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语文课教学“以学生为主体”

2014-04-29刘帅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4年11期
关键词:以学生为主体主导作用主体

刘帅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就必须实行开放民主式的教学,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必要的点拨和指导。学生也必须解放思想,抢占课堂主动权,敢于动脑、动口、动手,善于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并乐意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真正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全面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体参与型教学。

语文主体教学 素质 主导传统的语文学习方式的特点是:课堂是一个封闭的狭小世界,以教师为主体,以书本为中心,学生变成一群完全的接受者,教师牢牢控制着自己预设的课堂。新课程教育改革的实施,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就显得尤为迫切。我认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关键是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21世纪是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社会日新月异高速发展变化的新世纪。它将掀起人才的激烈竞争,使人的生存面临新的挑战。要想在新世纪立足竞争的潮头,做时代的弄潮儿,就必须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广大青年学子在新的机遇与挑战面前必须努力学习新时代的知识,培养适应时代生存发展的创新能力。作为教师,则担负着努力培养打造适应新世纪发展的新时代人才的艰巨任务。而作为培养人才的教师,要想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就必须对教育教學进行改革。对那些迂腐陈旧.不合适宜的教育方针、政策、教法、教育模式,进行适应对代的革故鼎新,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适应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培养适应社会的新型人才。并且把“应试教育”变成培养“个性”发展的新型素质教育。我们今天教育改革中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实践活动,正在成为广大教育同仁的共识。大家一致认为,只有把传统教育中优秀教育教学成果和西方先进教育教学成果结合起来,按教育规律办事,才是新时代的教育,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笔者就是一位坚持这一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工作的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今回顾一下我在教学实践中应用这一理论进行教学实践的状况,探讨一下落实它的具体措施、取得的成果以及进行中学语文课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实践研究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一、让学生主动探索

1.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过去的语文课常常是学生被老师的一连串问题牵来扯去,完全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其不知,“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常常由疑问开始。课堂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是训练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和过程。同样问题,由教师提还是由学生自己提?绝不一样,往往是学生提比教师提效果好。

2.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要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动探索者,关键还在于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多给学生一点时间,让学生充分动口、动眼、动脑、动手、查字典、写要点、划批注,教师适时设疑激趣,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积极状态。

二、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学生为主体,不是不要老师的“主导”作用。一般说来,教师的认识先于学生、高于学生。而学生心理特点又不同成人,加上本身知识有限,单靠自学是有困难的。因此,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也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以下几个方面:

1.在明确教学目标上起主导作用。没有目标的学习是盲目的学习,教师在进行每一课教学时,都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制订合适的教学目标。

2.在设计训练技巧上起主导作用。教学是门艺术,新鲜有趣。不同凡响的教学环节,独具匠心的技巧设计,不仅使学生爱学、乐学,而且可以化知识为能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教学训练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把握要领,提高读、说、写的能力。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领悟和运用技巧,教师要抓住训练中的点点滴滴加以归纳、综合、提炼,并在总结中渗透学习的本领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3.在精讲教学环节中起主导作用。教师讲解要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在学生有所理解的基础上做些升华性的讲述,以提高学生分析、概括和灵活运用的能力。讲解一定要做到精当、简捷、明了,其作用多半具有引导性和示范性。

三、摆正教与学的关系

教和学是矛盾关系。对学生来说,教师的教是外因,学生的学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才起作用。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教师要为学生服务。要摆正教与学的关系,首先做到尊重学生。教师要放下“师”架子,视已为普通一员置身于“主体”之中。教师还要具有科学的态度,从实际出发,按着学生认知规律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体验到进步和成功的快乐。首先,教师要照顾好后进生,课堂不要有“被遗忘的角落”。其次,做到多向交流。教学中要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结构为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讲教师听和学生之间交流的三向结构。再次,做到环境宽松。教师在课堂上要交换角色,使学生产生平和心理,从而形成一个无拘无束、和谐融洽的教学环境,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最佳氛围。

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早在春秋时期,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就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人们在认知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继而解决问题。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思维动力,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由此可以看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使学生想前人所未想,做前人所未做,不人云亦云,能在学习中发挥主体性作用,表现自我表现。因此,要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学习逐条性作用,就应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例如,在教学《山的那一边》一课时,我让学生在预习课文时我自己发现的问题或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在课堂上再一一展示出来。有的学生说:“我觉得文章写得很乱,感觉没有一点条理。”也有的学生说:“我觉得文中有些引号好像只有前引号而少了下引号,不知道对不对?”课后更让我思索到,教师在新课程教学改革时更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展示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时,更应提高教师主导作用,在深入研究课文的基础上,高瞻远瞩地引导学生去讨论、去质疑,要善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敏锐性,提高质疑的质量。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要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其前提就是必须为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在这一基础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最终在课堂上发展他们的主体性。

猜你喜欢

以学生为主体主导作用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地方人大怎样发挥立法主导作用
浅谈“以学生为主体”的中职学校班级管理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地方人大进一步发挥立法主导作用的思考
“以学生为主体”在中职护理专业《生理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
浅析教师主导作用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