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014-04-29姚毅周万虎门宝丹
姚毅 周万虎 门宝丹
【摘要】为全面落实习主席提出强军目标要求,进一步深化军队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加快培养实战化新型军事人才,本文针对任职教育院校如何围绕“实战化”新型军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和研究,为深化任职教育改革丰富了内涵,提供了经验。
【关键词】能打仗;打胜仗;实战化;人才培养模式
一、军队任职教育院校探究新型军事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
十八大报告深刻分析了我国安全和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进一步明确了当前军队肩负的责任使命,军队必须增加忧患意识、危机意识、使命意识。始终把军事训练摆在优先战略地位,作为部队中心工作的生命线,使广大官兵树立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随时准备打仗的思想。确保党中央,中央军委一声令下,部队能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这一思想为任职教育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更加明确的思路,培养实战化人才既是任职教育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旗帜,也是人才培养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军队任职教育院校如何围绕这一目标要求,转变观念,创新理论,深化改革,优化资源建设,全面提高教学水平,有效提高实战化人才培养质量,是任职教育院校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和核心课题。
二、军队任职教育院校探究新型军事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2013年军委总部明确提出,“能打仗,打胜仗”为当前和今后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核心牵引。当前,世界军事革命加速发展,信息主导成为制胜关键,体系对抗成为基本形式,网络空间成为崭新战场,精确作战、立体作战、全域作战、多能作战、持续作战成为新型战斗力的重要体现。军队必須以信息化为主导,以机械化为基础,加快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和有机融合,把培养实战化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作为有力支撑,有力发挥人才在军队建设和战斗中的生力军作用。这就要求军队任职教育院校围绕“能打仗,打胜仗”目标,扭住实战化人才培养这一核心任务,按照源于部队、高于部队、用于部队的要求,通过进一步推动院校教育向部队训练靠拢,部队训练向实战靠拢的思路,培养一大批忠诚可靠、能力超强和作风刚硬的能指挥打仗、保障打仗的优秀人才。探究实战化人才培养模式,无论对任职教育院校教学改革建设,还是对军队实现“能打仗,打胜仗”目标转型,都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三、军队任职教育院校要全面创新新型军事人才的育人模式
(一)创新专业内涵,优化顶层设计。军队任职教育院校要创新实战化的育人模式,首先要系统研究实战化的思想内涵,并结合人才培养,把这一思想内涵体现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中。针对各类人才培养对象,从军政能力素质目标内涵和专业岗位能力素质目标内涵两个方面确立实战化的人才培养总目标,按照人才培养总目标分解实战能力目标,根据能力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分配训练时间、明确考核方式、开展训练计划,最终形成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否合理,培养目标是否准确,岗位业务能力素质是否适合部队岗位,必须以能否打仗,能否能打胜仗为标尺,这就要求院校到作战部队和对应部门围绕实战需求进一步征求意见,并根据部队意见和建议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完善和整改。最后,由院校牵头,部队参与,召开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双方意见一致后,上报总部批准实施,为准确把握实战人才培养顶层设计提供依据。
(二)创设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在与部队实战训练内容柔性对接的基础上实施深化改革。设计教学训练内容,要紧紧围绕“现代作战打什么、怎么打,如何才能打赢”这一人才培养总目标进行细化分解。根据分目标创设教学内容,打仗需要什么就苦训苦练什么,把教学训练内容向实战训练科目延伸,重点突出基础科目训练改革和使命课题训练研究,尤其是针对军兵种部队实战化、针对性训练和检验对抗性演练方面的教学训练内容,院校应组织专门会议,广泛邀请总部专家、首长、部队领导、岗位业务能手和培训对象参与会议,全面征求总部专家和部队的意见与建议。围绕培训对象的业务能力目标,结合开展岗位业务与实战训练的需求,柔性整合学科专业知识,增设岗位业务和实战训练内容。按照联合协同作战能力培养整合军兵种知识、按照开展岗位工作能力培养开设理论与实践训练课目。从平时岗位业务到战时作业,科学合理的完善训练内容体系。对于部队有需求,院校教学有困难的实战化训练内容或课目,应邀请部队主动参与到院校教学训练中,或为院校提供便利条件,协助完成培训。
(三)创优教学训练途径,坚持把“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作为实战化训练的根本途径。院校教育训练途径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当前,任职教育院校应紧紧把握军事斗争准备龙头地位不动摇,着眼实战需要从难从严设计训练科目,优化训练途径,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把院校教学训练向战场实战科目延伸,针对使命课题开展针对性训练,加强诸兵种联合协同训练,抓好检验性对抗性训练,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下摔打训练学员。院校在组织实施实战化教学训练过程中,对暂时没有形成教学能力和不具备教学条件的训练内容,应联合部队或者其他兵种院校来完成培训。一是针对部队岗位业务与作战任务的战法、训法与保法的教学训练,应该聘请部队专家和岗位业务能手为客座教员来实施教学,把部队好的实战经验和工作方法及时有效地带到院校教学训练中,进一步拓宽院校教育训练途径,增强实战化训练方法和手段的指向性和针对性;二是针对军兵种联合协同作战的训练课目,院校和部队联合组成教学组参与演练,双方根据人才培养需要,结合训练(演练)实际,安排学员参与实战训练或者参观见学,为学员到岗位开展实战任务熟悉路子。教员要把学员参与训练的作业情况收入教学案例库,为深化实战化教学训练改革提供依据。
(四)创建教学训练保障资源,构建实战化训练背景的环境条件。院校要联合部队紧紧围绕“能打仗,打胜仗”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在教学和训练保障资源上开展新一轮的建设,院校教学资源和部队训练资源不对称、不平衡,是制约院校教学和部队训练的“瓶颈”问题。院校与部队相比,在师资队伍、教学训练方法、专业(课程)建设、教学研究能力、科研学术水平等软实力上占有绝对优势,而在新装备数量、器材资源、场地等实战化训练的硬件设施上处于短板。而部队则恰恰在装备器材和训练场地等实战资源上占有绝对优势,教学科研等软实力相对较弱。所以,在教学训练过程中,院校和部队应共同联手,紧紧围绕培养“能打仗,打胜仗”的实战化人才这一核心目标,以机械化为基础,以信息化为主导,以训练打仗为抓手,把三者有效融合,互通互用优势资源,取长补短,通力合作,盘活院校建设教学实战化环境条件的路子。
(五)创立实战化人才考核评价机制,让作战部队有资格评价院校人才培养质量。院校培养的人才是否合格,是否符合“能打仗,打胜仗”目标要求,不能由院校单方面考核评价,应该由院校联合部队共同评价。院校与部队围绕学员将来从事的部队岗位业务,围绕实战化能力目标和教学训练内容确定考核标准,选取考核办法,确立考核方案,共同组织实施。从打仗角度出发,把信息化、实战化能力目标作为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考核的核心标准,不搞花架子、纸上谈兵等不适合打仗的考核形式,平时实打实的训练,毕业前实打实的考核,在人才培养质量考核评价上,要赋予部队否决权。这样,既为部队选用打仗型人才赋予了权力,又给学员苦练实战本领增加了学习动力,还为院校围绕培养打仗型人才组织教学和开展日常管理提供了参考。
(六)创编实战化管理制度,在人才培养和管理层面上与部队打仗接轨。院校在培训过程中,不能忽视日常的管理,日常管理是培养学员战斗作风的基本过程,院校应确立实战化管理制度,把课堂当战场来训练管理,把课外当战时来值班警戒,从严管理,坚持落实政治要求严、管理教育严、军事训练严、执行纪律严、落实制度严的思想,提高院校正规化建设水平,要强化纪律观念和号令意识,坚持按照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办事,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学员随时集结、随时拉动、随时作战、随时处置突发事件的意识。通过建立对学员平战一体、高度戒备、随时能战的作战值班制度,保持常备不懈的战斗状态,严格养成过硬的战斗作风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把学员培养成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战斗队员,这就要求院校管理与部队打仗接轨,甚至联合部队共同做好管理工作。在人才培养和管理方面应与部队管理互通、互信、互认,通力协作,在全面完善任职教育管理工作的同时,可有力促进教育训练的开展,为有效提高训练效果提供保障。
(七)创新解决问题的思维,在总部的统领下联手作战部队寻求解決实战化人才培养问题的源头。院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机构,在实战化人才培养过程中会出现方方面面的问题,从思想政治教育到战斗作风培养,从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到军事作战理论研究,从军事专业能力素质培养到信息化能力素质拓展,从课内教学训练管理到课外常态化战备值班,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由院校单方面解决这些问题,可能会存在问题源头把握失准,解决方法错位不力,治标不治本的现象。但是,如果在总部机关的牵引下,由院校牵头,作战部队参与,成立专门的人才培养与训练协作机构,共同解决院校人才培养问题,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断深化任职教育改革是军队院校建设和发展的永恒主题。军队任职教育院校创新实战化人才培养模式是落实总部“能打仗,打胜仗”目标要求的集中体现,是深化任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是全面提高部队实战化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抓手,是院校密切联系部队共同实现“强军梦”的重要纽带。通过探索和研究实战化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院校教学改革和部队转型建设提出了新的举措。
参考文献:
[1]张结社 董福海.确保随时能打仗[J].西北民兵.兰州军区政治部杂志编辑部,2009(10):P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