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管理中对于表扬与奖励的新看法
2014-04-29陈海疆
陈海疆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202-01
当前,我国新课程改革实验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这是一场从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变革的革命。由于对新理念存在理解上的差别,广大教师在新课程的实施中难免会在认识和实践上存在种种误区。心理学中有个著名的“德西效应”,即当一个人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时,给他提供奖励发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他的内在吸引力,违背了奖励的初衷,逆转了教育效果。这些奖励误区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一、表扬与奖励的误区
常言道,改革需要破旧立新,不破不立,然而改革也容易使人激进、走向极端。在新课改实施中,許多教师在接受了一些新观念之后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抛弃传统教育教学中一些比较好的做法,对传统全盘否定,认为凡是传统的就不是“新理念”,就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从而片面地理解赏识教育。
1.虚荣心的刺激
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一味地表扬称赞,缺少批评指正。为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老师们可谓是使出了浑身解数,几乎课上只要学生回答问题,无论正确、恰当与否,老师总是面带微笑地表扬道:“你真棒!”“你真聪明!”……课堂上鼓掌之声不绝于耳,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事实上,美好的愿望常常事与愿违,表扬的滥用和泛化使我们看到的结果和我们的预期大相径庭:学生们在频繁的表扬面前已变得不再激动兴奋而几近麻木,他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已转化为对毫无意义的表扬。究其原因,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学生的表扬过于泛滥、虚伪,缺乏针对性和真实性。二是只注重表扬奖励,疏于批评指正。最重要的是,热闹的课堂气氛,使得有些学生“混水摸鱼”,出现“假听课”的现象,严重降低课堂效率。
2.物质奖励,短暂刺激
很多班主任的做法,在大型考试中,例如月考,期中考,期末考后,都会进行一次表彰大会,像魔术师一样“变”成很多奖品,奖给成绩优秀的学生,而学生受奖品的刺激,个个热情高涨。得到奖品的学生心情舒畅,甚至摆弄奖品,嬉戏。未得到奖品的学生,唏嘘声,感叹声,甚至有些学生会因为未得到奖品而伤心以至落泪,结果老师还得花一番工夫维持秩序,安抚学生。
不可否认,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很多学生在这时候都会暗自下定决心,好好努力,争取拿到奖品。把获得奖品看成目标,带上了物质色彩,忽视了学习本身,所激发出来的兴趣是短暂的,淡薄的。而且成绩优秀的学生往往就是那些同学,这些同学得到奖品的次数多了,也就麻木了。更重要的是不尊重个体发展的差异,忽视另一个群体,每次都在看别人拿奖品,久而久之就对表彰大会失去兴趣,甚至是厌倦。这是一个低层次的外在追求,缺乏发展性。
3.评价主体单一,产生不良效果
在教学中,学生的成长手册的评语,或者课堂上对学生的肯定及表扬,主体经常是老师。有的学生为了获得老师的表扬,在课堂上积极活跃,认真学习。在老师一眼里是个好学生,好孩子,可是在课后却是“另一个人”, 老师被这表面的“迷彩服”给蒙蔽,一昧表扬这些学生,助长了这些学生的气焰。不仅造成恶性循环,而且会让其他同学以为老师偏爱这类学生,而产生不喜欢老师,更是会淡化师声关系,矮化教师形象,弱化教育功能。
二、表扬与奖励的艺术
在《班主任之友》第282期中,有一篇关于“用心理效应巧治学生乱起外号”中提到:班里学生起外号成风,不仅给同学起外号,也给老师取外号。老师的做法是,第一次给这些起的不错,好听的外号的同学给与适当的奖励,接着就把起外号当成一项周末作业,给科任老师起外号,只要科任老师喜欢就可以,好听的有奖,不好听的罚擦黑板。结果,一周又一周,三周过去了,学生起外号的兴趣尽失,不但没有奖励,弄不好还要接受处罚,感到一种负担。最后都向老师求饶,不再起外号。
这也正是应用了“德西效应”,学生本是为了自己的快乐而起外号(内部动机),老师施以奖励,悄然改变了动机(为了得到奖励的外部动机)。奖励的减少,兴趣减低,逐渐滋生哀怨,最终放弃了这种行为。
1.变式的表扬
当学生发表见解时,教师多微笑,多点头,极其专心地听,诸如此类的态势语可以明确地传达这样的信息;“我喜欢你!”“请继续说下去!”听后友好地评价:“好,这是你自己的见解!”“说得很有道理!”
除语言激励外,情感激励和动作行为激励也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方式。一个充满希望的眼神,一个赞许的点头,一个鼓励的微笑,拍一拍学生的肩膀,甚至充满善意的沉默,都不仅仅传达了一份关爱,还表达了一种尊重、信任和激励,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评价方式更具亲和力,更能产生心与心的互动,其作用远远大于随意的口头表扬。评价应尽量少用物质奖励,避免转移学生对学习本身的兴趣。
2.多样的奖励,全面的鼓励
不管对于哪种学生,在任何时候都可以给予奖励。可以是一张书签,背面写上老师对他的鼓励的言语;在节日的时候也可以送上一张祝福的明信片;在工整的作业上,可以附上一张笑脸;对于进步的同学,可以送上一封表扬的信;对于有心里话的同学,可以交流“密信”。
学生从中体验了被表扬的滋味,渴望得到这些奖励。特别是信件,秘密传递方式增添了神秘感。即使看到的不再是表扬而是批评,给了他宽松的外部气氛,也乐于接受。对于物质的奖励,奖品的花样,不拘一格,甚至是一张具有鼓励性的便利贴,只要是老师的话,学生都会感到无比的珍贵,比任何物质奖励来得更有意义。
3.评价主体多元化
师生共同参与,采用师评、互评、自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而评价构成应是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两方面。在每个星期,都要求学生做一个自我评价,在这个星期里自己的表现如何,对比上个星期有何进步或者退步。而在每星期二的班会课,让班委对本班一周的表现进行总结,并且提出问题;让各宿舍长对于自己宿舍的问题进行阐述。这样更加全面的了解班级,更是了解每个学生的行为表现,不拘于课堂表现,更加了解学生,而不是留于表面。
引导学生互评,在互评中产生智慧的火花和积极的情感。此外,引导学生自我评价也是一种好方式。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自我评价能够消除被评者本身的对立情绪和疑虑,调动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实践证明,自我评价能引导学生以批判的眼光剖析自己,在反省中不断地完善自我,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外在的表扬与奖励形式谁都可以效仿,而内在的奖励时机,方式,分寸等的把握是一门艺术。所以,同样的奖励方式,外显的,内隐的,短暂的,长效的,都因人的运用而效果各异。
参考文献:
[1]刘儒德——《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2]《师道》2005第10期
[3]《班主任之友》中学版第282期
[4]《班主任之友》中学版第368期