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得失
2014-04-29张文泽
张文泽
多媒体教学在中学教学中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多媒体教学具有良好的交互性,能够处理多样化的信息,正在给教学带来一场革命性的变革。特别是生物学教学非常注重直观,多媒体教学无疑对于培养学生的生物学能力是非常有利的。如果我们在生物学教学中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将大大提高学生的素质,但如果只追求用的数量,不追求用的质量,也会给学生学习生物带来不好的影响。
一、多媒体教学手段较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势。
1.模拟微观、动态过程,突破教学难点。
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学生的思维方式逐渐从具体形象思维发展为抽象逻辑思维。在这个过渡时期,他们的思维能力很不成熟,因此在教学比较抽象的内容时,我们可以利用powerpoint、电子表格等软件,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
例:细菌、病毒的结构、种子的萌发过程,我利用计算机分步模拟了这一过程,并给学生逐一讲解,这样做,既避免了教师语言描述的单一性,又增强了学生的微观想象和掌握知识的能力。
2.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时间持久。
多媒体教学以其画面丰富、多变、画质优美受到学生的喜爱,使学生有兴趣上课,创设情境,激情引趣,让学生“心”动,注意力更集中,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例:在讲种子的萌发的外界条件的时候,我收集了一些关于播种前农民整理土地资料和图片,上课时让学生欣赏,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注意力集中,较老师单独讲解效果更好。同时让学生自由讨论翻耕土地、播种后浇灌的原因和后果,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习初中生物的兴趣。
3.课堂的知识容量明显增大,学生可获得大量的课外知识。
很多的内容单靠详实的语言、几幅挂图、几个静态的模型是很难表达的。学生反映生物内容抽象而枯燥,学习兴趣低。如何让这些内容变得具体、直观、生动有趣呢?这就要求有丰富的、高质量的素材来展示这些内容,创造内容的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为生物教学带来了形式多样的、图文并茂的、声色俱全的素材。丰富的素材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教学的内容。使微观的、抽象的内容宏观化、具体化。大大的降低了教学的难度,使学生易于掌握
4.多媒体教学可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勇于探索的内在动力。研究表明:人对某种事物的兴趣愈浓厚,其注意力愈容易高度集中,致使其观察细致,记忆深刻,思维敏捷,想象丰富。现代化的多媒体综合应用作为教学过程中一种新的时尚,以其形、光、声、色等多种功能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求知欲,而且能调动起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例如,在讲“植物茎的结构”时,针对学生掌握其内部显微结构有一定困难,即不容易观察又不便讲解的情况,可采用显微画面投影与板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讲解。先用显微投影仪将木本植物茎的横切面显微结构投放在银幕上,然后边讲解边板书。不同的色彩代表不同的构造,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很快就掌握了导管和筛管、木质部与韧皮部等概念的区别。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思维整体的功能,记忆效率也就提高了。
5.计算机多媒体网络资料丰富,留出适当与生活相关的知识点,让学生上网查找资料并剖析,扩展引申,理解内涵,让学生“会”动,网络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创新学习提供了舞台。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演讲者。学生往往是被动的听,是听众。书本是学生学习的世界;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新模式,教师是课程内容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对同一课的教学可针对发展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并各有所得。例如:对基础较弱的学生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注重知识的趣味性;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注重完成教学目标;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注重知识的延伸。让学生通过操作过程可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合作的乐趣;同时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加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
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只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之一,而不是唯一。有的教师尝到多媒体教学的甜头后,便对此奉若神明,产生了崇拜心理,于是在一节课上从头到尾都是多媒体,对其他常规媒体不屑一顾。任何事物都有其所长,亦有其所短,多媒体固然也不例外,不是现代教学手段的展示。也就是说,要使多媒体为教学内容服务,为教学目标服务,这个关系处理不好,就会喧宾夺主,失去运用多媒体的意义。
1.教学内容准备上的“多多益善”思想,模糊了教学的重点难点
课件制作作者往往喜好于对素材的“多多益善”,在课件制作的过程中,教师肯定考虑到了教学的目的、要求、重点、难点;但为“保险”,为“备用”,为“欢喜”,制作的课件大多“情深意长”。似乎没有考虑过面面俱到的“组装”是否必要,更没考虑过在“收看”的过程中,学生的“理性”成分有多高,他们大脑接受外界刺激的程度有多深。
2.多媒体大量的应用,限制了教师基本素质的发展
漂亮的多媒体课件不必再为“基本素质”犯愁,画面可以拉,音乐可以配,甚至教师的课堂语言,尽可以“克隆”得最生动最标准教师不必再把素质作为教学的羁绊。不会说话,不会写字,不会思维,没有个性,可以统统不论。
3.消耗大量时间在制作课件上,必然增加教师工作的负担,又缺少必要性。
课件的制作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是常规备课的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为师者在备课之外,还有诸如辅导、改作等烦琐劳动,连备课都显得捉襟见肘。换言之,课件虽好,但使用者不是课件的制作者,对课件不熟悉,他能够帮助学生全面把握与深刻领会其中之真谛,在我看来,显然是难于做到的!因此,多媒体其“权威”的地位仍不能撼动更无法替代传统的带有极浓人文色彩的备课方式。
4.顾实际,忽视条件的是否可行。目前的我国教育,总体上还是相对落后的。除了少数条件较好的地区、学校享有“全方位”的多媒体教学的优厚待遇外,大多数普通的学校,其落后的设施让多媒体根本无用武之地。特别是一般的山区学校,只拥有一两间专用的多媒体教室,如果真的提高了多媒体制作的“ 普及率”,其结果还是僧多粥少,难遂人愿。
5.多媒体教学严重削弱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观察力培养。
多媒体教学能够指导学生的实验操作,但是学生的实验能力的形成,只能通过实际训练才能获得。只有在多媒体辅助的基础上,让学生亲近接触大自然,做一做,摸一摸,量一量,聞一闻,尝一尝,才能得到真实完整的知识。如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植物嫁接技术,临时装片制作,标本制作,解剖方法等基本技能的训练,只有学生亲自动手做才能达到教学大纲要求,必须经过反复操作才能熟练。如果用观看录像的教法取代学生亲自动手的实践过程,无疑是削弱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观察力的培养。
教师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时,要抓住“科学合理”这个关键,深入钻研教材,找准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及切入点和时机,要避免不顾学生生理的特点,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信息量大,速度快,进行满堂灌加重学生负担的错误做法。要充分发挥计算机、语音室、投影仪等手段的优势,结合教学实际,教师应精心制作一些课件,尽可能使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中起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发现问题、捕捉信息、独立思考问题、分析信息、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作用。
总之,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是有效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一定要吃透教材,熟知知识与教育媒体的长处,找准课程资源与现代教学媒体的结合点,根据实际情况选好教法,让生物课堂充满乐趣、充满活力,才能实现高效率的生物课堂教学。一定要明确多媒体教学是辅助教学的策略,要在“辅助”上下功夫。只能适时适量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要滥用,以免事倍功半。我想每个教师对于多媒体教学,应该辨证地利用它,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自己所用,为学生所用,为教育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