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为何火
2014-04-29
2013年6月中旬之后,中国互联网金融一片火热,到去年年底,用北大校友一句话,饭桌上不讨论互联网金融你就落伍了。我们组团去美国东海岸、西海岸跑了一圈,发现一个有意思的问题,互联网金融在中国这么火,在美国连个泡沫都没有。这是什么原因?几乎所有人都在问我这个问题。
我发现有三个层面的因素起作用。第一,网络在飞速发展。随着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每个个体的数据、信息、时间,不断被虚拟化,人们变成了一个个在线的信息,人们的信息和数据在互联网上自由流转,这时候叠加的金融、教育、医疗,更多的服务以互联网的方式出现。看以前的互联网企业,百度还是搜索引擎公司吗?阿里还是电子商务公司吗?腾讯还是社交网络公司吗?它们已经变成了生态系统概念,囊括非常多的企业、应用、与服务,现在它们要打通资金做资金流的服务。
第二,现在是从PC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转型的关键时期。当年的PC互联网商业模式就广告、游戏、电子商务、买授权这几块。而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上,虽然人们的在线间延长,只要不睡觉就在线,但广告的点击率下降了,注意力下降了。电子商务也变了,原有的模式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是下降了。
2012年以前,所有的公司都想做移动互联网,但找不到盈利方式和盈利模式。到了2013年,一个关键的节点出现了,智能手机取代你的钥匙,你的钱包,取代你的身份证。这时候基于金融的账号会变得非常关键。阿里、小米、京东都要做金融,他们都要寻找在移动互联网下新的盈利和变现的方式,金融是最强的。
第三,从中国金融机构的收入表来看。我国银行10%的收入来自于存贷差。当互联网金融公司在一项或者两项标准化业务上免费,获得用户,获得体验,获得数据,再通过其他的增值业务收费时,就会造成非常大的冲击和对撞。
我们再来看看互联网金融创新。很多人说,互联网金融没什么可创新的,就是做银行简单的存、贷、汇业务。但我们看看美国的互联网公司在做什么?美国互联网的竞争来自谷歌、亚马逊、脸谱以及苹果。谷歌在进行战略布局,它针对所有公司的当前业务打跟随战略。在可穿戴设备领域布局,提供每个人的身体,以及周边环境的数据的采集,不仅仅是手机。谷歌去抢占亚马逊的市场,它收购了一家机械人公司,以提高仓库物流的效率。此外,用谷歌的通讯工具可以实现与任何人的社交。它在不断的采集个人、企业以及各方面的信息数据。采集数据之后,谷歌开始做风投,投资了19个和金融相关的公司。谷歌还推出了谷歌钱包,收购了NFC,收购了预付卡公司,不断布局金融方式。每个人的信息和数据会变成你的资产,这就是我想讲的,关于这个事情我看到了新的创新点。
为什么中国和美国的对比会如此强烈?一方面是中国的虚拟化程度更高。在PC互联网转向移动互联网的过程里面,寻找新的变现方式,同时还有中国金融体系的不完善带来的变化的过程。现在互联网公司要看谷歌布局是什么东西,谷歌现在所有的战略决策,封杀了所有竞争对手的未来和现在。最后一点,我谈了一点对监管的看法,我认为这个过程中运动员在与时俱进,裁判员也应该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