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术活动中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2014-04-29朱艳
朱艳
幼儿创造力活动的主要特征就是充满探索性。他们对什么都想知道,什么都要自己来触摸一下,这种好奇心最容易把幼儿引向创造画的活动中去。而作为幼儿审美化艺术教育的重要学科——美术活动,以它具有形象性、情感性、表现性和创造性等特点,幼儿乐意接受。幼儿园把美术演绎为一种活动,一种游戏,幼儿在活动与游戏中,充满乐趣。这有利于儿童创造力的开发。
美术活动幼儿创造力一、幼儿创造力的定义和特征
创造力的定义有多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把创造力定义为“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林崇德1990)。学前儿童的思路极其广阔,想象性思维十分活跃。幼儿创造力活动的主要特征就是充满探索性。他们对什么都想知道,什么都要自己来触摸一下,这种好奇心最容易把幼儿引向创造画的活动中去。
而作为幼儿审美化艺术教育的重要学科——美术活动,以他具有形象性、情感性、表现性和创造性等特点,幼儿乐意接受。幼儿园把美术演绎为一种活动,一种游戏,幼儿在活动与游戏中,充满乐趣。这有利于创造力的开发。
二、如何在美术活动中促进幼儿的创造力
(一)美术课题的选择对幼儿创造力的影响
1.在美术活动中尊重幼儿想象,给予他们创作的空间
美术如何选题是很重要的,它能决定幼儿思考的难度和创作的范围。过去教师在教幼儿画直线时,常常用命题“小草”,幼儿在教师事先画好的小鸡图下面添加上几根短直线。这样的命题,不仅老师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准备,而且与孩子的实际生活经验联系不大,更重要的是不利于幼儿创造力的发挥。而我在尝试教幼儿画短线时,则选择了跟幼儿生活更为贴近的命题《下小雨了,下大雨了》。当老师说“下大雨了”,幼儿边随自己的意愿尽情地用直线或点来表示,老师说“雨越下越大”,幼儿便根据观察过的情境用力画长线条……这时老师只用提示,而幼儿却可以围绕课题,结合他的生活经验按自己的意愿去想象、去发挥、去表现,幼儿得到极大的满足,每个人的画面内容也都不一样。
2.注重美术课题的关联性和系统性,便于幼儿联想迁移
一般教材中的美术活动比较忽视活动与活动之间的联系,跨度大,没有系统,因此,幼儿的创造能力受到知识能力的局限,得不到发挥,创造想象没有基础。鉴于此,在设计活动时应注意到美术活动的序列性,也就是注意整体教学结构和系统性、由简到繁的分散性、思维能力的扩散性、主题范围的相关性、教学难点的分散性、技能技巧的综合性、创造力发挥的循序性。所以我们尝试在一段时间内相对集中学习一个单元的序列。
(二)美术活动形式的多样化
在美术教育活动中,各种教学形式有其各自的特点和教育功能。以往的美术活动程式化明显,目的性单一。在这种活动中,幼儿基本处于被动状态,要真正进行个性化的、有创造性的表现是困难的。这种活动还会使幼儿对某种工具产生偏愛或向单方面发展,从而影响幼儿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丰富幼儿美术活动的组织形式和表现形式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宽松式、游戏式的美术活动,比如在大布条上泼墨作画,或是在地上用脚踩画,还可以让幼儿用小树枝、小木棍、小木棒等在松软的沙地作画纸。这样,幼儿会更放松、更自由,思维更活跃,有助于幼儿更主动地进行个性化的创造。
(三)运用多种美术工具材料,吸引幼儿从事各种创造性美术活动
首先,要注意选择幼儿能够用他们的感觉来探索的材料、能够操作的材料、能够用不同的方法适用的材料,让幼儿将思维与所运用的工具联系起来。运用工具的过程,不仅是技能训练,也是创造性的培养。如在“田园风光”的环境创设中,教师首先提供了蜡笔、毛笔、纸张、颜料、树叶、布角、挂历纸、纸盒、橡皮泥、牙签、毛线等用于美术活动的充足材料,并鼓励孩子自主选择、自由创造。(1)在创设过程中让幼儿参与进来,对幼儿创造力的发挥十分有益。(2)孩子们用纸盒做房子,四周是用橡皮泥捏成的鸡妈妈与一群活泼可爱的小鸡,橡皮泥上插上树枝成了篱笆。一幅充满创造力的“田园风光”就展现在我们眼前了。
其次,提供可变通的材料,给幼儿创造潜能的发挥留有余地。创造不是凭空出现的,是在幼儿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在产生创造需要的前提下,由创造动机开始进入创造情景的,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想象,在原型的启发的作用下豁然开朗实现的。因此引导幼儿创造活动时,应注意提供一些可以变通的材料,来刺激幼儿创造的灵感。
(四)将传统教学进行革新,变范画示范作画的传统模式为感知理解作画,创设丰富多彩的创造性机会
长期以来,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存在不少妨碍幼儿思维想象和创造力发展的做法。改变这一状况就要把幼儿从被动模仿中解放出来,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注重幼儿的学习过程,引导幼儿大胆表现、自由想象,让幼儿画其所爱,画其所想,使幼儿按自己的兴趣由感而发、由情而画,从而使幼儿对美术活动怀有强烈的兴趣和创作热情,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提出一些线索作为孩子思考的起点,使其展开想象,大胆创作。
1.走进社会、自然大课堂,在理解中创造、作画
充分利用幼儿园周围的社区、公园、商店等,带领幼儿去观察去领悟,以丰富的美术活动的创造性感性知识,也是为幼儿提供了活跃思维的创造性机会,同时也让幼儿感到美的事物无处不在,体验到美的东西可以通过美术活动表现出来。实践证明,幼儿看了各种花,就由此画出眼中与心中的各种奇特的花;看了水果,就由此画出了眼中与心中的多种水果;看了房子,就由此设计出奇特的房子。
2.充分利用重大节日
充分利用重大节日,进行创造性美工活动,既可以对幼儿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进行审美素质的培养,也可以为幼儿提供创造性机会。“三八节”开展美工活动,给妈妈制作礼物,表示对妈妈的爱;“六一”节开展美工活动,制作给小朋友的礼物,表达儿童节日的快乐;“十一”国庆节开展美工活动,给祖国披上节日的盛装;“老人节”“元旦”均可开展美术活动。
3.创设再创作的机会
(1)通过讲故事再创作。故事创作画《小姑娘和大拖鞋》,可将前半个故事,让幼儿通过想象去续编故事。想象“小姑娘被大拖鞋载上天,老鼠从鞋子中钻出来,大拖鞋落下来,一群小鸟叼着小姑娘飘在空中然后把小姑娘送回地上”以后的故事。幼儿在提供的这种机会中,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你一言我一语,慢慢构成了后面的五幅画。这里当然少不了老师的引导、启发,但教师作用仅仅是引导与启发。
(2)先命题再创作。绘画“我的梦”,这是一个命题。先让幼儿自己去画,然后让幼儿互相审视交流,像讲故事那样说说自己有趣的梦。这是把美术创造力化为语言创造力,继而又能促进幼儿美术创造力的开发。
(3)听音乐再创作。让幼儿对音乐的感受用画来表示进行再创作。欣赏门德尔松的《春之歌》后,让幼儿通过感知、体验,激发创造性思维,竟画出了“春姑娘穿着美丽的花衣在花丛中跳舞”。尽管画得有些粗糙,但这种带有创造力的画,正是我们所希望见到的。
参考文献:
\[1\]中外美术教育的比较研究.
\[2\]体现综合素质培养目标的幼儿美术教育.
\[3\]庞敏.浅谈对幼儿美术教学的认识.
\[4\]四川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