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走过哀伤的日子
2014-04-29吴颖
吴颖
特邀主持专家
龙迪
资深家庭治疗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系博士。曾参加首届中德高级心理治疗师(家庭治疗方向)培训。目前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开设有“非暴力沟通与家庭生活”等体验式工作坊。
关于这个栏目
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一个独特的视角,一些可以马上行动的方法,这里,主要探讨一家人如何培育友善相处的能力,如何制造友善的家庭氛围。
在“5·12”大地震六周年纪念日,谨以此文献给每一位灾难亲历者和同行者。
故事
视角
一对北川夫妻——他是骨干教师,她是儿科医生。2008年“5·12”大地震,他们都在各自工作岗位救援人家的孩子,自己的孩子却长眠于北川的土地。痛彻心扉的丧子之痛倾入整个生命,让夫妻俩长时间地沉浸在浓得化不开的悲伤之中。他们需要对方安慰,也想安慰对方,不过,他们担心:谈到孩子,自己心底深处涌现的哀伤伴着滂沱的泪水喷薄而出,会让听者和说者都难以招架。于是,他们尽量“不谈伤心事”,为的是不增加对方的痛苦,可两个人的关系却日渐疏离,觉得对方不关心自己。难道这对夫妻已经失去了孩子,还要再失去婚姻?人长大了,渐渐懂得,每个人都终有一死。然而,当亲人突然从生命中消失,谁都无法轻易接受并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与家人携手走过哀伤的日子,生命在重生的过程中,可以不再丧失已有的关系。
低落的情绪是生命的信使
走过哀伤,是一个自我疗愈过程。用几年时间接受现实、收回心力,重新投入生活,是非常正常的。因此,不要硬性规定哀伤的时间表,也不要用励志大道理劝人尽快恢复。每个人的哀伤节奏不一样。让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充分消化哀伤,是最快的办法。哀伤带来的忧郁可能会为生命蒙上灰色,让人感到已坠入生命的深渊,会感到孤单,甚至怀疑是否能活下去……不过,伴随哀伤而生的情绪低落,是走过哀伤的必经之路——让人放慢脚步,有足够的心灵空间去回味究竟失去了什么。我们可以把情绪低落当作生命信使,与它静静地坐在一起,听它对你说什么。当你允许自己充分体验丧亲的痛苦时,让悲伤的泪水涤荡心灵,就会慢慢地感受到重生的力量。低落的情绪完成任务后,会自动离去。终有一天,你会把被哀伤撕碎的记忆碎片重新拼接起来,把对逝者的怀念放在心中合适的地方,带着回忆,投入新的生活,展现新的生命画卷。
方法
关系重建才能转化痛苦
走过哀伤,需要重建生命意义,这离不开关系的重建。死亡,只是改变生命状态,并没有真正结束生者与逝者的联系。忘记,是不可能的。痛苦,是不可避免的。因此,通过回忆、讲述和行动,让自己在生活中延续逝者的生命,与逝者建立精神联结,才可以转化痛苦,带着回忆开展新的生活。亲人去世,不仅是家里少了一个人,还意味着全家人都失去了完整的家,失去了曾经拥有的希望和梦想,失去了某些家庭关系和角色……因此,在家庭哀悼过程中,需要保护家庭关系,提升家庭支持功能,重建生者间的关系。全家人共同参与哀悼过程,有助于增加家庭凝聚力,与逝者重建联结,与生者重建关系。
与逝者重建精神联结
全家人都主动参与葬礼和纪念活动。一起创作悼词、诗歌、绘画、音乐、摄影,纪念逝者。
制作全家回忆录。全家人坐在一起讲述有关逝者的故事(或感人肺腑,或幽默可笑),画与逝者一同做过的活动,剪贴照片,收集让人怀念的物件。在活动中,全家人有机会表达心情,相互安慰。最后,可以把这些故事汇制成集,分发给亲友,或放在互联网上与人分享。
家人在日常谈话中自然地提到逝者,保持全家鲜活的记忆。比如,“你记得那次得奖时,你爸爸多么为你自豪!”“你妈妈做的烙饼最好吃,没人能比。”“要是你哥哥知道你这么想念他,他一定很欣慰。”继承并发扬逝者的嘉言懿行,贡献社会,是纪念亲人、超越痛苦的最佳途径。
处理亲人遗物。保留亲人遗物可以减轻分离之痛,以便有足够的能量启动哀伤过程。可以保留有纪念意义的遗物作为永久纪念;也可以向亲友分发有使用价值的遗物,让遗物发挥作用,好像延续逝者的生命。把遗物放在何处?怎样分发?分发给谁?如果全家人共同商定,达成共识,可以保护家庭关系。
重建家庭关系
让全家每个人都有机会及时得知亲人去世的消息,尽快接受丧亲现实,进入哀伤过程,避免因知道消息不对等而产生的家庭冲突。
让全家每个人共同经历整个哀伤过程,有机会相互理解、彼此分担、相互安慰,增加家庭凝聚力。
让家庭生活运转起来,缓解生活变故带来的压力,开展新的生活。比如尽可能保证一家人住在一起,相互照顾。全家人共同做决定:比如谁来承担已故亲人承担的家庭角色和功能,何时改变原有的家庭生活方式,何时再生育等。决定既要考虑到家庭的整体需要,也要照顾全家人的个人需要。
保护婚姻关系
失去亲人尤其是丧子哀伤,通常会持续多年,婚姻关系可能会变得特别脆弱,需要保护,避免双方遭受“丧子”和“离婚”的双重打击。
在艰难的日子里,夫妻要多花时间在一起。相互照顾,相互安慰,缓解孤独感,促进夫妻同心相连。
不要指责、内疚和自责。失去亲人,尤其是失去孩子,是夫妻的共同痛苦。责备只能增加另一半的伤痛、内疚、自责和愤怒,自己也得不到理解和支持。只有相互扶持、理解、鼓励,才能共同走过哀伤,重建未来。
接受哀伤反应的性别差异。受社会文化的影响,男人通常不愿说自己的悲伤,女人更愿意表达悲伤,期望得到安慰。因此,在对方想说的时候,要给予聆听;在自己需要聆听的时候,就说出来。需要时可请专业人员协助处理哀伤。研究表明:回避,不利走过哀伤
《你可以不怕死》
一行禅师著(译著)
紫禁城出版社
《生活之道———位完形心理治疗师的悟与思》
梁玉麒著,龙迪译
化学工业出版社
《当绿叶缓缓落下》
伊丽莎白著(译著)
四川大学出版社
《终止你内心的暴力》
一行禅师著(译著)
紫禁城出版社
《安慰之光:失去亲人的疗愈》
布鲁克·诺尔等(著)
华夏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