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院校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研究
2014-04-29杨丹丹王健波王桂桂
杨丹丹 王健波 王桂桂
【摘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分析等方法对武汉体育学院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重要性的认识是养成锻炼习惯的基础,教师是系统影响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首要因素,必要的学校体育锻炼规章制度是养成锻炼习惯的保证。
【关键词】体育锻炼习惯;体育院校;大学生;快乐体育
前言
《全国健身计划纲要》中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要对学生进行终生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和习惯。”了解当代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的现状,探明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因素,这对推进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一、体育锻炼习惯的相关概念
(一)体育锻炼习惯的概念
目前人们对体育锻炼习惯的概念的界定,还没达成统一的共识。我国的心理学、教育学专著对习惯有不同的阐释,认为习惯是“不需要特殊的练习,由于多次重复而形成的对于实现某种自动化动作的需要”。我们认为体育锻炼习惯是指人在后天不断重复身体练习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内在需要的、比较稳固的自动化行为模式。简而言之,体育锻炼习惯是后天形成的自动化行为。
(二)体育锻炼习惯的主要表现
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在人生历程的各个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学生的习惯是由于受到心理、生理等诸多方面的影响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其主要表现有:情境性学生习惯是在某种情境和某种刺激下而形成的,某种类似的情境或刺激重现,其习惯即会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学生的某些习惯是由于受到教师或家长的赞赏、默许,在偶然的、微妙的、不易被本人和他人察觉中逐步形成的。
(三)动机概念
动机是指激励人们去行动的内在原因,而且这种行动具有方向性和持久性。所谓体育动机,是指推动、停止或中断学生参加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的内部动因。它对体育学习或锻炼起着定向、始动、调节、强化和维持的功能,对体育运动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往往不是由单一的动机驱动的,而是由几种相互关联、彼此影响的动机联合驱动的。
二、体育锻炼习惯的特征
(一)习惯性
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是在后天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不断重复模仿学习而形成的。
(二)情境性
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是由某种情境的不断重复出现和反复刺激所形成的。
(三)省力性
体育锻炼习惯定型后,无需更多的意志力来控制就能够主动地进行身体锻炼,表现为心理能量的节省性。
(四)两极性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习惯唯一性;其二是波动性。当习惯定型后,要想改变它就十分困难。
(五)愉悦性
在完成习惯动作时,大脑皮层运动中枢非常兴奋、激动,运动是内心感悟的自然流露,表现出愉悦性。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体育锻炼的习惯与专业的关系:
不同的专业与体育锻炼习惯存在很大的差别,以体育专业和非体育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从对表3-1专业与体育锻炼习惯的关系的调查结果显示:体育专业81%学生都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而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只有38%的学生能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二)体育锻炼时间的调查与分析
体育锻炼的时间是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基本保障,没有体育锻炼时间的锻炼是无法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
(三)体育锻炼项目的调查与分析
多样的体育锻炼项目能增加学生的锻炼兴趣,促使学生形成体育锻炼习惯。
体育锻炼项目是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要方式,项目的多样性能驱使更多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并增加锻炼时间,使体育锻炼的效果更好,也促使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
四、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机制和心理学分析
锻炼习惯的形成可表示为如下相关过程:
锻炼需要→锻炼动机→锻炼行为→锻炼习惯养成
(一)体育锻炼需要
体育锻炼的需要是人的生理和心理以及社会环境的客观要求在人脑中的反映,常以意志、愿望兴趣等形式表现出来。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具有健身、娱乐、教育、经济的功能。体育的基本功能能满足个人的上述需要,人的这种需要和体育的基本功能长期结合导致体育锻炼动机的形成。
(二)锻炼动机的形成和发展
体育锻炼的动机具有明确的指向性,是推动个体进行自觉身体锻炼的直接驱动力,它的形成具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既是个人强身健体、娱乐身心和提高生命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对个体的要求,它的形成是从泛化模糊到分化具体、从不稳定到稳定,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三)锻炼行为的产生和发展
锻炼动机是锻炼行为产生的内在驱动力,只要具备锻炼行为发生的外部条件,锻炼行为自然而生。从锻炼行为到锻炼习惯的形成,关键是行为的保持,而保持这种行为,就要从锻炼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效果。如果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需要得到满足,他就会增强继续参与锻炼的动力。反之,如果锻炼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就会削弱鍛炼的动机,甚至放弃继续锻炼。
(四)锻炼习惯的养成
人的某种行为在不断得到正强化后,在大脑皮层和小脑之间会建立起固定的神经联系,由于锻炼行为的结果符合主体动机的需要,使人产生良好的情绪体验,激发了继续锻炼的内驱力,锻炼行为的贩毒出现在心理上形成固定的心理定势,在生理上形成一种特定的肌肉群连锁反应模式。久而久之,形成一定的行为习惯。打破这种稳定的行为模式,则会使人感到不适,并产生负性的情绪体验。
五、影响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因素
(一)内部因素
1.健身娱乐的需要
健身和娱乐是人的本能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自我意识逐步增强,不断激发人们对健身和娱乐的需求。然而,现代青年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和思维的活跃时期,他们追求时尚,彰显个性,这使得他们在对健身娱乐的追求上表现出浮躁,缺乏对健身和娱乐的理性认识,精神追求的层次也不高。
2.自我实现的需要
体育活动在精神层面包含有众多的美学和时尚元素,大学生对某一类别的倾向性心理或是行为活动,鲜明地显现出个人的追求风格,展现了个人的价值取向。自我实现的需要还表现在自我表现欲上,大学生是最具有自我表现意识的群体,体育活动就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现自我的舞台。
3.社会交往的需要
社会交往作为人的社会存在方式,是人们之间的一种交互活动。体育有活动性、技艺性、合作性、竞争性、群居性和礼仪性的特点,具有巨大的社会教育功能,是学生心理社会化的重要方式。大学生正处于社会性尚未成熟、迫切需要获得社会认同的时期,有着强烈的社会交往愿望,他们通过广泛的社会交往,确立自我的社会地位。正常的社会交往使得他们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满足基本的心理需要。
(二)外部因素
1.学校场地、器材、设施的因素
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是进行体育活动的基础条件,学校应该给学生提供充足、安全、多样、方便的体育活动场地和器材。学校经费的不足使现有的器材不能发挥应有的使用效率,这就进一步降低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机会,也对其锻炼习惯的养成形成了制约。
2.学校体育健康教育因素
学生对健康与运动的认识能力和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体育锻炼习惯,是形成自觉锻炼习惯的重要因素之一。调查发现,大学生能够全面而正确的地理解健康内涵的仅占61.2%。目前,高校大多采用体育选修课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专项技术知识为主,而体育基础理论与卫生保健知识课时很少,健康知识的匮乏很难使学生树立长久的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意识。
3.学校体育文化的影响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人都有从众的心理。体育锻炼氛围能使人形成心理定势,不断内化自己的态度,使其行为与周围环境相适应。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促进学生自觉形成体育锻炼习惯具有重要作用。
4.网络文化的影响
网络已成为大学生生活、学习、娱乐的重要方式。网络对体育的直接影响就是其中的网络娱乐、网络交际等虚拟功能代替了体育的某些功能,上网也减少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网络文化的冲击淡化了学生体育健康意识饿培养,不利于其体育习惯的养成。
5.社会其他因素的影响
社会其他因素主要有家庭环境影响、学习就业压力、经济条件等。当前大学生个人消费更加倾向于自身发展和就业有关的方向。近几年,教育成本增加、就业困难等一系列因素,导致学生体育健康投资比例甚少。此外,家庭环境对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态度、进行体育锻炼的行为习惯、对健康投资力度等方面有显著的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学生自觉进行体育锻炼产生影响。
六、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大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偏低,未形成体育锻炼习惯。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主要因素是自身對体育锻炼的兴趣、学校体育教育以及媒体的作用,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是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基础。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对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有心理定向作用,良好的动机能驱使学生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进而养成锻炼的习惯。体育态度对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有积极地影响,学生体育态度越积极,其参与体育锻炼的程度越高。
(二)建议
1.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学生体育锻炼意识
通过多种途径,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宣传活动,优化体育教育环境,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让体育锻炼意识通过学校的各种活动渗透到大学生的言行中,最终形成体育锻炼意识和体育锻炼习惯。
2.加强体育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改变过去形式固定的体育课程体系,建立以“终身体育”为主线,内容丰富、灵活、个性化的课程体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体育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体育锻炼能力,加速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
3.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参与热情,变被动锻炼为主动锻炼。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内容丰富、活泼、趣味的“快乐体育”,使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体验到运动的快乐,在生理和心理上得到满足,通过主体实践活动逐步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4.指导学生制订科学的锻炼计划
指导学生制订课外锻炼计划并付诸实施,是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养成锻炼习惯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创设让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教育情境,提供具体学习模仿的有效方法,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身体状况、兴趣、爱好、时间等确定锻炼的目标,选择锻炼的项目,制订适合自己的锻炼计划,坚持不懈地反复实践。养成体育锻炼习惯要经过漫长的过程,教师要不断强化学生的锻炼参与意识,不断地指导、帮助学生调整锻炼计划,对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分析、指导、帮助,促使其坚持锻炼。
参考文献:
[1]刘利,孙瑄瑄,吴蓉蓉.北京邮电大学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的调研[J].安徽体育科技,2004,(02)
[2]文潮辉.让学生在课余体育锻炼中“动”起来[J].教育导刊,2004,(10).
[3]王华桌,刘玫瑾,于秀.我国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01)
[4]常生,陈及治.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研究现状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0)
[5]张华君,宋亚丽.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J].浙江体育科技,2003,(02)
[6]王爱丹,董晓春.大学生体育动机、态度与高校体育改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