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紧迫需要国际话语权
2014-04-29冯仲平
冯仲平
几乎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话语,但并不能保证在国际上都能够拥有话语权。
今年3月1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就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一事,讲了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话。他说,“西方对克里米亚奉行的立场甚至不是双重标准,而是一种惊人和露骨的厚颜无耻”,“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如此随心所欲,同样一件事今天说是白,明天又说成是黑”。他又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国际政治中更愿意認同强权,他们坚信自己可以例外,只有他们自己才是正确的。他们可以在这里或那里对独立国家动用武力,从国际组织捣腾出需要的决议,或完全无视它们……”。这是冷战后迄今,一个大国领导人对于西方霸权和话语权所进行的最直白的一次控诉和抗争。
长期以来,中国在与外部世界打交道中也明显遭受到缺少国际话语权的困扰。如今这一问题变得更加重要,也更加紧迫。
首先,这是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成为该体系的贡献者、获益者,同时由于该体系受西方主导,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权益未能得到公平对待。争取国际话语权,并不意味着中国要推翻现有体系,充当革命者。中国要做的是,推动现有经济金融体系变革,使之体现发展中国家的诉求、保障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以改革者、合作建设者的身份来建立和争取中国的国际话语权。
其次,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步入世界舞台的中心,毫不夸张地说,全世界都在注视着中国。不同的国家可谓心态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点:都想更多了解中国。中国必须要对自身国内的情况、对国际上的发生的情况拿出自己系统性的看法。这是其他国家对一个获得成功的国家的要求。
第三,中国不是一般的大国,也不是一般的成功的大国,而是在当今国际上少有的高举有自身特色的社会主义旗帜的大国。在目前西方国家拥有强大的国际话语权的形势下,中国不建立或争取自己的话语权,别的国家就会按照其话语哲学、话语逻辑和话语立场来讲述中国。冷战刚结束时最为流行的是历史终结论,近年来说得最多的是国强必霸论、中国在东海南海咄咄逼人论、中国在非洲搞新殖民主义论、中国挑战现有国际体系论等等,不一而足。你是大国、又是成功的大国,还是西方眼中的异己,话语权问题中国确实回避不了,而且还必须认真对待。
话语是软实力,但话语权却是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综合,二者缺一不可。缺乏硬实力,话语再好,影响有限;软实力不强,虽有话筒和场地,却打动不了受众。这方面的例子很多。以前中国经济落后,综合实力不行,世界对中国的话语缺乏关注。现在中国把世界的目光都吸引来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在国际上自然而然就拥有了话语权。如中国经济30多年保持快速增长,西方经济学苦于没有一个有力的分析框架,但中国也未能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主流经济学。
总之,话语权扎根于实力。具体而言,中国建立和增强国际话语权需要做的事情和面对的挑战很多。
首先,需要具备紧迫意识、进取精神和自信心。汪洋副总理曾表示,规则和标准的竞争是最高层次的竞争,要以更加积极、自信、负责的姿态,参与国际体系变革和国际规则制定,参与全球性问题治理,增强我国在国际经贸规则和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推动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我觉得,“自信”尤为重要。近年来随着西方金融危机、政府债务危机、干涉主义政策的失败等问题的不断发生,中国人应该更加对自身的发展优势充满信心。事实上,中国的规模、国情、历史、文化、制度,世界现代化进程中没有遇到过,因而世界上也没有现成的答案。一些国家的发展经历即使是成功的,中国也不可能照搬和复制。当然,自信不是忽视存在的问题,恰恰是能够直面问题,同时相信中国可以通过积极探索来解决这些问题。一个人如果对于中国缺乏自信,如何可以去争取中国的国际话语权?
其次,中国争取国际话语权不应单枪匹马,而应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大国肩并肩作战。
第三,中国在争取自身国际话语权的问题上如何处理与西方的关系,是一个重大的考验。国际话语权的实质是国际影响力。显然,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合作的重要使命之一就是,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维护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接下来的关键问题是,战后以来一直主导国际话语权的西方国家会作何种反应?
日本媒体说,金砖国家成立开发银行、应急储备基金,旨在与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对抗,提高自身在国际金融领域的话语权,“日本和美国需要加强戒备”。
其实,不论我们争取国际话语权与否,中国经济发展、综合实力壮大本身已经在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战略界、政策界、思想界引发了长期的激烈争论。但不管如何争论,有一条是明确的,即以维护美国自身利益为出发点。依照这一思路,可以判断,习惯了把持国际话语权的西方国家不仅不会乐于与其他国家分享权力,而且还会竭力反对和阻挠。我想,中国的应对之策应该是既竞争也合作。竞争是不可避免的,而且会十分激烈,这一点我们必须敢于面对、善于应对。同时夯实与西方国家的经贸合作,更加重视人文交流,增进相互了解。而实际上,随着中国的发展,西方内部有一种力量承认:不与中国合作,不听取中国的声音,世界面临的很多问题很难得到解决。
第四,建立和争取国际话语权,要求中国对世界贡献更多公共产品。很显然,其质量越高,越管用,话语权就越大。60年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40年前的三个世界划分,30年前提出的和平与发展的主题,都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同。这些无疑是高质量的国际公共产品。近年来,中国的“公共产品意识”明显得到强化。中国提出并推动与美国建立新型大国关系,提出亚洲安全观,提出与非洲国家相处要坚持正确的义利观,等等,都是中国向世界贡献的公共产品。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很早就预测:中国有一天会吸收其他文明的力量,在新世纪为人类贡献一个新的文明起点。或许我们可以加一句:吸收其他文明的力量,加上创新思维,中国将能够为世界贡献更多的“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