的高低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造,所谓“一重境界一重天”,这是文人画家超过一般画工的特别之处。就拿吴门画派的仇英来说,他的《清明上河图》虽然是仿自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但是我们都知道仇英如果缺乏这种综合的艺术涵养的话,就不可能也不会有宏伟美观属于他的时代《清明上河图》的。这体现着仇英对前人的借鉴和融合:一是以自身去观察和审阅张择端画中的物象,同时去理解和体会张择端的真实情感,可谓“心心相通”。二是回到自己的时代和环境中又用于改头换面,在前人之法上有所创新,借以物象来传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情景交融,融会贯通。同样在仇英以诗入画的《春夜宴桃李园图》也是如此,剖析诗人,理解诗眼,最后回归自己,以达成一个完美融合诗画一体的境界。可见民族性、时代性和自己的个性共同助长了画家宽广的胸怀和艺术境界的宏大,同时也是一个成功画家所必备的修养和艺术内涵。
(二)绘画技巧的表达
绘画语言和技法的熟练掌握对创造者能否恰到好处地表达内容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墨色的韵味、线条的质感、色调的秀雅、构图的饱满等表达形式决定内容的生动自然和意境的近深宏大与否。由于书画家的艺术自觉性的觉醒,从魏晋南北朝起,“笔墨”一直是画家探讨和不断改进的问题。例如书法界的王羲之的内擫笔法,颜真卿的中锋直笔、上下提按的楷体到黄庭坚笔势飘动隽逸的草书。另外,中国画家顾恺之和吴道子的“疏密”二体,五代董源描绘江南丘陵地带山石土坡的“披麻皴”,南宋李唐山石侧锋阔笔的“斧劈皴”,所谓“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在上述中我们已经分析了仇英的笔墨特点——融合和创造。仇英的线条的流动与精细和干湿浓淡的墨色以及变化多端的皴法是根据江南山水和风土人情因地、因人而异。他的工笔重彩山水画画面有着秀润典雅的文人画的书卷韵味,这不能不说是仇英绘画艺术的独到之处。
中国传统绘画在构图上特别讲究画面的“充实”和“留白”。这就涉及意境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虚实相生。一是“如在目前”的较实的因素,称为“实境”;一是“见于言外”的较虚的部分,称为“虚境”。虚境是实境的升华,体现着实境创造的意向和目的,体现着整个意境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效果,制约着实境的创造和描写,处于意境结构中的灵魂、统帅地位。像倪瓒的《六君子图》构图体现了“阔远”的特点,三段式的构图,近处的小山坡上的树与远处的山以秋水相隔,尤显空灵。画面没有画人,以松桧、柏树等象征文人的性格,比画人还要传神,所谓“无人山水”和“有我之境”的问题。但是,虚境不能凭空产生,它必须以实境为载体,落实到实境的具体描绘上。可以见得虚境通过实境来表现,实境在虚境的统摄下来加工,这就是虚实相生意境的结构原理。
三、结语
深邃的艺术思想内涵与高超的艺术语言技巧的融合共同组成绘画作品中意境的无言之美。就像齐白石的绘画,除了具备表现技巧方面有独到之处外,加上齐白石内在的艺术涵养才使得其作品具有耐人寻味的意境之美。老舍曾请白石老人作画,并要求以查初白诗句“蛙声十里出山泉”为题。画面如何才能反映此句诗的意境呢?齐白石思考了好多天,终于画成了我们现在见到的作品。看过这幅作品的人,无不拍手称绝。画面以淋漓的水墨表现了山峦映衬的山涧,乱石中清泉涌出,6尾蝌蚪摇曳着尾巴顺流而下。作品使人们自然地联想到清泉潺潺,流水将至十里之外;由6尾活泼的蝌蚪自然地联想到在山涧里生活着无数的青蛙。由山泉和蝌蚪便联想起泉声和蛙声,联想中蛙声又伴随着山泉的水流声组成动人的交响曲。以虚写实,画中深邃的意境自然而然的完美的呈现了出来。
参考文献:
[1]单国强. 明代绘画史. 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4.
[2]王伯敏.中国绘画通史.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12.
[3]林木.明清文人画新潮.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8.
[4]周积寅. 中国历代画记. 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6.
[5]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1.
[6]吴锡军.画坛明四家.吉林文化出版社,2009.12.
【张燕燕,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