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人才的自我修炼
2014-04-29徐琳
徐琳
在时代变革的新时期,我们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能力以在社会上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方法肯定很多:学会营销自己,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社会需求相结合起来;学业上更上一层楼,可以获得更好大学的更多优势资源;走出象牙塔,参加社会实践、出国旅游,见识更广阔的世界……
我上世纪90年代考上大学的,历经12年的艰苦学习,拿到录取通知书的一刻全家人都非常激动,打开通知书以后却都愁眉不展了,对周总理的母校南开大学,大家都非常认同,但对于专业“市场营销”全家人却展开了大讨论。
当时,“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的观念盛行,传销大行其道,“靠嘴皮子吃饭”的推销员已经开始让大家产生了反感。我上学的那一天,妈妈眼泪汪汪地送我:“孩子,从今以后,你就要去当推销员了。”
推销与营销的故事
带着家人立志要转专业的叮嘱,我走进了南开大学。市场营销是我们上大学的第一节课,时任系主任的韩德昌教授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想问问大家,有多少人知道,推销和营销有什么区别?同学们各抒己见。最后韩教授一语道破大家的疑问,营销是以需求为根本出发点,而推销则是以产品为推销点。当时他还举了个例子,以塑料行业为例,传统的推销概念是我们厂生产什么我们向市场卖什么,营销的概念则是调研市场需要什么,我们生产什么,然后向市场提供什么。他以南北塑料厂的差别来看,北方的塑料厂仍然坚持推销的概念,多数都倒闭了,而南方的塑料厂因为成功转型,适应市场,符合消费者需求而更加兴旺发达。
从这两个概念中来看,作为一名高中生,也应该认识到要“营销”自己,而不是“推销”自己,这个概念的根本是要知道高校的需求,即高校希望找到什么样的学生,甚至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都是非常关键的,“死读书、读死书”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从我看来,十八大以后,高考改革势在必行,“唯分数”录取也是高考重点改革的地方。综合素质、高能力导向将成为社会、高校需求的核心。
啤酒广告的启发
我再讲第二个案例,关于啤酒广告。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在生活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广告,啤酒广告的位置一般放在哪儿?都在什么时候看到?喜欢体育的同学往往都会想到,啤酒类广告通常在体育赛事类节目中间插播或者进行赞助,大家想一想,为什么啤酒广告不在夕阳红节目后播出?一听到这,大家都会哈哈一笑,但细想其中的道理,啤酒的主要消费群体是男性青壮年,他们喜欢什么——体育比赛,因此啤酒广告必须在他们喜欢的节目中插播,这样看到的人才有效果,如果啤酒广告在夕阳红节目后面插播,看到这个广告的就可能多数为老年人,那就达不到广告的效果。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两个道理,第一,做事要抓重点,讲方向,往远看,如果战略失误,将全盘皆失;第二,人各有优点,要合理利用自己的兴趣、优点,把自己放到合适的位置。道理很简单,但我们在生活中却会往往存在这方面的失误,比如孩子对音乐根本不感兴趣,而家长看到别的孩子学,也非逼着自己的孩子学,孩子爱学美术,家长却因为厌恶极力反对,那就相当于把啤酒广告放到了夕阳红节目后面。
如何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如何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读书是一个捷径,微信上讲,人生不能做的两大傻事——“不读书、不锻炼”,我很认同这种说法,但其实还应该加一句,读书要读好书,锻炼要适合自己,也很关键。孩子在上大学以前,是重点积累基础知识的重要时机,但要应对考试就难免要以教材为主,但读书绝不能仅限于教材,而应多进行拓展阅读。从目前的选拔考试来看,自主招生、特长招生等等就以考查范围广为主,这些辅助类考试就是为了避免招收“高分低能”的学生。
提升综合素质的另外一个重要途径是扩大视野。只有扩大视野才有更多的选择权,见过的多才能知道什么是适合自己的。我曾经于2009年带队到美国伯克利大学参加INTEL创新大赛的全球决赛,当时代表中国参赛的队伍主要有清华、南开、上交大三所学校,其他共有来自全球各地的30余支队伍。
先说说国外队和国内队的区别,因为是一个创业比赛,因此国外来的队伍多数为已经毕业正在创业的学生,他们的项目全部是已经在创业进行中的实际项目。国外队伍所有的数据都是真实的,都是经历市场考验的,而只有中国和日本派出的队伍是在校大学生,项目多数为概念性项目,也就是凭空想象出来,还处于未投资或寻找投资的状态。国外的队伍明显经验更老道,更成熟,视野也更为广阔,创新性更强的项目多体现在创新上;相比而言,国内的队伍则略显稚嫩,但所有的项目从设计、实施,到预期都非常地符合规律,项目整体设计基本没有漏洞,只是创新意识不明显。
再说说国内的三支队伍,清华大学极为重视,除带队老师外,还派出了指导教师等若干随队人员,四名学生绝对是国内的顶尖学生,他们不但英语好,而且文化知识渊博,但他们却略显紧张,非常重视比赛的结果,四名学生在比赛期间基本处于备战状态,压力都写在他们的脸上,这就是清华的个性。清华的四名学生有两名有国外交换经历,课业能力非同一般。再看上海交大的四名学生,整个比赛,准备过程都处于非常high的状态,善于交际,性格外向,并非重视结果,但很注重旅行,三个队伍中,只有他们在比赛结束后从加州飞到美国其他地方旅行。上海交大的学生,四个人都有留学交换的经历,国际化程度非常高,这也与上海本身是国际大都市的地位相匹配。南开的学生则是稳扎稳打,基本按照会务组的安排进行活动,到当地乐于找以前的师兄一起聊聊,四名学生中只有一人有到韩国交换的经历,其他人都是第一次出国,表现非常质朴。
最终的结果,清华成为中国第一支拿冠军的队伍。由此可见,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付出和回报并非成正比,但不付出努力,收获就不会大。从美国回来,我的学生们都在想,如果能早些去趟国外,看看国外的大学,也许自己的规划就会改变。这四位学目前都已经毕业,进入国企、外企、银行系统工作,在别人看来,他们的规划很成功,考入一所名牌大学,找到了一份理想工作,但他们自己却始终觉得生命中似乎有点遗憾。因此,有句话说得很好,对于孩子来说,旅行往往比学习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