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匣子数据未来对“云”传输
2014-04-29
一些航空专家提出,黑匣子诞生于上世纪40年代,如果把它与21世纪新兴的无线宽带、云存储等技术结合,实现飞行数据实时对“云”传输,眼下飞机失联难寻的困境能否不再出现?
实时传輸 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前主席马克·罗森克认为,从马航客机失联和2009年法国航空公司AF447航班失事的搜寻行动来看,当今国际航空界采用的飞行事故调查流程已经过时。
罗森克提出,如果能把黑匣子记录的飞行数据和舱声录音传输到云数据库,将有助于相关部门在飞机遇到紧急情况时尽早定位并启动调查,特别是飞机在民航雷达覆盖范围之外飞行时。
成本太高 一些航空专家和企业界人士提醒,技术层面上,实现飞行数据对地面或对云数据库的实时传输完全有可能,但这一变化面临运营成本增加和带宽分配限制等挑战。
另外,在美国国家安全局等西方情报机构大规模监听项目的阴影下,传输舱声录音是否会导致个人隐私泄露,同样令人担忧。
现阶段,全球大部分民航客机装有通信寻址和报告系统(ACARS)。它通过甚高频无线电或卫星信号,周期性地发送发动机等主要部件参数报告,能够为事故调查提供部分依据。
一名航空企业高管承认,虽然他期待马航事件促使航空业出现一些改革,但与实现飞行数据实时传输相比,航空企业更倾向于提高ACARS向地面发送报告的频率。“全世界每天飞行9.3万架次航班,(实时传输数据)成本太高了,”这名高管说。
还需10年 面对资金和带宽瓶颈,罗森克认为,可以尝试把最重要的一部分飞行数据、而不是所有数据传输到云数据库,或者采用间歇性传输、而不是实时传输,以节省带宽和成本。
路透社报道,现阶段,包括C-5大型运输机在内的一些美国空军飞机已安装能够漂浮的黑匣子,原因是这些飞机经常跨越大面积海洋飞行。
一些航空专家透露,基于卫星通信的新型空中交通管理系统有望今后几年应用于欧美和亚洲地区。与眼下使用的雷达管制系统相比,卫星系统在追踪航迹、监控客机飞行系统方面的能力显著提高。
不过,业界预计,卫星系统在全球范围普及至少需要10年。摘自《天水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