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喻能力对解除中介语石化的作用

2014-04-29高斌

课程教育研究 2014年12期
关键词:隐喻

【摘要】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人类思维和人类认知的重要和基本方式之一。隐喻能力是一种基本的认知思维能力。在英语的学习中,发展隐喻能力可以作为发展整体语言能力行之有效的途径,尤其是可以使高水平学习者最大限度地达到本族语者的语言能力。本文探讨了隐喻和中介语石化的心理认知机制,并从英语词汇和语法两个层面分析了隐喻能力对解除中介语石化的作用。

【关键词】隐喻 隐喻能力 中介语石化 认知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2-0076-01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还是人类认知的重要和基本方式之一,人类概念系统中的许多基本概念往往是隐喻性的。中介语石化现象是二语习得中一个古老而又重要的课题,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从认知的角度剖析石化现象,探索石化现象的根本原因。

一、隐喻的本质及隐喻能力的界定

(一)隐喻的本质

自八十年代Lakoff 和 Johnson 发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以来,隐喻被纳入了认知语言学的研究领域。隐喻不但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在本质上是人类一种理解周围世界的感知和形成概念的工具。如果语言表达的概念是隐喻性的,通过视觉手段表达的同样的概念也是隐喻性的,反映了人类大脑认识世界的方式。

(二)隐喻能力的界定

Littlemore提出,隐喻能力是一种松散性类推和发散性思维的心理过程,隐喻类推需要把各种信息进行比较,通过发散思维找出两种事物的相似性。隐喻能力主要包括人们能够识别、理解和创建跨概念域类比联系的能力,这里不仅包括能被动地理解、习得隐喻,而且还包括创造性的使用隐喻的能力,更高目标还可包括丰富的想象力和活跃的创新思维能力。因此,隐喻能使我们正确理解抽象概念域,能使我们的知识扩展到新的领域。隐喻能力是人们语言掌握程度的重要标志。

二、中介语石化现象认知心理过程及其成因

(一)中介语与中介语石化现象

中介语,是指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的一定阶段所形成的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过渡性语言系统。Selinker(1972)在《中介语》一文中首次使用石化。他将石化定义为“一种可能存在于心理结构的机制”,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心理机制。1992年Selinker&Lamendella又重新把石化定义为“学习者中介语学习停止的过程,表现为持续稳固的非目标语结构”。

(二)中介语石化的心理认知机制

中介语理论是在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刘利民(2003)等人认为二语学习者具有两个心理词典和两套心理语法系统,因而其认知系统可以被两种语言中任意一种的输入信息所启动,获得意义并完成相关的认知加工过程。因此,语言习得的过程就是一个构建语言的心理词典和句法模块,并与认知系统相联系的过程。而语言的石化现象,就是当母语句法和目的语句法存在某种近似性的时候,二语学习者有意识地借用母语句法来套用目的语,近似性越多,依赖母语句法系统越大,母语式目的语就越多,也就越不容易克服该现象,最后变成石化。

(三)中介语石化的成因

在二语习得领域,有关石化成因的解释和假设很多。Selinker认为95%的二语学习者会产生石化,其形成一定有其内在的原因,如语言的心理机制、认知情感等因素。国内的学者有从认知心理学角度解释石化成因的。张雪梅(2000)运用Johnson的技巧理论来解释石化的成因,认为语言学习是从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化,即程序化;而习得是从程序性知识到陈述性知识的转化,即陈述化,语言掌握中两者缺一不可。石化的产生可能源于陈述性知识的输入不够,从而影响程序化和陈述化的过程。陈述性知识一旦程序化将很难改变,这也是石化一旦形成很难消除的原因。

三、隐喻能力对解除中介语石化的作用

(一)隐喻对解除英语词汇学习能力石化的作用

词汇具有隐喻的性质,隐喻是语言中词义变化的重要方式,可以解释词义之间的相互关系。多义词之间的多种意义之间的联系不是任意的。在习得词汇时,可以从认知的角度分析语义隐喻机制,不仅可以了解词义的发展规律,深刻理解其演变机制,而且能够帮助他们提高词汇表达的流利性。在“hot weather”中,义项“热”就是人体器官对温度的感知,而在“These articles are too hot to handle.”“a man with hot temper”中,义项“难以脱手的”“激烈的”的产生则是借助人体对温度的感知来描述另一认知域的事物,是属于隐喻模式的运用。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有意识的培养训练学生的隐喻思维,让学生意识到并学会隐喻地思考语言现象。隐喻式词汇教学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迫使其不得不对每一底层概念进行深入的思考,在得到意念图式有力配合的情况下,记忆效率和领会深度都会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隐喻对解除英语语法能力石化的作用

语法是人类思维长期抽象化的工作成果。语法隐喻这一概念最初是由韩礼德提出来的。语法隐喻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隐喻,语法隐喻的变异主要发生在语法层,是过程转化的结果。语法规则是受制于语言的意识形态的。

例(1)Jack built this house 50 years ago.

例(2)If I were you, I would consider his proposal.

例(1)是真实条件句,指称过去时间。例(2)是非真实条件句,指称现在时间。但是,无论过去时间与现在时间之间,還是事实与虚拟之间,都是一种距离。因而我们可以认为,英语动词过去时是一个表示过去时间的语法范畴,由于过去时间与现在时间或将来时间之间存在着距离,这种时间距离又隐射到现实距离,并进一步映射到心理距离,因此常用来表示虚拟和礼貌,这是人类隐喻认知模式在语法结构中的运作和体现。

在英语的教学中,应该把语法隐喻循序渐进地引入课堂,对语法隐喻和一致式语言现象进行适当的理性学习,通过直白式和隐喻式的表达方式的对比、分析,让学生对不同的表达方式获得理性的认识,是否具备了英语语法隐喻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水平也是提高英语理解和表达能力的重要因素。

四、结语

隐喻是一种认知的教学理念,过去由于人们把隐喻看作是语言的附属物,没有意识到隐喻能力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忽视了隐喻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智慧循规蹈矩,不会灵活的使用语言。但当代认知隐喻理论已经将隐喻划分为认知领域的范畴,隐喻能力就上升到了一种基本的认知思维能力。发展隐喻能力可以作为发展整体语言能力行之有效的途径,尤其是可以使高水平学习者最大限度地达到本族语者的语言能力。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注重隐喻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减少并逐步的消除中介语石化现象,才能有助于全方位的掌握目标语。

参考文献:

[1]陈朗.概念隐喻能力对突破中介语石化的核心价值[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

[2]刘利民,刘爽.中介语产生的语言心理原因[J].外语教学,2003(1):6-10.

[3]覃晓琪.中介语石化现象的心理认知研究综述[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95-98.

[4]王燕.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隐喻理论与英语教学[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87-188.

[5]严世清.隐喻能力与外语教学[J],山东外语教学,2001(2):60-64.

作者简介:

高斌(1988-),女,山东济南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二语习得。

猜你喜欢

隐喻
习近平新年贺词中的隐喻探析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汉韩“风/바람”的隐喻对比研究
《活的隐喻》
描写·对照·隐喻——阿来《瞻对》艺术谈
隐喻手法帮你理解词义
一滴水里的隐喻
“足”的隐喻认知对比研究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