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育中的生成性课程资源开发探讨
2014-04-29冒晓燕
冒晓燕
《全日制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贯彻执行与小学音乐教育中的生成性课程资源开发密切相关,所以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必须关注生成性课程资源开发。对小学音乐教育中的生成性课程资源开发应注意的几个点进行探讨。
小学音乐教育生成性课程资源开发课程资源除了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外,还是实施课程的必要条件之一,同时是国家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中被广泛关注的重大课题之一。课程资源一般来说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另一部分为课外课程资源。生成性的课程资源主要是在动态过程中形成的课程资源,在音乐教学中主要指在教学这一动态过程中所生成的课程资源。目前,音乐教育仍然存在一定课程范式和局限性,小学音乐教育中的生成性课程资源开发应注意以下几个资源形成点。
一、课程资源形成具有一定规范性
音乐教学中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在任务难易程度上来说是复杂而严肃的,具有一定的约束和規范性。换言之,只有经过特定的规范途径和手段筛选出来的资源才能成为课程资源。生成性课程资源的规范行为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教育哲学,二是学习理论,三是教学理论。
对社会发展需要和进步的方向进行反映,是音乐课程资源必须做到的一点,而在这其中“教育哲学”就是其指引方向,有了“教育哲学”的指引,才能促进教育理想和办学宗旨的更快实现。教育哲学主要是要求小学音乐教育生成性课程资源必须抓住小学生心理,贯穿“培养人”的理念,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基础音乐课程新一轮的改革更加重视对学生素质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这种改革对学生全面发展无疑是十分有益的。所以,小学音乐教育在开发生成性课程资源中必须对“教育哲学”这一层面有充分的考虑。“学习理论”除了包括课程资源满足学生的兴趣外,还包括对学生发展需求的满足。“学习理论”必须立足于学生身心特点和学习规律。通过调查情况可以发现,很多偏远农村小学生成性课程资源就开发的很好,如用易拉罐、啤酒瓶等改造打击乐器,不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尤其是对于一些比较偏僻和贫穷的地区,这种方法不仅有效而且很实用。“教学理论”主要指小学音乐课程资源要与音乐教师的教育学修养保持一致,丽江市教育局对民族音乐文化遗产的挖掘就是对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很好开发,他们将当地一种被称之为“打跳”的民族舞蹈进行改变,通过学生课间操的形式对其加以传播,不仅使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极大激发,同时使民族音乐文化传统与课程资源达到了很好的平衡点,而这其中与教师的教学修养是分不开的。
二、课程资源形成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事物永远是处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中的,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对具体情况做到具体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最直接有效的解决办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生成性课程资源在形成中必定要遵循一定规律,“可塑性”便是其中之一。虽然生成性音乐课程资源在形成过程中有其必须遵循的一定规律,在工作中必须按照约定俗成的方法进行,但这一切的前提条件是在“可塑性”的理念背景支撑下,才能真正做到“会用、够用、适用”。因此,我们必须在“可塑性”理念的支持下,具体分析资源的适用性,才能促进小学音乐教育生成性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
首先,在开发中可以对语言资源加以利用。语言作为教育教学的基本工具,精彩、幽默的语言将给人提供无穷的灵感,且语言所形成的课程资源更加具有魅力。如果教师通过诗歌一样的语言对《牧歌》中那精彩的“故事”进行讲述时,才能使得其中“咫尺之内,而瞻万里之遥;方寸之中,乃辩千寻之峻”的艺术效果得到最好发挥,此时语言便是生成性资源之一,在音乐课程中具有无穷的魅力。
其次,应该对光线资源加以利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光线的改变会带动氛围的改变,给音乐教学增加一定趣味性,这些都会形成很好的音乐课程资源。在教授《生日快乐》歌曲时,教师如果在光线昏暗的教室中点起生日蜡烛然后奏起《生日快乐》歌,美好的烛光、典雅的琴声、温馨的氛围,无疑都是很好的音乐课程资源。
再次,可以对美术资源进行利用。美术与音乐具有一定互补性,美术语言可以弥补音乐语言的缺点,通过美术画面阐述音乐,学生能更好地理解音乐中的教学资源。第四,可以对周边资源进行利用。生活中可成为小学音乐教育资源的因素有很多,尤其是校外资源。比如,南方地区的竹子,学校可以将其加工成二胡、笛子等,在节约成本、锻炼学生创造力的同时独具特色。此外,还可以对音源资源加以利用,如通过塑料瓶对水声和鸣声进行模拟等。
三、课程资源形成具有一定的可教性
自然界的资源很多,并不是每一种资源都能成为课程资源,而是需要我们自己去提炼、加工,才能凝练出适合于教学的课程资源。也就是说,课程资源的形成具有一定可教性,只有具备可教性,这种资源所提炼出的结晶才能成为小学音乐教育中的生成性课程资源。比如,众所周知的二胡,这种乐器的功能最初是江湖卖艺,因此很难登上大雅之堂。而在民族音乐家们的不断改造下,一批融入小提琴等演奏技巧的二胡曲目不断诞生,使其成为能够跻身进入小学音乐教育生成性课程资源之中。我国民族音乐文化资源丰富程度超出想象,在继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今天,如果要在音乐课堂中引入那些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资源,并使其在音乐教学中被有效传承,就必须将这些传统音乐资源进行改造和提炼,能应用于课堂,具有可教性,它们才能成为小学音乐教育中的生成性课程资源。民族音乐文化只有经过一定“扬弃”,才能得到可持续地发展。除此之外,小学音乐课堂还可以对当地的音乐课程资源进行充分地开发和利用,以当地的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导,对社区人士、学生家长和其他人员积极引导使其能够参与其中,进而促进地方课程和小本课程资源的形成。同时,这一举措还能使教育与生活、学校和社会、学生与家长、知识与实践之间的对立被消除,将所有因素统一和联系起来。
作为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提出的重要课题之一,课程资源是否能成功对我国基础课程改革能否顺利进行有直接影响。音乐教育是国内教育发展最热门的领域之一,尤其对小学生来说具有至关重要发展意义。因此,小学音乐教育必须重视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
参考文献:
\[1\]郜凤.我们如何应对生成性教学资源\[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2,8(08):46-47.
\[2\]张文君,姜琳.论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目标达成及存在的问题\[J\].新世纪剧坛,2011,(01):108-109.
\[3\]刘瑞芳.论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隐性功能\[J\].当代教育科学,2010,7(14):60-61.
\[4\]刘迎杰,张小将.儿童艺术活动中的生成性资源价值探析\[J\].教育研究,2011,2(04):73.
\[5\]黄丽君.生成性课程观下的资源开发路径\[J\].上海教育科研,2012,4(04):155-156.
\[6\]李艳霞,蔡淑兰.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0,3(06):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