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与写作的结合
2014-04-29陈芳
陈芳
在目前的中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处于不被重视的尴尬地位。文章认为,可以通过将课外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高相结合来解决这一问题,以写作为指导和目标促进课外阅读,以课外阅读为基础提高写作能力。
中学语文教学课外阅读写作能力结合一、以写作促进课外阅读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可见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读书多、阅读能力强的人,写作能力往往很强。相反,读书少的人则很难写出好文章。因此,我提倡以写作作为指导和目标来促进课外阅读。
(一)扩大课外阅读,重视语言的积累
语言积累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如果仅仅依靠课堂教学就远远不够。所以中学生必须广泛阅读才能逐渐提高语言素养。教育部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各个学段的课外阅读量,它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做到丰富语言的积累。
(二)区分精读与泛读,重视精读经典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中学生可选择的课外书籍非常多,对于所有课外书籍都进行精读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因此,区分精读与泛读,重视精读经典十分重要,教师应该发挥应有的引导作用。
对于泛读的课外书籍,应指导学生将重点放在语言的积累、视野的开阔、情操的陶冶等方面。另外,在泛读课外书籍中也应该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在快读阅读中搜索有用信息在现代社会中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能力。对于精读的课外书籍,教师必须做好挑选甄别的工作。教师应推荐学生阅读一些适宜的经典书籍。依我的教学经验,适宜精读的书籍应当以散文为主,精读散文有几个好处:一是篇幅较短,不用花费大量时间;二是散文的写作线索较为明显,适宜中学生理解和分析;三是散文接近中学生写作的文体,利于学生吸收模仿。总之,课外阅读应区分精读与泛读。
二、以课外阅读指导写作
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说:“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课外阅读抓得好,对学生写作帮助很大,文章写得好的同学恐怕多半得力于课外阅读。”如果说把阅读看作是信息的输入的话,那么写作就是信息的输出。信息的输出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先前的信息输入。由此可见,以课外阅读为基础进行写作是可行的。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我认为以课外阅读为基础进行写作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一)锤炼语言文字,注重语词与文采
语言文字是写作的基础,恰当地使用语言文字是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但语言文字的正确使用并不是通过有关语法教学就可以完全实现的,而是需要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在语言的使用中掌握用法。语言的生命在于运用,只有理解了语言在运用中的含义,才能明晰其用法。文章好不好的一个重要体现是看文章是否有文采,文采依靠的是积累。
通过课外阅读,尤其是大量地泛读,学生可以积累大量的辞藻和词语搭配,也可以对语句的表达方式有更深刻的认识。具体来说,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两个方面:首先,使用怎样的词语;其次,怎样将这些词语以何种方式组织出来。前者涉及用词,后者指向成句。大量的泛读可以使学生在这两个方面有潜移默化的提升。
(二)精构篇章框架,展现文章脉络
相对于上面的语言要求来说,这里涉及的是写作更高层次的要求。好的文章不仅仅在于遣词与造句,更核心的在于文章要表达的思想和思想表达的线索与层次。在写作中,这就体现在怎样设计篇章结构的问题上。所谓写作之前要“胸有成竹”就是强调在写作具体材料之前要有对文章篇章框架的设计和规划。
掌握这种篇章规划能力对于中学生来说是非常难的,依据我的教学经验,中学生写作中最缺乏的就是这种能力。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应该通过课外阅读的精读来解决。之所以推荐学生课外阅读中要精读名家散文,就是想让学生通过对名家散文的认真分析与研读来逐渐领悟文章篇章结构的框架方法与技巧。在精读了一些名家散文后,学生模仿其行文方式多加练习,便可以大大提高这方面的写作能力。
三、以阅读提高读写能力的措施
阅读与写作是密切相关的。阅读是吸取,理解;写作是倾吐,表达。只有博览群书,才能泉涌笔端,语出惊人。有人说阅读是“收入”,写作是“支出”,这话是引人深思的,没有收入,怎么能支出?不广泛的阅读,怎么能提高写作能力?只有多读,才能积累词汇,增加语言表达能力,改变那种苍白无力的学生腔。读得多了,各种语言风格都能接触到:鲁迅的深刻犀利;朱自清、冰心的优美清新;老舍、周立波的通俗而风趣,都会在脑海中留下印象,讀得多了,写作时生动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就会像那“源头活水”,源源不断地流淌出来,有益的课外阅读,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活跃思维,陶冶情操,发展能力。但是有些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不能令人乐观。个人的兴趣不同,阅读的目标,内容也不同,单人的兴趣并非天生,他是可以逐渐培养的。对于课外阅读来说,兴趣是进入艺术境界的“导游”。常言道:“兴趣是做好的老师”。因此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就从兴趣——求知欲下手。
首先,要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阅读。教育家孔子提倡“因材施教”,对于学生,就应该根据他们的年龄、心理、思想水平进行安排。就我们所讲的内容来看,不能把课外和课堂想分开。学了《鲁提辖拳打郑关西》之后,布置了课外阅读,很多学生找了有关《水浒传》的片段故事看。阅读面要拓宽,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的阅读的主要对象,但光看文学作品还不够,自然科学的、历史知识的、思想修养的,都应该看一些;古代的、现代的、中国的、外国的、长篇的、短篇的、文艺的、科技的都可以广泛涉猎。总之,阅读面要宽,兴趣要广,像蜜蜂采蜜一样,遍采群花,才能酿出最香甜的蜜来。不仅如此,还要养成读报的习惯,坚持每天读报并经常浏览适合青少年阅读的杂志。
其次,指导督促学生做课外阅读笔记。俗话说的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看书时要眼到、心到、手到,边看边划记重要语句,在书边做简要分析,摘抄警句和有关资料。在教学中我提倡看完后归纳内容,写写提要,写写心得体会,只有这样读书,才能真正读进去,读一本有一本的收获,做读书笔记,有助于学生巩固记忆,积累宝贵的材料,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要持之以恒,就会有收获。
总之,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项艰苦的工作,成功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如何结合课外阅读教学,提高学生读写能力,使学生既有遣词造句之功,又有布局谋篇之劳,对我们每个教师,都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把学生放到广阔的课外阅读的天地里自由驰骋,按照“把着——扶着——放手”的规律坚持训练,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