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638在菏泽地区的种植表现及配套栽培技术
2014-04-29张桂花等
张桂花等
摘要:为摸清K638在菏泽地区的特征特性及适应性,通过2011~2012年在菏泽市农业科学院的生产示范试验,结果表明:K638出苗快而整齐,生长势较强,植株塔形,抗病虫性好,生育期适中,现开花结铃集中,结铃性好,铃卵圆形较大,后期不早衰,吐絮较畅,易拾花;其籽棉产量、霜前籽棉产量、皮棉产量、霜前皮棉产量2011年分别比鲁棉研28增产9.26%、8.10%、4.44%、2.96%;2012年分别增产6.31%、6.73%、5.78%、5.08%;适宜菏泽地区种植。并提出了配套栽培技术。
关键词:K638;菏泽地区;种植表现;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62.037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2095-3143(2014)04-0051-04
DOI:10.3969/j.issn.2095-3143.2014.04.014
0引言
K638是山东棉花研究中心2010年育成的棉花常规品种,系石远321与鲁棉研18号杂交后系统选育。2011年山东省菏泽市农业科学院引进该品种进行试验示范,旨在摸清其特征特性, 探讨K638在鲁西南棉区的高产优质配套栽培技术。
1 试验概述
试验于2011~2012年在菏泽市农业科学院棉花试验田进行。该试验田地势平坦、土层深厚,为粘壤土质,肥力均匀。试验设K638和鲁棉研28(对照,为当地广泛种植的优质常规棉品种)两个处理,随机区组排列, 3次重复, 小区面积为66.7m2。采取地膜覆盖精播种植方式, 密度48000株/hm2,其他管理按照当地相应种植方式的高产栽培要求进行。
试验两年均是基肥施干鸡粪 1500 kg/hm2、尿素75 kg/hm2、磷酸二氢铵225 kg/hm2、硫酸钾300 kg/hm2;2011年7月26日追施尿素37.5 kg/hm2、磷酸二氢铵150 kg/hm2、硫酸钾187.5 kg/hm2, 后期补施盖顶肥;2012年7月18日追施尿素75 kg/hm2、磷酸二氢铵150 kg/hm2、硫酸钾150 kg/hm2,后期补施盖顶肥。
试验调查品种出苗期、开花期、吐絮期,各期到达时的生长势和整齐度;分别于6月中下旬和8月中旬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发生高峰期分级调查枯萎病和黄萎病发生情况;在9月10日左右进行株高、果枝数、单株结铃数的调查,同时记载品种的株型、铃型、叶色和叶大小;生育期间进行三桃调查和抗逆性观察;收获后考种,进行产量、品质统计分析。
2 气候状况
2011年花铃期前期,温度、雨水适中,光照较好,棉花坐铃较好;花铃期后期,8月中下旬以后一直到吐絮后期,由于天气一直持续阴雨,光照不足,绝大多数品种下部烂铃严重,造成棉花减产,棉花产量普遍低于往年,理论产量与实际产量不符。
2012年花铃期前期,温度适中,光照较好,但雨水较少,棉花出现干旱迹象,7月4日的降雨才使旱情得到缓解;花铃期中后期温度、雨水适中,光照较好,虽然台风登陆频繁,个别地区雨水偏多,但对鲁西南棉区影响不大。整个试验期间光照较好,棉花长势好,开花早,坐铃多,吐絮早,产量、品质好于前两年。
4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K638出苗快而整齐,生长势较强,长势好,生长发育迅速;耐枯萎病和黄萎病,对棉铃虫有较强的抗性;生育期适中,现蕾、开花集中在6月上旬至7月上中旬,开花结铃也相对集中;结铃性好,上桃快,铃卵圆形、较大,以伏前桃、伏桃为主,秋桃比例较小;植株紧凑塔形,后劲足,不早衰;吐絮较畅,铃壳薄,衣分高,易拾花;籽棉产量、霜前籽棉产量、皮棉产量、霜前皮棉产量2011年分别比鲁棉研28增产9.26%、8.10%、4.44%、2.96%,2012年分别增产6.31%、6.73%、5.78%、5.08%;适宜在鲁西南棉区种植。
5 配套栽培技术
5.1 适时播种
适宜播期为4月25日前后。采用地膜覆盖栽培, 播前喷施乙草胺进行化学除草[1]。
5.2 合理密植
根据土壤肥力条件和品种特性确定合理种植密度,一般为45000~52500株/hm2, 等行距种植,保证田间通风透光良好[1]。
5.3 平衡施肥
K638生长发育快, 结铃多,增产潜力大, 需肥量相对较大。一般底肥施农家肥3000~4500 kg/hm2或饼肥45~75 kg/hm2, 尿素75~150 kg/hm2, 磷酸二氢铵300~375 kg/hm2, 硫酸钾150~300 kg/hm2;为确保多现蕾要稳施蕾肥,一般追施尿素150 kg/hm2或棉花配方肥300 kg/hm2;花铃肥追施棉花配方肥450~525 kg/hm2,以利于多成铃, 增加铃重;棉花生育中后期要叶面喷肥,一般喷施以硼肥和磷酸二氢钾为主的多元复合肥3~ 4次,并要求做到喷施均匀、细致, 以保持叶片功能, 增加铃重, 防止叶片早衰。
5.4 适时化调
根据棉花长势长相, 天气情况和棉田的墒情, 适时适量进行化调。一般蕾期用缩节安7.5~15 g/hm2, 花铃期喷缩节安15~30 g/hm2, 打顶后7天喷缩节安30~60 g/hm2。
5.5 科学整枝
应及时抹去赘芽和打顶。打顶心一般于 7月25日左右,打去1叶1心,长势弱的早打,长势旺的迟打。8月15日左右彻底打边尖,剪去空枝,以减少养分的消耗,同时提高棉田通风透光能力, 改善棉田小气候, 防治棉田烂铃及植株早衰。
5.6 病虫害防治
根据该品种对棉铃虫抗性较强的特性, 一般只需防治二、三代棉铃虫,棉蚜、棉盲椿象、烟粉虱发生较重时, 要及时进行防治。可选择用45 g/L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防治棉铃虫;用30 g/L啶虫脒750 ml/hm2和18 g/L阿维菌450 ml/hm2兑水喷雾防治盲椿象;用燕化扫飞(吡蚜酮+稀啶虫胺)兑水叶片正反两面均匀喷雾防治烟粉虱。同时注意各种农药要交替使用, 以免害虫产生抗药性。
5.7 适时采摘
当大部分棉株有1~2个棉铃吐絮时,即开始采摘。以后每隔七八天采摘1次,不得采摘笑口棉和剥桃棉。雨前要及时抢摘。要做到分收、分晒、分存。
参考文献
[1] 夏志明,杜建,常继龙,等. 中棉所41提高系在关中地区种植表现[J]. 中国棉花,2006,33(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