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4-04-29石萍
石萍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获得成功的关键,是学习自觉性的起点。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悦的体验。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学过程做到掌握知识、开发智力,提高素质有机结合,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与兴趣
积极、健康、愉悦的情感,能促进人的思维活动,通过创设愉快兴趣的教学氛围,恰当地引导学生的好奇心,使其兴致盎然地进入探求新知识的心理状态,为讲授新课做好铺垫。
(一)精心设计导语。
好的导入,是开启学生兴趣之门的钥匙。在上课之前,教师如果能够通过巧妙的导语,把学生的感情引入到课文情境中去,那就会为这堂课获得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借助音乐渲染。
创设语文情境中借助音乐是渲染情境的一种重要手段。如果能把音乐与语言文字沟通起来,教学就真正实现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在这种联觉的通感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诗词的教学中,可以多加运用与之相对应的古典名曲来使学生沉醉于诗词的意境中。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这首诗以离别康桥时的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是格律诗“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代表作,韵律和谐、色彩绚丽、节奏感强,在朗读时可配上肖帮的《别离曲》,在轻柔优美又略带感伤的旋律中让学生细细去品味诗人那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
(三)辅助多媒体手段。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把学生带入课文特定的情境,让学生凭借多媒体所展示的具体形象,感受、体验抽象文字、概念,从而理解课文内容,发展思维能力。
王维的诗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著称。在教学《山居秋暝》一课时,我让学生想象这样一幅图景:一轮清朗的明月透过山间的松林,留下斑驳的疏影;清冽的泉水欢快地跳过山涧,有如一条洁白无暇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茂密的竹林里传来一阵欢歌笑语,那是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完衣服正嬉戏打闹着回家;池塘里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晶莹的水珠,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的宁静……一幅雨后山村晚景图。我一边让学生概括一边用多媒体演示出相关画面,通过画面把学生带入情境,感受诗中的景象。从有限的画面想到无限的画外,看这远离世俗、世外桃源似的美景,学生无不流露出陶醉和神往。学生进入了声情并茂的美境,不仅可以活跃他们的思维,还可以使他们更好的理解诗句,教学效果自然得到提高。
二、充分发挥语文学科人文性特点
在语文课里体现语文工具性特征的同时,强化语文的人文性特征,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语文課吸引力的一剂良方。
语文教材中审美的内容很多,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意境美:自然美景是作家写作的一大内容。中学语文课本里有毛泽东笔下“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壮丽蓬勃,朱自清笔下“荷塘月色”的如诗如画,李太白诗中“神仙世界”的异彩纷呈,苏东坡词里“大江东去”的雄浑壮阔……这些自然美景无不浸透了作家丰富的情感。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读想法”,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使抽象的语言文字化为美丽的艺术画面印入学生脑海,进而体会到作家抒发的浓浓深情。
(二)形象美:美的形象指的是教材中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生活图像。它主要指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人物形象美主要美在情操和人格上。美丽而忠于爱情的罗敷,英勇善战的巾帼英雄花木兰,献身科学的玛丽?居里……引导学生理解这些人物形象可以直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追求崇高的人生理想,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这样也就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事理美:领悟事理美是指在审美感知基础上,对审美对象的意味、内容及象征意义的整体把握和全面占有,是探求审美对象内部联系的理性认识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读一读、议一议的手段,让学生从中发现、感受、体会、领悟。如鲁迅作品中包含的他对人生、社会的独特体验和认识,苏轼、王安石等古人散文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三、精心设计教学高潮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一种动态的流程。既然动态就应忌平铺直叙,就应有高潮。另外,从心理调节的角度看,高潮能激发兴趣,提高吸引力,更多地利用学生无意注意,消除疲劳感,有时甚至可以纯粹为了调节情绪与气氛也设计高潮。高潮常见的是课堂气氛炽烈昂奋、创造性思维火花撞击、迸发、跳跃。高质量的高潮设计,就是思维品质的提高。教学高潮应该是课堂教学的难点、重点、思维点、兴奋点,是教学的目标和方向。对这些点展开讨论,感情朗读,既可以帮助学生立体地、血肉丰满地感知人物形象,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古典文学作品的兴趣。
总之,教语文,最要紧的是抓住学生的心,使学生对语文感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样,学生在有限的45分钟里就能全神贯注,耳听、脑想、口说、手写,在课外无限的广阔天地里能广为涉猎,欣赏推敲,吮吸中华民族语言文学宝库中的丰富养料。因此语文教师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动机,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