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农民消费支出的地区差异分析

2014-04-29王恩泽

商业2.0 2014年12期
关键词:聚类分析农民

中图分类号:F014.5 文献标识码:A

摘要:从中国农民消费地区分布情况的实际出发,应用聚类分析方法,针对2012年我国31个省市的消费支出情况进行分析,来研究我国农民消费支出的地区变动规律。

表明我国农民消费支出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这种差异随着中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变动而变动。

关键词:农民;聚类分析;消费支出

一、前言

消费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活动和生产的最终目的。科学合理的消费结构,稳定适当的消费增长,是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动力。近几年来,由于国内有效需求不足,消费增长放缓,经济增长也放缓。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已成为我國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最大障碍。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农民收入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相比仍然相差悬殊。2005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比例已由1990年的1.82:1扩大到2.33: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悬殊,且消费差距逐年拉大。2005年农民人均消费支出为3567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8622元,城镇居民人均年消费支出比农民多5055元。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比例已经由1990年的1.87:1扩大到2005年的2.42:1。从消费的耐用消费品来看,2005年农民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的数量仅相当于城镇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量的68.35%、68.32%和39.18%。目前城镇居民流行消费的家用电脑、空调机、微波炉、热水器等耐用消费品,农民的拥有量就更少。再从消费的农产品来看,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年消费的肉类、禽类、蛋类、水产品类的数量分别是农民人均消费量的1.66倍、2.1倍、1.67倍和1.63倍。通过以上城乡对比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农民总体的消费水平过低,农民物质需求的许多方面尚未得到满足,现实消费不足,潜在需求巨大。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民的消费水平和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的增加对于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以及正确处理好内需和外需的关系至关重要。但总体来看,农民消费水平仍然较低,调查显示大多数地区都不及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三分之一,而且消费结构不合理,局限于食品类等生存基本需求品,而在装饰、娱乐等方面的消费较少。农民消费支出主要包括食品、服装、住房、家庭设备及服务、医疗保健、子女教育、娱乐等方面。各个因素对消费支出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影响消费支出水平最高的因素,反映出农民当前最需要的消费,结果可引导社会对农民的消费结构和水平加以更多的关注。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是我国最大的消费群体,农村消费能力的提升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扩大农民消费,是保持国民经济良性运行、健康发展的关键。分析我国农民消费现状,找出制约农民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研究目前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理论准备

聚类分析是研究“物以类聚”的一种方法,也称群分析,点群分析,簇群分析等,它是研究分类问题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基本方法包括:聚类分析,系统聚类分析,快速聚类分析,最短距离和最长距离法,重心法,类平均法,离差平方和法和模糊聚类法。聚类分析就是把一些相似程度较大的样品聚合为一类,把另外一些彼此之间相似程度较大的样品(或指标)又聚合为其他的类,然后再将小类依相似程度聚合为大类,直至将所有元素聚合为一类。

本文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法。系统聚类法的基本原理:首先将一定数量的样本或指标各自看成一类,然后根据样本(或指标)的亲疏程度,将亲疏程度最高的两类进行合并,然后考虑合并后的类与其他类之间的亲疏程度,再进行合并。重复这一过程,直到将所有的样本(或指标)合并为一类。

三、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本文以食品支出、衣着支出、交通通信支出、居住支出、文化教育支出和医疗保健支出六种典型的农民支出为分类变量,对2012年我国31个省市农民家庭消费支出进行聚类分析(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在SPSS 菜单栏上选择“分析”→“分类”→“系统聚类”, 则出现“系统聚类分析分析”主对话框,分别将“食品支出”、“衣着支出”、“交通通信支出”、“居住支出”、“文化教育支出”和“医疗保健支出”将选入“因变量”框中, “地区”选入“标签个案”框中;点击“绘制”键,选中“树状图”;点击“方法”键,聚类方法选择“最近相邻元素”;最后点击“确定”键,结果如下:

图2-1

根据2012年中国各地农民家庭消费支出的聚类分析的谱系图,将样本分为四类,其中上海归为第一类;北京、浙江归为第二类;第三类包括福建、广东、天津和江苏;其余地区归第四类。

在实际中,上海经济最发达,农民收人也相对最高,从而农民家庭消费支出也最多;第二类中的地区同属经济发达地区,其中北京市为首都,浙江为经济大省,这些地区的农民收人相对较高;第三类的地区大多位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较为发达;第四类中的地区数目最多,反映了中国大部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消费状况趋于接近。

四、结论

从聚类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在东西部地区之间、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农民消费差距仍然很大。第一类、第二类和第三类地区基本属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而第四类地区主要集中在中国的中西部,这与中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有很大关系。

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消费水平和改善不同地区农民家庭消费结构,主要应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增加农业投入,增强农业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改变农业基础脆弱的局面;第二,努力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科技兴农步伐,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科研和推广应用,增强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第三,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品种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发展名优特新产品;第四,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推动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作者简介:

王恩泽(1990-), 男,山西太原人,研究生,财务管理专业。

猜你喜欢

聚类分析农民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农民丰收歌
促进农民增收 粮食部门责无旁贷
新媒体用户行为模式分析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析
基于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的实证分析
基于聚类分析的互联网广告投放研究
“县级供电企业生产经营统计一套”表辅助决策模式研究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