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黔东南州松茯苓白蚁危害及防治现状调查研究

2014-04-29叶贵凯王忠平陈建祥左群金义兰

安徽农业科学 2014年16期
关键词:白蚁防治

叶贵凯 王忠平 陈建祥左群 金义兰

摘要 对黔东南州茯苓主产区的白蚁发生及危害情况进行定点调查。结果发现,黔东南州全州茯苓均发生白蚁危害,以黑翅土白蚁、黄胸散白蚁最为常见,且种群密度高,对茯苓的危害性最大;白蚁主要危害山冲种植的茯苓,坡塝地带白蚁危害相对较轻。由于白蚁危害具有隐蔽性、易传播和扩散蔓延特点,防治较为困难,部分药农使用高效、高残留农药灭杀白蚁,导致茯苓农药残留超标,影响品质。建议从开展高效低残留防治白蚁药物的筛选研究、开展白蚁防治技术研究、开展科学防治白蚁的技术推广工作3个方面着手防治白蚁。

关键词 松茯苓;白蚁;发生情况;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36.4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16-05024-03

茯苓为多孔菌类植物的菌核,寄生于松株植物赤松或马尾松根茎,为传統药食两用中药[1-3]。黔东南州松树资源十分丰富,自然条件优越,是贵州茯苓主产地。近年来,黔东南州茯苓人工栽培发展迅速,2012年全州种植面积达3 300余hm2,从业人员超1万人,茯苓产业已经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又一重要途径[4]。

适宜的气候、丰富的林木资源和深厚的土层有利于白蚁生存和繁衍,随着茯苓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白蚁危害呈严重发生趋势,据2011年调查,白蚂蚁在黔东南州全州普遍发生,茯苓受害面积在80%以上,绝收面积达20%,造成茯苓产量锐减,品质降低,制约了茯苓产业的发展,为此,笔者对黔东南州茯苓主产区开展了定点调查研究,分析了茯苓白蚁为害主要特点及防治现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白蚁的防治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时期 在2012年白蚁活动危害(7~10月)期内,对茯苓主要种植县开展茯苓白蚁发生情况定点调查。

1.2 调查地点 松茯苓白蚁危害调查安排在榕江县两汪乡空烈村等8个点,调查点名称、经纬度及海拔高度见表1。

1.3 调查方法 采用埋放诱集装置法进行调查。

1.3.1 诱集盒制作。用杉木制作一个规格为20 cm×15 cm×10 cm的木盒,在盒子四周开一个直径为1 cm的小孔,再把松木片放在溶有白糖的淘米水(500 ml水里加入10 g白糖)中浸泡24 h,捞起后在阴凉处风干,然后将松木片装入诱集盒中,覆盖盒盖,用塑料绳捆扎备用。

1.3.2 诱集盒埋放。每个调查点按照坡塝和山冲各埋放3个诱集盒(图1),2个诱集盒间距50 m以上。将做好的诱集盒埋放在距种有茯苓松树枝干约10 cm位置,覆土厚度10 cm,做好标识。20~30 d后,查看、清点诱集盒白蚁种类及数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黔东南危害茯苓的白蚁种类 调查发现,8个调查点共诱集到54 975个白蚁,其种类主要有:黑翅土白蚁(19 786个,占总数的36%),黄胸散白蚁(25 126个,占总数的45.7%)和台湾乳白蚁(又名家白蚁,10 063个,占总数的18.3%),其中以黑翅土白蚁、黄胸散白蚁最为常见,且种群密度高,对茯苓的危害性最大。

2.2 黔东南茯苓白蚁危害情况 由表2可知,在黔东南州茯苓主要种植地区,茯苓白蚁均有发生,虫口疫情等级较为严重(图2),为Ⅳ级以上,其中,榕江两汪乡、从江往洞乡、天柱县坪地镇和锦屏县铜鼓镇4个调查点虫口疫情等级最为严重,均为Ⅴ级。

2.3 地形部位与茯苓白蚁危害 由表3可知,在埋放诱集盒的8个茯苓种植调查点内,在不同的地形地貌条件下,茯苓白蚁危害情况不尽相同,调查点3和调查点6地形为山冲的白蚁数量远低于坡塝,增减百分比分别为-100%和-82.58%,其余6个调查点地形为山冲的白蚁数量均远远高于坡塝,具体增减量详见表3。综合可知,在地形为山冲和坡塝的地方均有白蚁为害,但是在山冲的白蚁为害最为严重,8个调查地点的白蚁平均数为4 012.13个,比地形为山坡调查点的白蚁数量高40.3%。

黔东南州茯苓种植地区的白蚁为害发生面积大,为害严重,是限制黔东南州茯苓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从地形分布看,山冲种植茯苓的白蚁发生情况最为严重,坡地次之。

3 茯苓白蚁为害主要特点

3.1 隐蔽性 白蚁喜欢生活在潮湿黑暗的环境中。白蚁眼睛已退化,惧怕阳光,不敢暴露在地表面上活动,它们筑巢在土中、木头里或松茯苓菌种包内,修筑隧道活动隐蔽,危害不易被察觉,一旦发现,损失严重,已无法挽回。

3.2 严重性 松茯苓是依赖菌丝从干松兜(木)中吸取营养而成长的,而干松兜(木) 恰是白蚁的嗜食物,一旦被白蚁蛀食,菌丝吸不到营养, 茯苓就会无法生长直至死亡;茯苓菌种和新生茯苓含糖分甚多,也是白蚁危害对象,因而在松茯苓的整个培育过程中, 防治白蚁危害是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

3.3 易传播和扩散蔓延 白蚁长大成熟后,会发生群体分飞,扩散蔓延的速度快,不易防治。在每年适宜的季节,成熟巢群中的有翅成虫会飞离原群。有翅成虫婚飞后落地,两对翅由横肩缝脱落,一雌一雄互相配对,然后筑巢建立新群体,有一对一建巢,也有数对一起建巢。

4 茯苓白蚁防治现状

茯苓种植区的农户为了保产,采用各种方法防治措施抵御蚁害,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4.1 诱杀法 种植茯苓前后,在茯苓区周围挖坑并放入松树枝、松树块等,将白蚁诱来,然后用火烧或者药物杀死,该法能降低白蚁种群数量,但由于诱集方法过于简单,效果通常不是很理想。

4.2 预防 种植茯苓时,不管是段木还是树兜种植,用泥土覆盖好菌种,然后在菌种及段木或者树兜周围撒下防治白蚁的药物,药物种类主要有甲敌粉、呋喃丹及用敌敌畏拌的锯木粉等,该法防治白蚁效果较好,但由于用了高毒、高残留的农药,茯苓的农药残留较高,品质低下,不值得推广应用。

4.3 药物防治 是指在发现茯苓受白蚁危害后,采用的应急措施,主要使用国家禁用的高毒农药,方法是撬开有白蚁危害的菌木,将药直接喷施在白蚁上,该法效果不理想,且对茯苓卫生品质造成巨大污染,应严格禁止。

5 建议

黔东南州茯苓产区白蚁分布广、种群数量大、隐蔽性强,在防治上有一定的难度,但茯苓蚁患长期未得到解决,关键是没有组织技术力量进行防治技术研究及向药农普及白蚁基本科普知识。

5.1 开展高效、低残留防治白蚁药物的筛选研究 逐步淘汰高毒、高残留的农药,使茯苓卫生品质得到提高,解决长期困扰黔东南州茯苓农药残留高的问题。黄胜先等[5]在室内及田间测定了毒死蜱、联苯菊酯、百虫灵、联苯菊酯+百虫灵、甲敌粉5种药剂对白蚁毒力及防治效果。结果发现,在供试5种药剂中,联苯菊酯+百虫灵、毒死蜱这2种药剂适于茯苓种植地白蚁的防治。国内有些单位应用氟虫胺、伏蚁腙、氟铃脲、杀铃脲、氟虫腈、克蚁星、“一扫清”等药物进行防治散白蚁、乳白蚁、土白蚁方面的试验,有的药防效显著,且用药量少[6]。这都为黔东南州的白蚁防治提供了参考。

5.2 开展防治技术研究 从白蚁生活习性、防治药物的室内毒力测试和田间防治试验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通过实践,制定一套操作性强的茯苓白蚁防治技术规程,为茯苓白蚁防治提供技术支撑,从根本上解决茯苓白蚁危害。

5.3 开展科学防治白蚁的技术推广工作 积极培养乡土人才,建立健全科技推广网络,加快茯苓白蚁防治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茯苓种植水平和效益,增加药农收入。

参考文献

[1] 蔡丹凤,陈美元,郭仲杰,等.茯苓菌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中国食用菌,2009,28(1):23-26.

[2] 赵继鼎.中国真菌志(第 3 卷): 多孔菌科[M].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8:411-414.

[3] 屈直,刘永翔,朱国胜,等.贵州茯苓优良菌株的筛选[J].菌物学报,2009,28(2):226-235.

[4] 陳建祥,王忠平,余彬情,等.黔东南州松茯苓产业发展现状与产业化开发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32):15659-15600.

[5] 黄胜先,王忠平,陈建祥,等.几种药物对茯苓上白蚁的毒力测试及田间防效[J].广东农业科学,2013(6):91-92,107.

[6] 陈鎛尧,周维,庞正平,等.我国土白蚁发生危害与治理[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09,15(5):418-421.

猜你喜欢

白蚁防治
77岁“蚁人”家中养10万多只白蚁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生化结合治理白蚁》
残忍的白蚁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白蚁监控技术(IPM)在水库大坝白蚁防治中的应用
白蚁克星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