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

2014-04-29姚敏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4年11期
关键词:生物学科人文精神人文

姚敏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文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某种程度上唯科学主义唯理性主义的泛滥也导致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有些问题甚至直接威胁到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近些年来,人们对科学理性主义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许多教育学者越来越认识到在科学领域进行人文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性,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已经成为现代教育面临的迫切要求。生物学科是一门具有人文意义的自然学科,在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的研究对象就是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问题。

初中生物人文素养培养策略从初中生物课程设计要求中可以看出,对于学生的生物学习,必须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学生作为“人”的培养。生物教育不仅仅是科学教育,更是关怀人类、关心社会的人文教育。基于此,当前对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进行研究亟为必要。

一、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1.课堂上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美好的事物总能使人感到轻松、愉悦,使人升华。生物学教学中的美无处不在,教材中的图片,优美的诗歌文字都是很好的美育材料。比如,初中生物教材中讲藻类植物时,让学生领略教材中所描绘的“西湖春色归,春水绿如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绝色景象;而“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橘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能帮助学生理解温度影响植物的生理和分布的知識;在讲植物向光性时有“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的佳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则优美地展示了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这一真理,初中生物教材中还有很多散文式的段落,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大声朗读。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还能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2.通过视频和大自然本身感受自然之美

课余时间给学生播放视频,如央视纪录片《森林之歌》《生物圈》等,学生可以从中欣赏到祖国不同地区、纬度如长白山、秦岭等的自然风光并感受到画面的美好和生命的真谛。

让学生经常在课堂之外亲临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美丽壮观的景色和形形色色、千姿百态的生物。有婀娜多姿的花草、水面上优雅的天鹅、空中飞翔的大雁、生物缤纷绚烂的色彩,从中感受大自然中花草树木,鱼鸟蝉虫的和谐,感受生活的美好,感受生命的神奇和宝贵。

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一方面,可使得教学内容活泼,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兴趣、更好地理解生命科学;另一方面,赋予学生生物学的眼光,从而有更广阔的文学视野,也可以给学生提供从人文的视角去看待生物学问题的素材,更重要的是赋予学生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时刻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与此同时自身的修养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在探究和实践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的一些微小改善,但我认为要让人文素养真正内化到一个人身上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为有力的措施,因此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方法和范围都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完善,其最终的意义是人文素养能切实影响到每一个学生的终生发展。

二、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初中更多的是培养学生对生物的感性认识而非纯粹的理性认识,初中生应当更多的认识身边的生物,认识生物大概或者处于什么环境之中,如何行动、如何生存。初中的探究更多的以验证性的试验探究为主(很多知识虽然已经非常成熟了,但是对于学生来讲,也是未知的,这同样是一种探究),教师给出一些材料,由学生自己亲自验证其正确性,从而对所学的东西有一个整体而深刻的把握,了解“真正”的生物,而非课本上的彩图。在教材中列了一些探究实验,其中有很多是很有趣的,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和好奇心。通过这些有趣的动手实践,不仅让他们对所学知识更加了解,更重要的是启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建立了对生物学科的兴趣。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结合生物学科的特点,充分发挥实验的功能。生物学本身就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而试验在生物学科的学习中占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在初中教育中,要培养学生们对生物的感性认识,实验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在生物教材中,实验分为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和课外试验。充分利用这些实验,对于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创设有效掌握知识的学习环境,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育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质都有非常大的作用。

借此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永不言弃的精神。实验有时即使付出了艰辛,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并不理想。这正好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毅力和意志,让学生懂得科学成果的取得不是轻而易举的,历经失败后的成功更应懂得珍惜。

三、通过树立科学世界观,引导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初中生首先是未成年人,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很模糊或是还不成熟,因此可塑性也非常强,若得到好的引导应该能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

1.充分使用教材内容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其教材中阐述着人类乃至各种生物诞生、发展的基本规律,例如《细胞结构与生活》《人的生殖和发育》《生命的诞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层次》《生物的进化》《珍爱生命》等。其中生命的诞生经历了细胞分裂、分化、生长、发育、衰老、凋亡的复杂过程,记录了事物从微观到宏观的发展过程,解读了生命的本质,体现了科学的世界观。生物的进化讲述了生命从诞生到进化成现在形形色色的生物经历了上亿年,证实了每一种生物都是那么的来之不易。生物科学发展到现在更是经历了多少科学家的不断探索和反复求证。例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培养超级稻期间所经历的几十年的辛苦探索,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是经历了无数科学家的心血,还有更多甚至是鲜为人知的人在默默的工作着。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这些内容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即:实事求是,珍惜生命,不管是自己还是他人或是其他生物的,有不怕挫折勇于探索的精神。在课堂上利用教材内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能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让学生搜集资料和做社会调查

让学生在报纸、杂志、网络上搜集有关未成年人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事例,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最后开展全班讨论会。针对青少年一部分性格冷漠、无视生命、精神无所皈依、受挫力差、意志力薄弱、没有社会责任感,各种恶习设立两个讨论主题,分别是“你认为形成问题少年的原因是什么?”和“生命在我眼里”,通过大家的讨论最终总结出珍惜所有生命,不怕挫折、勇于探索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猜你喜欢

生物学科人文精神人文
人文
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境体验教学
第十届食品与生物学科高水平SCI论文撰写与投稿技巧研修班招生简章
高三复习中生物学科的备考建议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生物学科思想再认识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