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新闻学院新闻教育在艰辛探索中夭折及其反思

2014-04-29王晋枝

商业2.0 2014年12期

中图分类号:G219.1 文献标识码:A

摘要:民国抗战后期,为了培养一批高级国际宣传人才,更好地向国外宣传中国的正义反侵略战争,获得国际同情支持,民国党国际宣传部和哥伦比亚新闻学院合办了重庆新闻学院。但是它在艰辛探索中只存在了三年就走向夭折。本论文简单介绍了重庆新闻学院创办的背景、目标、特点,分析了它走向夭折的原因,并且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重庆新闻学院;艰辛探索;夭折

一、重庆新闻学院的成立背景

重庆新闻学院(post-graduate school of journalism of chongqing)简称PGSJ,1943年8月25日创办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国民党部国际宣传部和美国哥伦比亚新闻学院合办的一个项目。隶属于中央政治大学。是新中国成立前我国新闻教育的最高学府。它只招收了2批学生,每一期招生30人。曾虚白回忆,它只创办2期,第一期毕业29人,第二期23人,其中18人到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进修。抗战胜利后不久,重庆新闻学院也被迫停止办学,1946年7月停办。

二、重庆新闻学院新闻教育的特点

1、 严格的招生制度和考试制度。民国时期,重庆新闻学院的招生制度,不同于其他的学校:有严格的招生制度、考试制度和选拔制度。1943年23日,《中央日报》刊登公告,考试科目包括:一、党义,二、国文,三、英文,四、中外史地,五、时事,六、口试(包括英语会话)……30人中再根据成绩综合排名,挑选出其中最优秀的10名去美国哥伦比亚新闻学院进行为期一年的国外学习。

2、受美国新闻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曾虚白说:“我们的课程一方面由美籍新闻学教授授以新闻从业人员的技术……新闻学院各课程的师资,承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赞助。”从这些,可以分析出重庆新闻学院的新闻教育必然受到美国新闻教育模式的影响。实际上,民国时重庆新闻学院的课程设置、教师队伍、教育理念、发展方向,都确实是“克隆”美国哥伦比亚新闻学院的。

3、 重視实践和技能的培养。重庆新闻学院的新闻教育上的确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民国时期重庆新闻学院副院长曾虚白指出:“现在所开设的课程,计有九项如次:(一)新闻之采写撰写(二)新闻学基本理论(三)编报法(四)宣传新闻学(五)无线电新闻之撰写广播(六)采写与编评(七)社评写作之准备(八)特写撰述法(九)社评写作之技术。”仔细看这些课程,我们不难看出,除了最基本的新闻理论课程以外,许多课程都是需要亲手实践的。可以看出,重庆新闻学院重视实践。学生实习刊物是《重庆新闻》,它是学生自己创办的刊物。是当时重庆唯一一份全英语的报纸,主要是向国外报道抗日战争的情况。宣传国民党的方针、政策。

三、重庆新闻学院新闻教育在艰辛探索中夭折

(一)重庆新闻学院新闻教学艰辛发展的原因

1、统治者只是为了宣传抗战,而不是为了普及新闻教育而创办新闻教育。重庆新闻教育工作没有独立性,它附设于国民党。这使得统治者只看重自己的利益,而没有真正研究新闻教育相关的问题。这些都注定了重庆新闻学院的新闻教育工作随时随国民党的需求而变化。国民党创报重庆新闻学院是为了向国外宣传中国在抗日中处于正义一方的方针政策,从而获得外国同情和支援。而战争结束了,以宣传抗战为目的的重庆新闻学院的使命也随之结束。在这种错综复杂的背景中,重庆新闻学院在简单的艰辛探索发展中夭折。

2、教育部门对新闻教育的重视不足。储玉坤在《今日之中国新闻教育》中指出:“截止到目前,教育部门对于其他学科,不仅已厘定了必修选修的课程标准,而且已聘请了全国专家及富有教育经验的老教授,但是对于新闻学系,不仅未厘定课程标准,而且也没有编撰用书,不能不认为这是新闻教育失败的原因之一。”从储玉坤的文章可以看出当时国民政府对各大新闻院校的投入不足。

3、重庆新闻学院“克隆”美式新闻教学的弊端逐渐显露,这一教学模式也越来越不符合当时的新闻教学的现实情况。在教学环境上,教育者一味崇拜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新闻教育模式,没有充分认识到中美新闻教育的环境和起步不同,因此该批判性地学习美国的新闻教育。中国和美国新闻教学的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师队伍、教学模式冲突越来月多。

(二)重庆新闻学院在艰辛探索中夭折的几点反思

1、 新闻教育是必要的,因此社会各界要重视新闻教育。民国时期,新闻教育主要在于培养直接服务于报界的从业人员,而对于新闻学的研究不重视甚至轻视。民国时重庆新闻学院在创办时期受到了许多阻力,比如陈布雷很不同意,认为训练新闻记者,不须假手于外人,报馆是训练新人才的最好学校,从这些都说明了国民党高层人员在创办初期出现了不重视等阻力。在笔者看来,新闻教育是必要的,社会各界都应该重视新闻教育。新闻教育会为新闻业界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人才。这对于长期新闻事业的发展是有利的。而且新闻教育愈发达,政治愈民主。新闻教育发达,有利于培养出一批有修养有道德洞察力强的新闻人,他们忠于职业道德,充当人民的喉舌,客观向人们报道社会上发生的事。

2、民主的政治环境是新闻教育繁荣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条件。民国时重庆新闻学院隶属于中央政治学校,它的使命在于为党国培植政治干部,所以新闻院校的走向随政治需求发生改变。政治需要时,重庆新闻学院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并且开始了新闻教育。政治不需要时注定了重庆新闻学院的夭折。抗战胜利后,民国政府不再需要重庆新闻学院进行抗日宣传,慢慢地不再重视新闻教育的发展,使得重庆新闻教育在艰辛探索了三年就走向了夭折。由此可见,国民政府政治的一手独大,导致新闻院校的兴与败完全由政府决定,院校没有自主选择权。独裁的政治环境葬送了重庆新闻学院新闻教育的发展。所以,在如今的社会,应该极力创造一个民主的社会,这样才会促进新闻教育的繁荣发展。

3、新闻教育不能照搬国外,必须结合中国特色进行新闻教学的探索。研究民国时期重庆新闻学院可以知道,民国时重庆新闻学院部门各课程的师资,承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赞助,惠予供给。因此课程设置、教学模式都高度仿美。当然,学校的新闻教育在初期进展比较顺利,但是后来矛盾突出甚至不可调和,导致了重庆新闻学院走向夭折。由此可见,完全克隆模仿美国的新闻教学是走不通的,在新闻教学的探索中,我们要学习优秀新闻院校的精华,结合中国的国情现状实际进行学习。有批判有取舍性地学习重庆新闻学院,才不会导致重庆新闻学院在短暂繁荣后走向夭折。

四、 结语

为抗战而生的重庆新闻学院有许多的特点,比如:严格的考生制度招生制度,受美国教育模式的影响,重视新闻实践,在艰辛探索中夭折。仔细分析,不难看出重庆新闻学院的新闻教育只在三年左右走向夭折的原因:统治者只是为了宣传抗战,而不是为了普及新闻教育而创办新闻教育;教育部门对新闻教学重视不足;重庆新闻学院“克隆”美式新闻教学的弊端逐渐显露,这一教学模式也越来越不符合当时的新闻教学的现实情况。那么我们该从重庆新闻学院的夭折中吸取一些教训。笔者认为认识到到以下几点:新闻教育是必要的可取的,因此社会各界要重视新闻教育;民主的政治环境是新闻教育繁荣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条件;3、新闻教育不能照搬国外,必须结合中国特色进行新闻教学;4理论和实际都不可偏废,应双管齐下。只有做到这几点,才会使我们的新闻教育向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龙伟 任羽中 王晓安等. 民国新闻教育史料选辑[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陈建云 严三九等.中外新闻学名著导读[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3]陈昌凤. 中美新闻教育传承与流变[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4]黄九清. 抗战时四川的新闻界研究[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王晋枝(1990—),女,汉族,山西吕梁市人,新闻与传播硕士,单位: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研究方向:新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