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提质对策初探
2014-04-29张玉娟
张玉娟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248-02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因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心理负担过重导致学生厌学、逃学,甚至轻生:家长给学生施加压力,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造成学生致残、致死等恶性事件时有发生,这足以证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
中小学生负担过重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教育工作的顽症,已经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障碍。多年来虽然采取过很多措施,“减负”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但“减负”工作始终是举步维艰,收效甚微,个别地区学生负担有增无减,学生综合素质越来越低,这与素质教育是相悖的。因此,必须深化教育改革,不断创新,积极加强减负对策研究,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提质措施,真正把素质教育抓紧抓好,真正做到减负与提质成正比。
二、负担过重的原因
研究减轻课业负担的对策,必须追根求源,找到加重课业负担的原因,便于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不仅是一个教育的问题,而是一个全社会的问题。(1)从社会角度看,我国人口众多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造成就业上的困难,而劳动人事制度和招生考试制度存在某些缺陷,就业竞争必然导致升学竞争;而学历因素在我国就业竞争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又加剧了升学竞争。(2)从教育部门和家长方面来看,狭隘的教育价值观、片面的质量观、陈旧的人才观成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使分数价值高于人的价值,升学目标取代人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有意无意地对子女施加压力;一些领导把升学作为评价教育工作的主要标准,都为加重课业负担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减负”不是减掉一切,“减负”是为了更好地提高质量。青少年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是对的,不经过艰苦的学习和锻炼,年轻人是很难成长起来的。”因此,减掉的应该是那些“过重的负担”,就应对此有一个正确的界定。我认为:什么叫负担?负担首先是一种心理感受,不喜欢而被动强迫其完成,哪怕一分钟的作业量,也会成为负担。其次,那些不切合学生实际的作业,有的难度超过了学生(学生个体差异很大)现有知识水平,有的机械重复,反复简单抄写演算,让学生乏味、反感,当然也成了负担。所谓“过重”就是为被学生身心规律,严重有损学生身心健康的超负荷作业。而那些高水平的作业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创造兴趣、创新意识的作业,如观察性、实验性、实践性、考察性、游戏性、趣味性、创造性的作业方式,学生乐意做,他们就不在乎时间长短,哪会成为过重的负担呢?只有对过重的课业负担有了正确的界定,“减负”才有目的性、针对性、时效性,才不至于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才能真正为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一个和谐、宽松的环境,才能真正把素质教育推上一个新台阶。
三、减负的对策
1.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提高业务水平和能力,提高课堂效益是减负提质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减负提质的核心力量是教师,减负提质的关键是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能力和水平问题,减负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减负提质的效果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效益,没有课堂教学的高质量作保证,减负提质将是一句空话。
(1)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经常性地组织老师参加有关素质教育、减负提质、学法指导、创新学习等方面的理论学习机观摩,大兴学习之风,转变教师的教学观、人才观、质量关和学生观。
(2)兴教研,抓教改,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和水平。教中改,改中研,研中学,学中提,共同探索教研教学新模式,集众人之长,补己之短,提高教研质量,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
(3)更新教学设备。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为教师们真正提高课堂效益,提供必要的物质保证。
(4)强化备课质量,向课堂45分钟要效益。功在课前,利在课堂。备透“材”、备准“人”、备好“法”,努力探索教学新模式,探索激趣、导思、导学的新途径,探索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办法,积极引导学生探索适合自己实际的有效的学习方法,不仅减轻学生的听课负担,而且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思维习惯,使他们善质疑、勤思考。还要努力做到面向全体、分层施教,让各层次学生均各有收获,从而确保教学高质量。
2.注重心理教育,积极探究开发非智力因素的新方法、新途径、培养高情商。负担本身是一种心理感受,不同心理的学生对负担的认识截然不同。积极探索情感教育、挫折教育、性格培养等心理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如开设心理健康课、举办心理讲座、设立心理咨询室等,既教给学生心理调节的方法,又让学生有地方倾诉他们的苦恼,并能及时有效地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增强抗挫能力,培养高情商。
3.改革对教师“业绩”的评价方式,减轻教师压力。探究科学的评价新体系,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改变唯分数、升学率论业绩的单一模式,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如勞动态度、备课、作业批改、个别辅导、改变中差生率、辅导学生获奖、班主任工作、教改教研、论文获奖等等进行分项评价,既合理的评价了教师的工作业绩,又让每一位教师看到自己和别人的闪光点,有利于充分调动全体教师极大的工作热忱,彻底的改变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减轻教师压力,从而减轻学生过重负担。
4.积极探索家校结合的新方式。采取多种形式,如家长会、电话联系、家访等方式最大努力地多和家长交流,及时沟通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心理状况,向家长介绍一些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引导家长调整和改进育人的方式方法,使他们在平等教育子女中,多一些平等、多一些引导、多一些谈心,少一些强压、少一些冷漠,真正更新家长的观念,引导他们从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真正为其子女减压、减负。
值得一提的是,减负的对策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总结、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怎样树立学生的价值观》
[2]《新课程课堂变化的若干问题》
[3]《上好课的教学艺术》
[4]《教师必备的教学素养和品位》
[5]《怎样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