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而不审”的人民陪审员
2014-04-29
凤凰资讯报 2014年13期
张义(化名)是河北某市基层法院的人民陪审员。任职4年多来,他参与陪审的案件“两只手数得过来”。他坦承,即便参与庭审也不怎么发言。
今年距200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发布已几近十年,但如张义这样“陪而不审”,连同陪审人员不足,“陪审专业户”等问题让人民陪审员制度常常流于形式。
2013年10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上的报告里透露,全国各地现有人民陪审员8.7万人,人民陪审员总数已超过基层人民法院法官的1/2。
在张义看来,目前的司法实践中,人民陪审员最直接的作用,是两个字——凑数。在法庭上,他从来都是只听不说,“法官说了算”。尽管根据《决定》规定人民陪审员“除不得担任审判长外,同法官有同等权利”。但“陪而不审”的现象还是广泛存在。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何家弘,就曾对中国法院网上登载的2010年1至12月审理的共计292起刑事案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他发现,在有陪审员参与审判的177起案件中,98.31%的陪审员在法庭上没有提问;69.49%的陪审员在庭审过程中没有与审判长进行过交流。另外,有些陪审员表示,甚至不知道案件的裁判結果。
而陪审员参与度低的另一面是有些陪审员几乎成了“亚法官”。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秦前红表示,据他所了解的法院里,陪审员就是几张老面孔,“不管什么案子,就那么几个陪审员,坐在庭上打瞌睡”。
在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何兵看来,名额太少和遴选机制是目前人民陪审员制度现状的最大成因。
摘自《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