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专业应用需求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研究
2014-04-29田丰春
【摘要】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需要面向不同专业的应用需求进行改革和探索,以满足各专业应用需要和提高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本文主要从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实践教学体系、教学资源等方面探讨我校面向专业应用需求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方向与内容。
【关键词】面向专业 应用需求 计算机基础
【基金项目】南京晓庄学院重点教改课题“面向专业需求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与实践”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2-0120-02
计算机基础教育是对非计算机专业全体大学生的计算机教育[1],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及信息素养为基点,结合学科和专业特点,通过设立一系列具有专业针对性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让学生在校期间实行不间断计算机技能学习,根据社会的需要培养服务于各专业和学科的应用型人才。
目前,我校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通识必修课面向所有大一新生开设,理工科学生选用“C语言程序设计”、“VB程序设计”和“VFP程序设计”作为授课内容,但通过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认为本课程的学习对以后的专业学习没有太大的帮助。笔者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目前开设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在课程体系及授课方式上并没有体现出专业的实际需要,对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工具解决本专业问题的思维和技能重视不足。
因此,我们需要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调整和改进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面向学生的专业应用需求,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教学改革。
1.面向专业应用需求,构建“三层次”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
面向大学生进行计算机基础教育,目的是使每位大学生具有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同的专业所需要用到的计算机技术也会有所不同,所以我们要研究不同专业与计算机技术知识的结合点,结合不同学科、专业和学生自身特点,按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来设置适应我校学科、专业和学生特点的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从而培养出能熟练应用计算机技术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复合型人才[1]。
考虑到专业的不同,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既有共性的需求也有个性化的需求,我们将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分为三种:
(1)操作使用能力:这是信息社会对每一个大学生的基本要求。
(2)应用开发能力:理工类专业学生除了会操作使用外,还应能运用一种以上程序设计语言,设计、实现、调试、运行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程序,并得出正确的结果。
(3)创新研究能力:这是我们培养学生的一个重要方向。培养的学生要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能结合本专业特点和计算机技术的最新发展,提出创新研究课题,并能创新地应用计算机技术解决本学科研究课题。
项目组通过广泛调研,并结合我校具体专业特点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出我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三层次”课程体系结构[3]。
第一层次为基础层,所有新生大一上学期都必修“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计算机通识教育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大一下学期理工类、经管类学生必修一门程序设计基础或数据库应用软件,例如物理、电子、数学必修“C语言”,生物化学必修“VB”,经管必修“VFP”或“Access”。
第二层次为应用层,涉及计算机相关技术与方法在各个专业领域中的应用,按学科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进行“专业类”或“学科类”分类,不同类别的学生分别学习的专业应用课程,是各专业根据本专业的需要开设的课程,通过专业选修的形式。例如,经管类专业的“数据库技术及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美术类专业的“动漫技术与应用”等。
第三层次为创新层,对计算机技术有着浓厚兴趣并拥有过硬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生,我们应充分体现个性化培养与因材施教,让学生参与教师的实际课题或参与各种竞赛或自拟课题,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与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本专业问题的能力。
这种课程体系结构使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与专业相关的计算机课程进行学习,较好的实现了计算机课程的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同时鼓励不同专业的学生选修跨专业的计算机课程,使学生能在校期间学习更多的计算机技能,并实现大学期间不间断的计算机学习。
2.建立计算机基础教育分类指导和分层教学模式
由于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以及各专业类别之间的差异,要有效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必须在统一原则指导下,根据各专业类别的特点分类指导,建立分类分层教学模式[4]。
根据各专业的不同性质,我们将本校专业分为A、B、C、D四大类。将物电、数学、生化环等学生归为A类,突出培養学生算法设计能力;将经管等学生归为B类,突出培养学生的数据库系统应用开发能力;将文学、外语、师范等学生归为C类,突出培养学生的办公软件高级应用能力;将美术、音乐、体育等学生归为D类,突出培养学生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
按照个性化培养和因材施教的原则,我们将学生按照其计算机知识的熟练程度也分为A、B、C三层。A层次是低水平学生,对计算机接触不多且兴趣不大。我们要求该层次学生能掌握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具有初步的操作技能,基本能完成课堂教学的学习任务。B层次是普通水平学生,对计算机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计算机水平一般。我们要求该层次学生能较好地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独立思考,具有一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C层次是高水平学生,对计算机技术有着浓厚的兴趣而且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我们要求该层次学生要进一步拓展思维,通过参与学校的创新项目或大赛提升自己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本专业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
分类指导和分层教学模式是基于学生差异基础上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以及专业的不同,将学生动态分层,为各层次学生制定不同的层次目标,并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学设计也要为层次目标服务,在教学内容的选取、难易度的把握等方面也要围绕这一目标进行,以确保学生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中能得到更好的个性化的发展和提高。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各教学内容模块的性质,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网络实验室、学科竞赛实验室等课外学习场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研究能力。
3.构建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三层次”实践教学体系
计算机基础教学要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注重创新研究能力培养。实践是培养高层次创新研究人才的重要环节,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可以构建课内实践、课外实践、校外实践的三层次实践教育培养体系,实验内容也应分基础性实验、提高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如图2所示。
課内实践为基础:通过精心设计的课堂实验,力争在课程实验内提高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和水平。
课外实践为补充:通过开放实验室,由老师为学生设计合适的实验题目或学生自由申请实验题目,到实验室做一些自已感兴趣的题目,从而提高学生计算机综合应用的能力。
校外实践为深化:通过举办校内或参与校外计算机竞赛,可以吸引到更多的对计算机感兴趣的学生。如计算机技能大赛、多媒体课件大赛、软件设计大赛、网页设计大赛等。或组织申报项目,通过主持或参与项目的研发,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团队协作的精神,提高创新实践的能力。
4.构建计算机基础课程立体化教学资源
目前我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大多利用多媒体教学,学生依然是以听讲为主,自己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在课时缩减,网络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精心设计教案和课件,并及时加入学科前沿新技术、新知识、增加课堂容量,从而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课外,我们应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建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育的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可以进行公告发布,提供开放式的动态课件及资料并可进行在线答疑等,学生可以浏览课程内容、查看公告信息,下载课件及资料,进行在线测试、在线提问等。网络教学平台的内容可以随着师生的交互而不断丰富和完善,这样便于信息的积累。
实践证明,丰富的立体化教学资源包将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们精选的教材、习题集、实验指导、电子教案、试题库、试卷库、考试系统、网络教学平台等教学资源内容丰富、互为补充,形成了丰富的立体化教学资源,满足了各类学生的学习需求,更有利于学生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5.结束语
进行面向专业应用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研究和改革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应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面向专业应用需求,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实践教学体系、教学资源等进行研究及建设,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进一步适应我校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使计算机基础教育达到一个新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课题研究组.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8[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谷岩等,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国大学教学, 2012(8)
[3]杨朝霞,李玉龙,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分类分层次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体系,计算机教育,2011(17)
[4]王鹏英、黄晓平等,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分层分类教学研究,计算机教育,2012(5)
[5]窦燕,史倩竹,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研究与探讨,教学研究,2009(1)
作者简介:
田丰春(1975-),女,副教授/硕士,主研方向:计算机应用、计算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