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人类灵魂工程师”心理健康问题现状及对策初探

2014-04-29汪强姜瑛李培培

课程教育研究 2014年12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高校教师

汪强 姜瑛 李培培

【摘要】近年来,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了现代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但是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却往往被忽视。本文探索了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分析了造成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可能存在的原因,并初步探索了促进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对策,为高校教师提供自我调节的方法。

【关键词】高校 教师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2-0179-02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高校老师们不仅教授学生基本的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了他们处世之道,培养了优秀的思想品德,帮助青年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纯洁的心灵。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率,还会直接影响到教师的人格健康,甚至间接影响到大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如果我们再从更高、更深、更远的角度来看,教师的心理健康,将会直接、间接地影响整个社会和民族心理的健康,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调查显示,对于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值得引起高校乃至全社会的广泛重视。

一、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问题表现形式

现代健康的定义并不仅仅是单指身体上没有病状而已,美国哈佛大学著名精神病学家弗列曼教授认为:“人们患病的原因,心理因素占了很大比例。”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心理健康比躯体健康的意义更重要。

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可以表现为以下几点:一、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了解,正视并接受自己的优缺点;二、对教育的认识程度良好;三、热爱自己的教师工作性质,并且发自内心地关心爱护学生;四、对待教育的心境稳定,工作态度积极向上;五、在教育的过程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六、接受新事物的适应能力强,并具有改造当前教育环境的能力。

目前,有许多关于高校教師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相关结果显示,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往往最先从生理方面表现出来,比如浑身酸痛、精神不佳、食欲不振、失眠多梦、心力交瘁等,这些躯体上的反应都是由心理问题的强烈冲突引起的。其次也会表现出非常明显的抑郁、强迫、冷酷、麻木等不良情绪。再次就表现在人际关系的处理方面,缺乏基本的人际交往能力,心胸狭窄,处理人际问题僵化,缺少良好的人际支持。最后就是表现在教学工作态度上,工作倦怠,办事拖拉敷衍,不认真备课,上课缺乏激情以及与学生的互动,对教学效果漠不关心,抗拒教学任务,推卸责任,对学生缺乏最起码的耐心,对学生的困难表现冷淡不热心等[1]。

二、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出现的原因

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与现代社会的变革,与市场竞争所造成的冲击有关;与社会、相关教育体制的改革以及广大高校的扩招有关;第三,学校制定的各项任务指标也造成教师的心理压力。笔者拟从以下两个方面初步探讨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出现的原因。

(一)高校教师个体内部原因

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高校教师会体验到诸如时间紧、办公室事务多、课堂人数过多、与学生交往困难、缺乏教育支持、个人经济压力大等职业压力,这些压力往往比其他职业的人高,并会对高校教师的身心健康造成困扰,加之学校各种激励政策的不健全也大大降低了老师们的工作热情和满意度。进而影响到教师本人对压力的认知以及感受压力冲突的程度,从而影响到教师对待职业和学生的态度,这样解决方式会形成恶性循环又反过来影响到教师的身心健康。

(二)高校体制与外部环境因素

教师这一职业与其他行业有着很大的区别:上下班时间不固定,即使回家以后还要继续备课,并且还要抽时间查阅资料、写论文、申请项目、努力完成各项科研任务等,因此加夜班都是高校教师习以为常的事情,这样日夜的辛苦容易引起教师焦虑的情绪,久而久之,心理健康水平也就出现的问题。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师所在院校;学校扩大招生;同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学生毕业后的考研深造或者就业去向情况无形之中也考验着教师的教育成果,为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研究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大部分老师都有长期熬夜的习惯,这加大了教师们的精神压力,以上几方面都是对高校老师们心理健康存在影响的重要因素。

教师生活压力较大,工作辛苦,交际范围很小。同时,由于社会和家长对教师的期望值过高,有很多家长把孩子在校内外活动中发生的意外归咎于学校和教师,这肯定会给教师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加重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

三、促进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对策

(一)高校教师应注重自身的发展

改变理性认知,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身的能力,承认情绪,适当抒发宣泄。同时调整自身个体行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压力观,有事不憋在心里,采取行动化解压力,自信、乐观、豁达,善于沟通表达,与同事以及学生建立良好融洽的关系,乐于奉献帮助他人。其次要给自己树立明确的目标,加强自身修养,学会自我诊断、自我调节、及时疏导。

(二)高校管理应更加人性化

学校管理方面应转变观念,达成“教师心理也需要保健”的共识,培养教师的兴趣和情感以及意志和能力,为教师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为教师建立心理咨询室,及时地进行心理疏导和治疗;尽量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提供更多的休息时间和场地;为教师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解决教师迫切需要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诉求;提高教师收入,创设更加民主平等、团结温暖的学校心理环境。

(三)健全完备相应的社会体系

教师这一职业需要一个保障来维护,需要多方面为其提供保障。国家的政策和国家的经济支持,以及教师自身健全的心理健康体系,都应提供重要保障。

四、结语

由于高校教师是高校教育的关键所在,教师的心理健康对学生的行为和心理也直接或间接地产生影响,也关乎教师个人工作的成败。教师不仅是通过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以及学生管理工作来直接教化和感染学生,其个体本身的心理素质与状态也会对所教的学生产生的不可忽视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需要教师自身在提高自我心理健康保健的同时,学校的管理层面以及社会焦点都应该对高校教师们投入更多的关注,以资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教师、学生、学校以及全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朝辉,王荣.普通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

[2]方方.教师心理健康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2-36.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高校教师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